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仪式(1 / 1)

Lucky和Star:

你们的老家在四川邛崃,那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这里是文君的故乡,还是茶马古道的起点。

你们还记得每次回到老家,爷爷奶奶看到我们时露出的笑脸吗?连家中的小狗都会列队欢迎我们。我们回到了家,家中就多了一份温暖、一份热闹。

小时候,我学过一篇课文,叫《一碗阳春面》,每年庆祝新年时,妈妈就会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同一家小面馆,三个人吃一碗面,度过新年。

对贫寒的家庭来说,小小的一碗面,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仪式。只是那时我还不懂。

你们的爸爸和我离开老家后最想念的就是老家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常常会出现在一碗普通的面里。我们每次回老家都会去同一条街上的面馆吃同样一份奶汤面,我再满满地盛上一碟红亮亮的泡萝卜。一解乡愁,全凭借了这碗面。

家乡的奶汤面

面条好搭档,红油拌的鸡片和鹅片

后来有了你们,再回老家时就会叫上爷爷奶奶,开上爷爷的老年代步车,我们一起去街上的面馆吃同样的一碗奶汤面。

那碗奶汤面用大骨细细熬成汤料,雪白雪白的,加上切得细细的肉末,撒上一把葱花,再加上切成一片片、码成一堆的鸡片、鹅片、翅膀,用老家特有的红油调料一拌,亲爱的孩子们,那就是我心中的人间美味呀。

我们端着小盆去了这家面馆,先叫好自己的面,慢条斯理地吃掉面条,再嘬光汤料,扫光泡菜。最后叫上另外一碗,给家里的祖祖带回去。必须迟一点叫,不然面就没有那么好吃了。

你们似乎不像我和爸爸这么喜欢吃面,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这家面馆,它存在于那里,就像是另外一个家园,每次我们都可以存下有关它的美好回忆,一点一滴。

爷爷开着老年代步车,再叫上一碗面的姿态,总是自信又骄傲,好像是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们回来了,陪我们吃面来了!”

据奶奶说,爷爷是个很节约的人,年轻时他们一起上街,奶奶觉得口渴,就说想喝街上卖的荷兰水,可是爷爷却说:“哎呀,回家嘛,水多着呢!”然后把自行车蹬得飞快,一溜烟地骑回了家。

那时候的水也不过是一两分钱一杯吧,可就是这样一两分钱地积攒,爸爸才有机会读大学。

这次回老家,爸爸没有来,我提议我们带上爷爷奶奶一起去吃蒋牛肉。

北街的蒋牛肉也是很有历史的店了。虽然面前是一碗热腾腾的、撒着牛肉的面,可我最爱的还是那一碟红莹莹的泡菜。你们俩吃得衣服上都是汤汤水水,到最后却都没有吃完。不过这并不重要,我喜欢看大家一起吃面的样子。

我们一人一方,头埋进面条的热气中,像是盛开的一朵花,你们的吃相和高雅沾不上边,不过,却是我的最爱。

在我看来,这就是亲情仪式,但对爷爷奶奶来说,亲情仪式还有不同的形式。过年的时候,奶奶会做馍,四川人叫它叶耳粑。摘下清香的橘子叶,把糯米和粳米打好,按比例调配好,然后把红豆加上红糖在锅里慢慢地熬煮,做成馅;再用发好的面和上馅做叶耳粑。我看着奶奶无比耐心地用锅铲把大锅里的红豆弄熟,我就问奶奶:“很喜欢吃吗?”

奶奶说:“我妈以前每年就是这样做的,做了才叫过年。”

那是奶奶的妈妈,你们另外一个祖祖,她已经去世了数年,可是在家里的堂屋前,叶耳粑做好之后,总少不了放上一个盛了三个叶耳粑的碗,上面还有一双筷子,那是给她留的。

有一天,你们也会拥有自己独立的家庭,我相信,你们的小家一定很温暖,一定很和睦。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也会有一个亲情仪式,就像是我和大家一起吃面条与泡菜,还有奶奶过年时做叶耳粑。

是吧,我的孩子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属于你们的亲情仪式和属于你们的独特回忆。

娘亲 2014年1月29日于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