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养生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的身体除了会受到自身思维的支配之外,还有自己的感知。而我们的身体也会尽最大努力去维护自身的健康。总而言之,不管我们做了违背任何规律的任何事情,我们的身体都会尽力来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偏盛偏衰谓之疾”,意思就是说健康是一种平和的状态,疾病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这种状态遭到了破坏,阴阳气机出现不协调,导致身体某些部分的机能出现问题,才造成了生病。因此,养生也应该是“以和为贵”,而“和谐”这也是人体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正常工作的基础。
当我们明白了养生应该讲究“和谐”之后,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出现不和谐的状态吧!
1.七情。主要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从古至今,中医非常重视七情,因为七情会扰乱五脏六腑的机能,让其失调。例如,过喜或者是过惊则伤心,过怒则会伤肝,过度思虑则会伤脾,过度悲伤或者是忧郁则可能会伤肺,而过度恐慌就会伤肾。相对应的,如果脏腑的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情绪上出现问题。比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身体也才会更加健康。
2.饮食问题。在我们身体的各个脏腑当中,脾胃主要是受纳、消化和吸收食物,如果我们在平时不注意饮食的问题,那么可能就会让脾胃受到伤害。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受到了伤害,那么五脏就会失调,从而连累其他器官,出现疾病。
3.生活过于极端化。我们首先要了解,不管是过于疲劳还是过于安逸,对于我们的身体都是有害的。过度疲劳就会导致脾胃内伤,出现百病。而《黄帝内经》中更有“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一说。
“久视伤血”是说现在很多人都是上班对着电脑,走路玩着手机,回家又对着电视,岂不知这样对于精血的消耗是巨大的。血是肝血,而且肝主魂,心藏神,长时间地看电视、玩手机都会耗散肝血心神。
“久卧伤气”是说现在很多上班族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整天睡觉,就算醒了也不愿意起来,这样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气脉不畅,伤害元气。
“久坐伤肉”,这里的“肉”说的是脾,脾在我们的身体内是主运化的,一旦久坐不运动,就会让脾无法运化,自然会伤害脾脏。
“久立伤骨”是指我们站立的时间长了,就会伤害腰、腿、膝盖,还有筋骨。
“久行伤筋”其实就说伤肝。如果一个人总是到处奔波,筋骨得不到休息,那么自然就会损害肝脏。
如果我把人体比成一台机器,那么懒惰就好像是让机器停止运转的铁锈。懒惰还会让脏腑气血失调从而诱发疾病,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脾胃功能的呆滞不振、厌食、腹胀等,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从而产生气滞血淤、形体肥胖等疾病。
4.“六邪”。在一年四季当中,春夏秋冬不断交替,并且各有其特点。春风、夏暑、秋燥、冬寒等,这些都属于自然气象的基本信息,而且也是万物生长变化的重要条件。中医上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一般情况下,这“六气”是不会致病的,但是如果当我们的身体调节能力下降,正气不充足的时候,“六气”就会变成引发疾病的“六邪”。
“六邪”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特别是风邪,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在春天更加明显。人一旦感染风邪,就会引发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发热等疾病,因此在春季,要注意风邪的入侵。
寒邪主要是指寒气入侵我们人体所引发的疾病。寒邪会导致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缓慢,甚至堵塞不通,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
暑邪通常发生在夏季,当天气炎热、暑湿交蒸之时,人一旦感染了暑邪之后,通常表现为高热、出汗、烦渴、肌肤灼热等症状,而中暑则是最典型的暑邪。
湿邪经常出现在雨水较多的时候,此时湿热很容易困于脾胃,让人不思饮食,而且湿邪很容易表现为湿疹。
燥邪经常发生在秋季。此时空气当中水分较少,湿度下降,气候也很干燥,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常见的疾病有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等。
火邪往往是由内而生,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外因引发的。内因最为常见的就是身体出现阴阳失调,再加上外出经常熬夜,吃辛辣的食物,都会引起火邪,出现汗、口渴、小便短赤等情况;而外因最为常见的则是温度过高,身体缺水。
总而言之,我们的身体一直维持在和谐的状态下,生命力才会旺盛,抵抗能力才会强,而这也是我们进行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