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
在澳大利亚我才真正知道,米饭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在悉尼吃的第一顿正餐是韩国料理。
当我们一行五人一脸紧张地在这家店坐下翻看菜单时,发现价格真是“触目惊心”,我们手里拿的是澳元,但是为了节约,我们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换成人民币是多少。
“黑椒牛肉饭是14澳元,但乘以6就是84元人民币;鳗鱼饭是18澳元,但乘以6就是108元人民币……”我们非常心痛地算着账。
“等等,这里好像还设了最低消费,每人要30澳元……”肖肖阿姨警惕地说,“我们还是走吧。”
“问问再说!”我和小陆阿姨去问服务员,韩国女孩告诉我们不是每人最低消费30澳元,而是一张桌最低消费30澳元。
我们高兴地回到饭桌边,听说不是人均最低消费,肖肖阿姨也终于松了口气,于是我们开心地等待米饭上桌。
这真是我吃过的最贵的一份黑椒牛肉饭!
为了满足我们的中国胃,在澳大利亚的十天行程中,我们不是在搜寻米饭,就是在搜寻米饭的路上。
到最后,我们终于痛下决心,为了旅途的愉快,还是忘掉那个“6”吧,不要再为它感到尴尬窘迫了。
忘掉“6”以后,我们开始感叹悉尼大学9块钱的米饭套餐了,真是既便宜,分量又足。那饭上的牛肉,块头大得出奇,汤汁味美浓郁。这是我们参观悉尼大学的意外收获。我们还一人打包了一大份,留着在飞往墨尔本的航班上吃。
Lucky,漂洋过海,我最大的发现就是我有这样的中国胃,它并不需要多么奢华的饮食,清粥小菜就可以让它满足。
墨尔本的克莱蒙特酒店是一家经济型酒店,这里每天的早餐营养丰富。冲一杯热可可,再拿上两片面包,就是一顿早饭了。
我们从大洋路自驾回来,肖肖阿姨和陆阿姨负责去还车,我负责在酒店照顾你们和做饭。
在家时,外公是那么能干,所以我不需要动手做饭。但来到澳大利亚,要满足我们的中国胃,必须自己动手才行。
我在超市买了大米、咸菜和鸡蛋,可到了厨房我就傻眼了,因为厨房里只有微波炉。
由于非常想吃白粥,我还是尝试用微波炉烹饪,还好,管用。但是煎鸡蛋怎么办呢?
我正手足无措,看到边上一个美国家庭刚刚做好了饭,正安静地吃着。
“你能教我用微波炉煎鸡蛋吗?”我向面前的女子求助,她看起来美丽又能干,有一双可以行走远路的长腿,还穿着马靴。
“没问题。”她马上起身,“我知道一个方法可以,那还是妈妈教我的。”她取出一个大碗,一个小碗,把鸡蛋倒在大碗中,调好,然后用小碗盖上。
“放到微波炉里去,会听到扑扑扑的声音,不要管它,大概五十秒钟就好了。”
“安娜,你真了不起!”
“知道吗?我们买了辆小车,背包旅行七个月了,我和我丈夫,还有两个女儿。我们得自己做饭吃,所以要学会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烹调。”
“七个月?!”
我想象着安娜一家的传奇故事:她和她两个可爱的女儿以及沉默的丈夫从美国来到澳大利亚,经历了长达七个月的漫长旅程。他们为什么出发,途中遇见了什么,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我看到的安娜全身都充满了力量,独立自信的力量。
这种独立自信也许是从厨房开始的。
Lucky,那天你和跳跳哥哥与我一起用微波炉煎鸡蛋,你们非常用心,抢着做,似乎做饭成了你们的一种游戏,或一种乐趣。
在悉尼大学,9块钱可以打一大份的中国套餐
原本也应该是这样的。食物被我们精心地创造出来,它们饱含着我们对家常生活的定义,虽然平凡普通,但也应该为之竭尽全力。中国食物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亲爱的孩子们,我这个懒惰的妈妈曾经幻想你们都巧手善做羹汤,十来岁就能包揽家中的厨**务,而且可以把妈妈养得白白胖胖。
到了珀斯,我们住进明秀阿姨家,她令我明白,最温暖的中国女人是善于通过温暖胃来温暖心的。
每天,我们在外面闲逛完回家,明秀阿姨都会做好白粥等待我们。她摘下自家菜园里的茼蒿,用醋、酱油、蒜末拌过,就是一道最清淡养胃的中国沙拉,味道直达我们的心底。Lucky,你可喜欢吃这道菜了。汉堡、热狗虽然好吃,却无法让我们的胃欢喜。
在澳大利亚,我们还吃了一顿四川火锅。移民到珀斯的明秀阿姨一家,经过顽强打拼,硬是在家中创造了一个“中国饭店”。我们吃到热火锅的那天,正值风雨交加的夜里,锅里的鱼丸、青菜、豆腐……却与这雨夜无关。来到珀斯后,经过冬天的考验,大葱变得更加强韧和粗壮了,但烹饪之后,仍是我们中国的味道。
“什么都可以偷懒,家务不会也没有关系,但是唯一要讲究的必须是做菜,这样才不会亏待自己的味蕾!”明秀阿姨说,“我看你连菜板也不会用,这可不行,一定要好好学会做菜,这样无论在哪里,都不会亏待自己的中国胃。”
此刻,妈妈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会做菜的妈妈,而且要做出让人超级惊艳的菜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也要好好满足自己的味蕾。
会做菜的女人是温暖的,不仅暖胃,更暖心,就像明秀阿姨那样,也像安娜那样,只要有她们在的地方就是家,美好的食物可以带给我们家的感觉。
我立下雄心,回国之后,一定大展拳脚。Lucky和Star,我不知道之后你们会不会吃到妈妈做的美味食物,如果吃到了,记得要感谢明秀阿姨和安娜,她们是我下定决心的原因。娘亲 2014年9月2日于重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