不同水平的领导,其决策水平自然有所差异。作为下属,常常为低水准的命令所累,但请你牢记:“领导绝对不会错。”一定要记住这条铁则,并仔细斟酌,时时应用。
认识到这条铁则的并不多,所以部属看到领导的错误,有下面三种不恰当反应:
1.据理力争,拼死劝谏。这种人很有骨气,但是往往成为“烈士”。“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公司里,抱负还未施展,就被“打入冷宫”或被“放逐”,谁愿意落得这样的下场呢?
2.照章行事,对错与我何干。这种人此时很讨领导喜欢,众人对他不屑一顾,认为柔媚无骨。不要欢喜过早,一旦领导发现自己“坐在油锅里”,此人却“极力煽火”,能饶得了他吗?
3.阳奉阴违,明着答应,暗里推托不做。虽暂时保住饭碗,领导一旦察觉他两面三刀,对自己不忠诚,他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呢?
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当然!那就是第4种反应:委婉反对,劝阻失败后全力执行领导方针,并时刻使事态往有利于公司的方面发展。这种人行事中庸,老成持重。事成有大功、事败并无错!
把这一招使得出神入化的,非三国时期名人诸葛亮莫属。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三分天下,其中第一步就是夺取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可见荆州是立大业根本。
当刘表相让荆州刘备推却之后,在馆驿中诸葛亮问为什么不乘势而取,刘备说:“景升(刘表)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诸葛亮虽然心中可惜,口中却说:“真仁慈之主也!”
不久刘表病危,诸葛亮又劝刘备新野地小,不能久居,可取荆州,刘备再次拒绝,诸葛亮说:“且再做商议。”
刘备不听诸葛亮几次建议,诸葛亮只得设法安排抵御曹兵的其他方法。新野县火烧曹兵,也只是稍挡曹兵而已,此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后来一路逃跑,一直跑到江夏,总算保命。诸葛亮又马上去东吴联合孙权做帮手,赤壁之战后才得到荆州。诸葛亮费了很大的劲,才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但他对自己的领导从不抱怨。
在职场中,如果领导对一份明显有漏洞的销售方案非常欣赏,征求部下的意见,该怎样回答呢?对,应该像诸葛亮那样委婉建议:“这个方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不过,也有它的可行之处,最后还是由您来决定吧。”
这么一说既顾及了领导的尊严,又有礼貌。
当领导非常诚恳地请员工提建议指不足时,如果员工大受感动,想畅所欲言的话,说明这个人修炼还未到家。想,诸葛亮与刘备意见分歧时是怎样做的。
如果说寄身刘表处时诸葛亮与刘备相识很短,认为还未完全获得信任,不便直言其过的话,到了帮助刘备成就帝业之后,刘备因关羽被害,要讨伐东吴时,也不见他反对出兵。
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用“群臣多谏”这四个字表示反对者多;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劝阻,在此事业成败的紧要关头,诸葛亮却不据理力争呢?他知道此时刘备人在气头上,恨在胸口烧,惹不起,劝不动,就算自己强谏,也没有效果。虽然在刘备失利后他叹息说:“如果法正还在,一定能制止主上东征,即使东征,(如果法正还在)一定不会覆败。”但他心里清楚,其时法正真在,也劝不住。
既然事已如此,不如做好本职工作,在刘备出征后,把西蜀国内治理好,做好刘备的后援。当马良把刘备扎营情况告诉诸葛亮时,诸葛亮见军情紧急,让马良即刻返回,改变安营情况。
虽然诸葛亮不曾强谏,但是,刘备败退白帝城后,在自己病危时,依然将刘禅托付于他。刘备并不怀疑诸葛亮对自己的忠诚,可见诸葛亮在领导犯错时的处理手段多么高明。
刘备雄才大略,儿子刘禅却是白痴一个,但诸葛亮对刘禅从不怠慢,依然全心侍奉。诸葛亮在讨伐中原即将大功告成时,接到刘禅旨意让他班师回朝。他明知有人献谄言,明知此时大好时机丧失,于大业不利,还是听从调遣回朝,弄清缘由后,他并没有过分责备刘禅,而是安顿好国事后,继续率兵伐魏。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青史,他能做出那样的惊人事业,和两任领导对他的信任密不可分。他正是因为把“领导绝对不会有错”理论,使用得出神入化,才赢得两任领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