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谁都可以做朋友,并不意味着谁都要做朋友(1 / 1)

·只要告诉我,你交往的是什么样的人,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德国伟大的作家 歌德

·和平庸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平庸的。

——美国伟大的思想家 爱默生

·我们想的是如何养生,如何聚财,如何加固屋顶,如何备齐衣衫;而聪明人考虑的却是怎样选择最宝贵的东西——朋友。

——美国伟大的思想家 爱默生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美国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 爱因斯坦

世界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对佛罗里达大学的MBA们,做过一场非常精彩的演讲。演讲伊始,他先请大家做了一个关于择友的游戏。

巴菲特先请同学们像买股票一样,买进一个人10%的权益。同学们都会想,我该买谁呢?是要发一张IQ测试表,按智商排名来选,还是按考试成绩来选?不,大多数人最后会选那些诚实、慷慨、能为大家带来利益的人。

接着巴菲特又请同学们卖出一个人10%的权益。同学们这下犯难了,我该卖谁呢?相貌和能力是不是决定因素?不,大多数人最后会卖掉那些不讲诚信、爱占小便宜、谁都不愿与他打交道的人。

游戏的最后,巴菲特请同学们把买进的理由写在一张纸的左栏,把卖出的理由写在右栏。鼓励他们改掉右栏的坏品质,培养左栏的好品质,做一个自己愿意买进10%权益的那些人。做到的话,你实际上会得到更多,因为你已经拥有自己100%的权益。

中国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大学生来说,今天的朋友,就是明天事业的合作伙伴。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是点头之交,只有和你一起进步、一起奋斗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你关系密切的朋友。

虽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像巴菲特一样,列出优秀品质清单,选择那些德才兼备并和自己志向一致的朋友。

哈佛大学校训说:“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从根本上讲,我们不是选择朋友,而是选择真理,选择那些受人欢迎的种种优秀品质。只有与优秀品质为友,才能吸引大量优秀的朋友,成就一番事业。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益友和损友。当你树立远大理想,并打算为之奋斗的时候,就要“卖出”损友的“股份”,用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买进”更多益友的“股份”。

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部分,没有人际关系的新陈代谢,我们就无法取得进步,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悦宁同学看了巴菲特的演讲之后,深有感触。她决定改正自己随缘、迁就的交友态度,把优秀品质作为选择朋友的最高原则。

一个人若想提升自己的地位,就要优化自己的人际圈;想优化自己的人际圈,就要不断淘汰素质较差的朋友,结交素质较好的朋友。

我按照巴菲特的建议,列出了几条优秀品质和不良品质,以此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

优秀品质:诚信,有爱心,公正,有理想,积极进取,能为大家带来利益。

不良品质:不讲诚信,自私自利,不思进取,心胸狭窄,爱占小便宜。

我会在心里对所有认识的人打一个品质的分数,择优录取。

对那些淘汰掉的朋友,我想说,不是不认可你的人,而是不认可你不思进取的态度和不受欢迎的行为。如果我不淘汰你,以后的生活会把我们都淘汰掉的。

改变要趁年轻。优秀的品质人人有份,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和天赋,看看那些好的品质,有哪一项是别人可以做到而你却做不到的呢?只要你愿意改变,它就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习惯会随着年岁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难改变,与其将来后悔,何不现在做出明智的选择呢?当你变得优秀时,我们会重新成为朋友。

这话其实也是对我自己讲的,如果我不能拥有那些优秀品质的话,同样会被生活淘汰。人人都讨厌那些不良的品质,这并不是单独针对某个人的事儿。

也许你很帅或很漂亮,也许你有优异的成绩,也许你有各种各样的才能,但如果你的品质不过关,一样会被别人遗弃,难以有所作为。

人生就像一场好玩却又残酷的游戏,如果你不想处在社会的底层,就要以优秀品质为结交朋友的最高原则,不断砥砺自己,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人际圈的质量,为人生和事业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