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越“关注”,孩子越抵触(1 / 1)

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白天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因此,家长为了保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在见到孩子后,第一句话往往是“老师今天留什么作业了”,或者是问“今天有没有考试?考了第几名”。似乎这样才能督促孩子好好地学习。在孩子看来,爸爸妈妈除了关心自己的学习和成绩之外,对自己毫不关心,自己每天在学校和小朋友们怎么玩的他们不会问,自己今天在路上看到什么、有什么想法,他们也不会问。于是,渐渐地,孩子会对爸爸妈妈每天的询问产生反感,甚至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反而会让孩子变得对学习失去兴趣。

李楠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的路上,因为每天妈妈都会来接自己,而每次在车上妈妈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李楠已经上了二年级,但是他的妈妈对每天的学习都要了解,而对于其他的事情从来不问。要知道他每天见到妈妈的时候,最想将当天发生的事情都告诉妈妈。比如说今天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今天老师夸奖了自己,今天小明和丽丽发生了矛盾,等等。

今天妈妈照常来接他回家,在车上又一次问起了李楠的功课:“楠楠,今天考没考试啊?”李楠没好气地说道:“没有。”而此时妈妈又问道:“那今天老师留作业了吗?”李楠没回答,妈妈又问了一遍,李楠点点头。妈妈似乎看出了李楠不开心,然后就没有再问。

这一次李楠考试没有考好,只考了班里的第5名,平时都是第3名。因为这件事情,李楠的妈妈很着急也很生气,然后更是对孩子的学习上心了,每天都会对孩子进行询问,并且还会给孩子增加作业。李楠更加厌倦学习了,于是,在上课的时候,便开始不认真听讲,平时也不怎么爱说话了。渐渐地,李楠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更是不好好学习了。

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千万不要紧紧地盯着孩子的学习,不要将孩子的学习看作是一件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要想孩子学习好,就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一来,即便爸爸妈妈不盯着孩子学习,孩子也能够学习得很好。如果李楠的妈妈能够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李楠也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

生活中,爸爸妈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即便不紧盯着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功课也能够门门都很优秀呢?

(1)每天“小汇报”的内容要加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在孩子回到家中之后,爸爸妈妈不要急于问孩子的成绩,要先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讲述今天开心的事情。孩子会将自己学习的情况自动地告诉你,与此同时,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在关心自己,自然对爸爸妈妈的询问不再抵触。

(2)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在孩子身旁指手画脚,很害怕孩子会出错,也不希望孩子出错。其实家长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即便是出现错误,也可以在孩子做完之后再给孩子进行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加主动认真地去学习,所以说家长应该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帮助孩子去学习。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家长不用紧盯着孩子,孩子功课也会很优秀。

(4)在孩子成绩进步的时候要夸奖孩子。当孩子考试有进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夸奖孩子。当孩子考了好成绩之后,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所以说在这个时候要记得夸奖孩子,让孩子明白只要自己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会开心,孩子便会主动地去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