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坑中,音乐声连绵不断,四个人犹如喝醉了酒一般,摇摇晃晃地睁不开眼睛,竟然在原地打起了转转。“鬼打墙!”竹竿惊恐地说,“这古墓邪性得很,大家都不要听音乐,把耳朵塞起来。”
竹竿撕下老鼠衣的一角塞入耳朵,愣怔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他用短柄锹在墙壁上敲敲,又把手指搭上去感觉一下震动。
“空的。”他大声说,“里面是空的!这墓坑奇特得很,没有墓道。我们现在是在墓坑的上边,只要凿开脚下的券顶就能进入墓坑!”
“这活儿交给我了!”蔡大头用短兵锹把污泥筑成一道圆形的小坝,然后又用锹把污水撩去,三下五除二铲去淤泥,逐渐露出一块光洁的石板。
“头儿,我们遇到大难题了,是石板。”蔡大头说,“要想打开它除非动用切割机。”
竹竿来回踱了几步,眼睛一亮:“既然我们能听到音乐声,就说明墓坑和外界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缝隙……”
“还是头儿聪明!”蔡大头伸出大拇指。
竹竿摘掉耳塞,侧耳听了听,又塞住了耳朵。
“你们看,这里的水流最大。”竹竿在一个角落蹲下,洞外的雨水涌向角落,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漩涡。“这说明,这里有个窟窿通向墓坑。”他清理了一下淤泥和杂草,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块石板的拼接处有一道宽阔的裂纹。
“看来要难为你和小胖子了。”竹竿冲蔡大头说。
蔡大头无奈地摸摸硕大的脑袋。
“小鬼,你先进去!”竹竿转着眼珠对马小波罗喊道。
“我要是出了意外,大家恐怕都要永久留在清朝了。”马小波罗机智地说。
竹竿愣怔了一下,只得从老鼠衣的口袋里掏出两块玉石做的鼻塞,塞住鼻子后一头钻进了缝隙。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竹竿老鼠般从缝隙中钻出来:“这墓坑复杂得很,墓主人一定是位大人物,石板底下是一层青膏泥,泥下面是一层厚木炭,估计木炭下面还有东西。大头,你先来清理泥和木炭。”
蔡大头不情愿地嘟囔着,费劲地钻进石板缝隙,竹竿在他的屁股上踹了两脚才把大头完全塞进缝隙。
竹竿靠在土壁上喘息,他望一眼马小波罗:“小鬼,你读的书多,随州这地面上有什么出名的墓葬?”
“恐怕这座墓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马小波罗说,“这位国君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君主,名字叫乙,史料上没有他的记载。”
“曾国?”朱大哈翻翻眼睛,“怎么没有听说过。”
“其实曾国就是史书上所说的随国,这个国家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不过,关于这位曾侯乙,人们了解得并不多,直到1978年,考古队对这座古墓进行挖掘时,才从墓坑的文物中得知墓主人就是曾国的国君。”
竹竿险些跳起来:“哈哈,1978年才开始考古,可我们现在是在清朝。这么说,我们抢在了考古队的前面!墓中所有的宝贝都是我们的!我要向老板汇报情况!”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蛇发女的电话。
“竹竿,青铜立人像和金杖拿到手了吗?!”屏幕上,蛇发女青着脸。
“很遗憾,我们被考古队发现了……”竹竿说。
“什么?!”蛇发女把脸凑近屏幕,“竹竿,如果拿不到这两件宝贝,你就别回来见我了!”
“老板息怒,”竹竿战战兢兢地说,“现在我们是在清朝的曾侯乙墓……”
“清朝?!”蛇发女咆哮着,“你是在拿我开心吗?你知道我发怒会是什么后果吗?”
“老板,我们真的是在清朝,蔡大头还遇到了留着辫子的清朝老人呢!”竹竿辩解说,“这座古墓要到1978年才会有考古队发掘,我们现在要早他们一百多年……”
“好吧,暂且相信你们。这是你们俩将功折罪的好机会!”蛇发女说,“这座曾侯乙墓非常有价值,你们要把墓里的编钟和四龙曾徽这两件宝贝搞到手!”
“放心吧,头儿!”竹竿信誓旦旦。蛇发女从屏幕上消失了,四周又陷入了黑暗当中。
蔡大头终于露出了满是污泥的脸:“头儿,泥膏和木炭清理了,下面还铺着一层椁板。”
“用镐砸穿!”竹竿咬牙切齿地说。
“动静太大,会不会惊动村民?”蔡大头犹豫着问。
“顾不上了,要是拿不到墓里的宝贝,我们怕是再也回不去了!”竹竿说,“动手吧!”
蔡大头答应一声,把脑袋缩了回去。几声巨响过后,缝隙里传来蔡大头的惊呼声。
“怎么了大头?”竹竿喊。
“头儿,我掉进墓道了,里面到处是水!”缝隙里隐约传来蔡大头的喊声。
“忘记告诉你们了,曾侯乙墓被考古界称作水墓。”马小波罗说,“1978年,考古队还在墓室的上方发现了盗洞,但里面的文物并没有被盗取。现在看来,这个盗洞也许就是你们现在留下的,我看还是赶紧收手吧。”
“闭嘴!”竹竿狂怒地瞪大眼睛,“我才不信什么历史记载,一切都可以改写!你们俩先下去!”
马小波罗和朱大哈从缝隙中跳进墓坑,呛人的污水和腐臭味道令人窒息,水没过了腰,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墓室很大,中厅过后是由椁板分割成的几间墓室。大家跳下来的地方正好处于中厅,要想走到墓室必须蹚水走上十多米。
“头儿,像这样到处是水的墓葬我倒是头一次看到呢!”蔡大头说。
“没什么可奇怪的。”竹竿说,“你没听说过江西的海昏侯墓吗?那座墓葬足有四万平方米,除了一些随葬墓之外,大部分都在水下。”
“马小波罗,那座墓难道是在江河里吗?”朱大哈问。
“当然不是,”马小波罗说,“这是因为海昏侯墓在建造不久后就被地下水吞没了。考古学家推断这是因为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造成墓室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自然就成为了水墓。”
竹竿的手电光柱在污水上横扫而过,水光粼粼间竟然飘着一具小小的彩绘棺椁。从石板缝隙流进的雨水涌着棺椁不住地晃**,撞在墙壁上发出咚咚的声音。
这时,清脆的音乐声骤然间停止了。墓坑里,一片瘆人的静谧。
羊皮书摘录:曾侯乙墓的发现极具戏剧性。1977年秋天,部队准备在擂鼓墩新建厂房,挖掘出黄黑相杂的土质。后来经过专家们测定,这是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墓葬。曾侯乙墓葬是一座岩坑竖穴木椁墓,整体呈“卜”字形,南北宽16.5米,东西长21米。墓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再上面为夯土,椁内分东、中、北、西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