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爱好、一致的思想、一致的话题、一致的经历……这些统统比不过一样东西——一致的利益。真正有效的社交活动,其实都是在围绕“寻找共同的利益”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展开的。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相,在秦国的统一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没有踏入政坛之前,他只是卫国的一名商人。吕不韦的起步抓手在何处呢?答案是社交。他悟出了一条社交的黄金法则—社交的最高境界是寻求利益的一致性。
不过,与普通的商人不同,吕不韦喜欢社交,经常与进出货之地的达官显宦饮宴,在六国建立了人脉,生意也越做越大。
当时,秦国公子异人被送到赵国充任质子。所谓质子,就是人质。战国时期,为了结盟或取得外交上的互信,王室之间经常把公子送到对方国家为质。这种作为人质的公子,结局往往有两种:一种是“镀金”;另一种是成为“弃子”。
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子异人无疑是一枚弃子。他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出身低微,根本不受恩宠,安国君甚至未必记得有这么个儿子。何以这么说呢?只因当时秦赵交恶,秦国明知有人质在赵,依旧多次对赵国用兵,赵国没有杀了异人,已算是他的幸运了。
秦国提供给异人的生活用度也十分寡薄,导致他在邯郸的生活相当窘迫。吕不韦却从商人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投资异人,实乃“奇货可居”,假如弃子能活,这必将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他着意结交异人,请他参加自己的宴会。他见异人穿的衣袍都是旧的,就给他置办新的袍服,还赠送他华美的裘皮,以抵挡邯郸冬天的寒冷。异人的马车早就坏了,他出行不得不靠步行,吕不韦就将自己的车驾送给他。当时这种车驾只有贵族和吕不韦这种巨商才能乘坐,吕不韦送给异人车驾,相当于今日送出一辆超跑。
异人由此对吕不韦感激不尽,并多次表示,自己是个没有影响力的公子,否则一定会重用他。吕不韦继续拿钱砸向异人,使他的生活具备了王室公子的体面。
吕不韦已经和异人搭上了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让他成为“有影响力”的公子呢?他开始了第二步社交,就是结交安国君的正室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的门槛很高,吕不韦一时进不去,就找上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阳泉君由于姐姐的关系,在朝堂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吕不韦对阳泉君说:“你恐怕不久就要大祸临头了……”阳泉君问他原因,吕不韦说:“你的姐姐华阳夫人无子,而另一位夫人的公子子傒很受重视,将来子傒登上王位,你还能保持现在的位置吗?”
阳泉君想了想说:“不能。”
吕不韦说:“你现在权势如此煊赫,到时候能善终吗?”
阳泉君说:“请先生告诉我怎么办。”
吕不韦说:“我听说在赵国的公子异人很贤明,但没有依靠,如果华阳夫人肯收他为嗣子,现在太子正宠信夫人,一定会立异人为继承人。异人登基为王后,必定会感激夫人,你的地位不也就稳固了吗?”
阳泉君点头称善,于是引荐吕不韦进宫见华阳夫人。吕不韦对华阳夫人说:“您现在姿容正盛,固然能得到太子的宠信,但是没有儿子,将来年老色衰,只怕会失去依靠啊。”(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华阳夫人认为他说的话有理。吕不韦趁机提及公子异人,并以异人的名义奉上大量珍贵礼物。华阳夫人告诉吕不韦,她希望能经常与异人互通信息,加强情感上的沟通。
一天,华阳夫人见安国君很是高兴,便趁机向他赞扬公子异人的才能,哭诉自己无子,希望能立异人为继承人,将来才有寄托。安国君认同夫人的想法,于是二人剖符立誓,确认异人为继承人。异人成为继承人后,立刻得到了安国君送来的大量赏赐与财物,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赵国获悉了异人地位的变化,对他的礼遇也不同了,将他从偏僻破败的馆舍换到了更加宽敞、豪华的居所。
异人的地位得到改变,吕不韦是第一功臣。一次,异人到吕不韦府上参加宴会,看到吕家的歌姬很美,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吕不韦领会了他的意思,立刻将歌姬送给异人,并成了异人之妻,她就是赵姬。后世传说,赵姬当时已经怀孕,孩子就是未来的秦始皇。
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异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时间非常短,登基三天就死了,异人登上王位,即秦庄襄王。吕不韦立刻获得重用,被任命为丞相,赐爵文信侯,以洛阳十万户为食邑。
我们回头来看,吕不韦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与他的社交能力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社交的本质在于建立人脉。他以异人为起点,进而把人脉延伸到对太子安国君有巨大影响力的华阳夫人。在无法直接与华阳夫人建立联系时,他退而求其次,搭上了华阳夫人弟弟阳泉君的线。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即异人、阳泉君和华阳夫人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吕不韦才成为战国末期顶级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