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两千年前的笔砚(1 / 1)

棋声不断,加上鬼脸铜镜制造出来的恐怖氛围,让竹竿和蔡大头不寒而栗。蔡大头抓住绳索拼命想爬上去。冷静下来的竹竿一把扯住蔡大头:“别慌,沉住气!”

“沉什么气?这座古墓里有鬼!”蔡大头笨拙而徒劳地做着攀援动作。

竹竿拿起铜镜,反复变换着角度。铜镜一会儿出现自己的脸,一会又变成了鬼脸。他恍然大悟,原来这面铜镜里面刻着鬼脸的暗纹,在某种角度时就会出现鬼脸。这也许是筑墓人设下的局,为的是吓走盗墓者。

“哈哈,原来如此!”竹竿忙拿着铜镜向蔡大头展示。

“可是下棋声呢?”蔡大头仍旧心有余悸。

“咔哒”,又一声清脆的落棋声,竹竿壮着胆子循着声音寻找。在前室与墓道连接的地方,是两扇巨大的石门,两千年岁月的腐蚀让石门的门轴已经断裂,石门歪斜着,一副随时都可能倒塌的样子。由于整座墓室都是由红砂岩石砌成,阴湿的空气和石板缝隙渗下的雾气极易凝结成拇指大小的水滴。水滴落下时,砸在门后的顶门器上就会发出类似落棋的声音。

竹竿仰头大笑:“原来都是一场虚惊!”

蔡大头擦了擦大脑门上的冷汗,逐渐缓过神来。他突然发现顶门器上搁着一方砚台和一杆蘸着墨水的毛笔,仿佛刚刚有人在暗中持笔绘画,遇到急事才搁下笔墨。

“头儿,这儿有砚台和笔。像是刚刚用过,难道真的有鬼?”蔡大头惊呼。

竹竿拿起砚台和笔闻了闻:“是老物件!这应该是画匠的工具。你看,毛笔上的颜色黑里泛红,与墙壁上的卷云纹墨色完全相同。”

“看样子好像画匠很慌张。”蔡大头出神地说,“难道他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在慌乱中搁下的笔砚?”

竹竿捻着鼠须仔细端详了片刻:“我推想当时应该是在墓主人下葬后,才开始描绘壁画。就在彩绘马上要结束的时候,由于时辰已到,墓道的石门马上就要关闭。画匠匆匆忙忙涂画完最后一笔,把石砚搁在了顶门器上。如果他们逃迟一步,就将成为墓主人的殉葬者。”

蔡大头听得心惊肉跳:“怪不得显得这么慌张,原来是在逃命啊!”

“这间前室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竹竿通过低矮的过道,进入了东耳室。这是一间十分狭小的耳室,竹竿目测了一下,长有5米,宽约1.7米,完全是凭借象岗山内部的岩石结构掏挖而成。让竹竿感到兴奋的是,墓室空间虽然狭小,但塞满了金、银、玉、石、象牙、陶器。更让竹竿感到惊讶的是,还有两套精美的编钟!编钟的旁边陈列着两套石质编磬。蔡大头忙着把小件的玉器往衣兜里装,被竹竿狠狠白了一眼:“别这么小家子气,厉害的还在主墓室呢!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听说过吗?还有他的文帝行玺金印,都是无价之宝!咱们能带走的东西有限,一定要捡值钱的东西拿。”

“头儿,这还有一件古琴呢!”蔡大头装模作样地坐在地上,闭目做抚琴状。叮咚一声,古琴竟然发出了悦耳的响声。“居然还能弹奏!”蔡大头更加起劲,摇晃着大脑袋一通乱弹。突然,咕咚一声,一颗骷髅从旁边的编钟上滚落,两只黑漆漆的深眼窝直直地盯着蔡大头。

蔡大头吓得连忙抱住了头,嘴里不住地念叨:“鬼爷,别吓我……我可不是故意惊扰您老人家的!”

“起来!”竹竿踢了蔡大头一脚,“不过是个骷髅头,有什么好怕的!”蔡大头被踢得重重靠在编钟上,一副腐朽的骨架跌落尘埃,这次连竹竿也被吓得魂飞魄散。

“怎么这些骷髅连棺椁都没有!”回过神来的蔡大头气急败坏地一把推开骷髅。竹竿在骨架旁边摸索了一阵,发现了一枚小小的玉佩,上面镌刻着“乐人××”不甚清晰的字迹。很显然,这枚玉佩应该是乐师佩戴的饰物。据此推测,这副骨架是为南越王殉葬的乐师!可能在南越王的眼中,乐师的地位十分低下,所以这位可怜的殉人连副棺椁都没有!

“头儿,这里真的有棋盘呢!”蔡大头又在编钟下有了新发现。竹竿忙凑过去细看,一条石几上果然摆放着一副棋盘,上面有十多颗精致的棋子。竹竿掂了掂,竟然有六颗青玉、六颗水晶。

“这玩意叫博局,是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竹竿对棋盘的兴趣并不大,他随手把棋子搁在了“博局”上。

两个盗墓贼又进了对面的耳室。很明显,西耳室是墓主的库房。在这不到十平方米的耳室里,各种金银饰物、青铜礼器、甲胄弓镞、车马帷帐、玉石珍玩、丝绸衣物堆得层层叠叠。蔡大头又不顾竹竿的训斥,捡小件的金银玉器把马大波罗的背囊塞得严严实实。

“我们还是抓紧进主墓室吧。”竹竿不耐烦地提醒蔡大头,“时间紧迫,考古队一来我们就麻烦了!”

连接前室和主墓室的地方是一道坚固的石门。竹竿试着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坏了,门背后有顶门器!”

“看来只能靠它了!”蔡大头拿出微型切割机。

这时,头顶突然出来两声嘶哑而急促的猫叫声,两个盗墓贼连忙停了手—这是和胖保安约定的暗号。只要有情况,他就会学猫叫,提醒地下的竹竿和蔡大头。两个人屏住呼吸,站在黑暗中。

头顶传来隐约传来对话声—

“队长,这么晚了您还不休息啊?”是胖保安的声音。

“刚才有工友说听到了切割机的声音。”一个陌生的声音说,“山上有文物我不太放心,上来看看。”

“放心吧队长,山上什么情况都没有。”胡子说。

“你们俩要小心点儿,天一亮考古队就进驻象岗山了。”

竹竿和蔡大头的心顿时一沉。

“现在是凌晨三点,离日出还有两个小时。”胖保安故意大声说,“很快就过去了,不会出什么问题。”

队长好像不放心,他钻过警戒线,足音就在竹竿和蔡大头的头顶响起。石板的缝隙中穿过一道雪亮的光柱,两个盗墓贼连忙躲到一个巨大铜鼎的后面。

手电光在墓室里扫来扫去,最终落在了蔡大头的脚上。

“真奇怪,古墓里怎么会有旅游鞋?”队长说。

“队长,也许是您眼花了。这大晚上的哪能瞧得清楚?”胖队长解释说。

“不对,我看得很清楚!”队长说,“是一双现代人的鞋!”

羊皮书摘录:南越国的国君十分重视墓葬的防盗措施。开国国君赵佗为了防止盗墓,在山岭中开凿了几十座疑冢。赵佗死后,四支完全相同的送葬队伍高举幡旗,护送着灵柩到达不同的安葬地点。这种空前绝后的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众人之眼,再加上赵佗生前的几十处疑冢,没有人知道这位伟大的国君到底葬身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