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小时的价值只在于利用到的几分钟而已(1 / 1)

“时间就在钟表的刻度上”——这是典型的“钟表时间主义”观念。依据这种想法,时间是单调、固定和机械性的东西,完全由物理学的法则所支配。这个时候,时间当然没有伸缩。但是,钟表时间主义其实只是一半的真理、相对性的事实罢了。钟表时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充分利用的时间却是有生命的。能否感受到这个生命,或是否能重视时间的生命,对人生的充实有很大的不同。在未成熟的状态时妄想成果就会导致失败。到了时机成熟时,就如同成熟的水果自然掉落和种子发芽一般,做任何事都能顺利。但是,失掉了这个机遇,水果就会腐坏而不能食用,或成为小鸟、虫类的食物了。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是有伸缩性的。常常可以听到有人感叹“岁月如梭,一年不觉又尽了”。对于步入中年的人来说,随着年岁的增加,现在的一年,感觉比过去的一年过得快多了。

事实上,时间不单只是点或线,它是有厚度、宽度,甚至有密度的。归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一个小时没有60分钟。事实上,一个小时内只有你利用到的那几分钟而已。左右时间厚度、宽度和密度的,是你的生活是否充实。如果充实,那么你的一个小时每分钟都被很好地利用着;相反,一个小时里你真正利用到的就只有那几分钟。

在一天的所有时间中,你浪费了多少?如果你真想知道,不妨来做一个实验。首先,你找一个记事本,把每一天划分成3个8小时的区域,然后再把每个小时划成60分钟的小格。以一星期为单位,你随时把每天所做的事情记录在表格中,等一周过去,你回头来检查你的记事本,你会发现,由于拖延和管理不良,你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

当你初步发现自己对待时间的疏漏之后,将上述记录行为延续做一周。这一次提前花些心思计划一下时间,把应该做及想要做的事妥当安排进你的时间表,等一周记录完后,再稍作分析,看你的效率是否有所改善。从中你是否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是你唯一可以卖给他人或自己的东西,你对时间的利用率越高,你越可以靠它卖得好价钱。

以上所说的不过是粗略的步骤。要想拥有更多的时间,你就要少做一些事情,尽量利用好那最有价值的“几分钟”。教给你的办法是,同时做两件事:列一张简要的“要做事务清单”,列一张“不要做事务清单”。

或许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或不要做什么,那么你可以根据以下提供的假设情境进行自问自答。

(1)如果你患有某种先天性的重大疾病,每天只能工作两小时,你会做什么?

你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朝九晚五上下班,也不能加班到12点,甚至连平常人工作时间的一半也不到——只有两小时。这不是谁给你设的终点,而是现实让你不得不遵守的底线。真是太好笑了,这根本不可能!99%的人估计都会认为这太危言耸听。但是,假如你不遵医嘱,每日像平常人一样工作,每晚只睡4小时,那你只能活几个月时间,你会相信吗?也许不会。咱们换一种假设,经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医生警告过你,如果出院后的头3个月里,你不把工作量缩减到每天两小时,那么生命很快将不属于你。这时你会怎么做?

(2)如果你的脑袋被一把枪顶着,你被迫要求放弃耗掉你工作总时间4/5的工作,你会选择去掉哪些部分?

要在工作中做到简洁就要做到不留情。电子邮件、电话、谈话、批阅文件、会议、广告、接待客户、供货商洽谈、客服,等等,这些便是占据了你绝大部分工作时间的工作。停止做其中哪些部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收入不受影响?你不妨每个月有选择地停止做其中几样工作,前提是不妨碍正常的工作进行和收入减少。尝试几回后,相信你会有所心得。

(3)生活中平常做得最多、占用你时间最多,并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哪3件?

一般当某些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到达面前时,我们会拿这些事作为挡箭牌而对其拖延。实际上令人不舒服的事有可能是更重要的,重要的行动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被拒绝。老实说,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这种事情,想一想,平常你喜欢在哪些事情上磨蹭并搪塞自己呢?

(4)问自己:“如果这件事是我今天唯一完成的事情,我对今天满意吗?”

在没想清楚轻重主次之前,不要在办公桌或你的私人电脑前坐下。否则你的一天很可能在查看无聊的电子邮件和脑筋一片混乱中度过。今晚睡觉之前想好明天要做的事情,有必要的话拿笔在记事本上列出来。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重要事情永远不要超过两件。这很重要。即使所有事情都非常重要,你照样能分出个轻重缓急。如果身陷一大堆看上去都很重要的事情里面,逐一认真考虑每件事,然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今天唯一完成的事情,我会对今天满意吗?”为了避开那些表面上紧急的事情,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我今天不做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后果?它值得我推迟其他事情来做它吗?”

花点时间,认真思考上面每一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完成这个过程后,你会深刻地明白,时间真正发挥价值的地方,对你的人生造成根本影响的地方,就在于你创造了价值的那几分钟。所以,对于不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人而言,一个小时实际没有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