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马骨,可以被看作阳谋手段,也可以被看作阴谋手段。各种泡沫炒作,不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黑化操作”吗?
周赧王四年(前311),流亡在外的燕国公子职在赵武灵王派出的军队护送下,回到燕国即位,是为燕昭王。此时的燕国,君臣离心,上下一盘散沙,大部分国土被齐国占领,百姓纷纷逃亡。此时要振兴燕国,最要紧的是笼络人才,凝聚人心。在此,我们不妨先看看昭王即位前燕国的局势。
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燕国第三十八任君主)宠信相国子之,后来竟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子之。子之登上王位后的第三年,不满王位被他人所夺的燕国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密谋决定推翻子之,因而派遣市被率兵围攻王宫。市被久攻王宫不下,又与太子平发生龃龉,掉转矛头进攻太子,两军在都城厮杀,最后市被被杀,陈尸街头。齐宣王趁机派兵入侵燕国,燕国军民以为齐国是来平息内乱的,几乎未加反抗。齐军趁机占领燕土,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太子平也在这场战乱中死去。这场战乱前后持续数月之久,死伤几万人,导致燕国都城一片破败景象。燕昭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即位的。
燕昭王听说郭隗很是贤明,想让他推荐一些人才,就亲自去拜访他。见面以后,他却发现郭隗须发半白、垂垂老矣。本着礼贤下士的态度,燕昭王还是向郭隗求教,请他推荐一位经理人。郭隗一点儿也不谦让,拍着胸脯说:“让我辅佐您执政吧。”
面对郭隗这种毫不谦虚的态度,燕昭王多少有些失望。
这时,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国王,他很想得到千里马,于是派人在全国张贴布告,宣布说愿意用一千金购买一匹千里马。但是过了三年,他连一匹千里马也没能买到,因此非常失望。这时有位侍臣说:“大王,只要您给我一千金,我一定能买到千里马。”国王当即将一千金交给侍臣,命他办理此事。侍臣听说某地有千里马,赶去时发现那匹马已经死了,他就请求用五百金将马骨买回去。拥有马骨的人答应了他。国王见买回来的只是马骨,非常生气,斥责侍臣说:“我要的是活着的千里马,你却弄回来一堆马骨,这有什么用呢?”侍臣从容地说:“从前大王您张贴告示,三年都没有买到宝马,是人们不相信您会千金买马。现在,您连千里马的马骨都肯花五百金购买,得到真的千里马还会难吗?”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好几个人牵着千里马来求售,国王因此得到了多匹骏马。
郭隗见燕昭王听了这个故事后眼中发光,进一步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好比千里马的马骨,能够彰显你重用人才的决心。”
燕昭王当即派人筑黄金台,在台上建造豪华的屋宇,供郭隗居住,尊之为师。列国贤士听闻后,赵国人乐毅、剧辛,齐国人邹衍都先后投效燕昭王。后来,燕昭王外用乐毅为将,内用郭隗为相,大力整顿燕国事务,逐渐廓清了燕国的外部环境,并得到赵、楚、韩、魏四国的支持。再后来,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大败齐国,报了齐国杀燕王、侵燕土之仇,还占领了齐国的70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消亡。
燕昭王之所以能够成功,与郭隗的布局有很大的关系。郭隗十分清楚,燕国国力弱小、人才凋敝,尤其是子之之乱后,人心涣散,要打败强大的齐国,首先是收拢人心,招揽人才。他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当仁不让,认为自己是合适的总经理人选。燕昭王虚怀若谷,采纳了郭隗的建议,尤其是膺服其人才观,这才奠定了之后弱国翻盘的基础。
在企业发展中,人才是重中之重:一是郭隗式的战略型人才,二是乐毅式的市场开拓型人才。郭隗以“千金买马骨”的寓言打动了燕昭王,抓住了改变国家格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