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公曹丕的连番封赏让张辽有些无所适从,几欲推辞,却皇命难违。
在洛阳城中,被魏帝曹丕以及旧相识老朋友宴请了几日后,曹丕下诏令:体恤张辽年岁已长,不必再回合肥前线,命其在洛阳附近的雍丘屯兵。
诏令一下,张辽的府门之前立刻清静不少,再没人主动宴请张辽了。
一时间,洛阳城中流言飞起,知道一些消息的人都在暗地议论,张辽虽军功极高,但毕竟既不姓夏侯也不姓曹。
之前张辽军权太重,早就引起了夏侯、曹氏两家皇室宗亲的不满,新君曹丕毕竟年轻,也怕张辽功高震主,拥兵自重。
此番魏帝曹丕诏令张辽屯兵雍丘,实则是剥夺了张辽的军权。至于那些令人眼红的钱财爵位,不过是在警告张辽,只要听从皇帝的安排不再贪恋军权,总会保你一世富贵。
收到魏帝曹丕的诏令之后,张辽径自来到了太尉贾诩府上。
“世人都说太尉一生圆滑,没想到今日竟不嫌辽身份敏感,还敢迎我进府中,文远在此有礼了。”张辽对贾诩拱手见礼道。
“呵呵,你呀!”贾诩屏退了家奴对张辽道,“文远,你我都是早年就追随先主公左右的,一文一武,你在外领兵,我于幕府出策,虽说交集甚少,但也毕竟相识二十余年了。何苦用这番话激我?”
“不敢。”张辽见贾诩如此说,也就开门见山道,“文远此来是有事相求太尉的,还请太尉不要推辞。”
贾诩摇了摇头道:“老夫知道你想让我帮什么忙,我只能拒绝。”
张辽不甘心道:“太尉何不听我把话讲完,也许我所说的,正合太尉心意也不一定。”
“孙、刘两家已在夷陵摆开阵势了,看样子,一场大战是不可避免了,你想让我劝说陛下放你回合肥前线。你想趁此机会领兵渡过长江,夺取整个东吴,我说的是也不是?”贾诩看透了张辽的心思。
见张辽点头,贾诩继续说道:“在孙、刘两家战事结束之前,陛下是不会攻打他们任何一方的。陛下之所以在此时把你召回洛阳又放任雍丘,无非就是想降低东吴对我曹魏的戒心,好让孙权全力对付刘备,只有他们两家都出了全力,才更有可能两败俱伤。”
“而且,那些说你位高权重引来夏侯、曹氏两家宗亲嫉妒,又说你功高盖主引起新君猜忌的流言,据我所知,就是陛下悄悄让人放出风来的。而徐晃和张郃现在的处境和你也差不多,陛下的目的无非是想麻痹孙、刘两家。”
贾诩讲完这些,又安慰张辽道:“文远你也尽管放心,陛下对你的忠心还是极其信任的,这一切不过是形势需要罢了。等到孙、刘大战结束,若是有利可图,定然还会任命你为主帅,领兵攻打东吴。”
听完贾诩的话,张辽呆呆地愣了半晌,对于贾诩所说,他其实也早有猜测,只是不敢太确定。
曹丕的计谋可称得为上策,只是依张辽的想法,在孙、刘两家激战正酣时突然下手,未必不是良策。最关键是,如今张辽已经五十二了,虽说不算太老,却也绝不年轻了。由于常年征战,浑身尽是暗疾,难免有万一。
自从故人接连离世,张辽越来越觉得自己时间紧迫,他想要打过长江的念头也越来越难以抑制。迫切地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统一。
贾诩继续劝张辽道:“其实,文远你刚才说的也不错,你的想法也和我的心意,我也想尽快看到我大魏的万马千军越过长江天堑,一统天下。不过你再想想当年赤壁之战的教训吧,新主还年轻,如今我们的地盘最大、人口最多,他有很多时间和孙、刘两家耗着,如今,等待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这道理张辽何尝不知道,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可是,我们都老了。”
“是啊,我们都老了!”贾诩也跟着叹息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有些事是强求不得的。文远,想开些吧!”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可若此生看不到天下一统,自己怎能无憾离世,自己一生南征北战,不就是为了天下一统,保民安邦,光耀祖先吗?
若是不能天下一统,保民安邦,这些年自己征战四方杀了那么多人又算什么,只是让这乱世多了许多乱世孤魂吗?这又算是什么光耀祖先!
张辽彻底失望了。
浑浑噩噩地又跟贾诩聊了一些往事后,张辽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丝清明,惊讶道:“我与陛下认识也有二十余年了,自认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太尉刚才所说的一番计谋不像是陛下自己琢磨出来的呀?”
贾诩点头道:“这些计谋的确不是主公自己想出来的。文远,你可还记得在先主公身边那个经常不发一言的司马懿?”
张辽想起了那个后来经常跟在先主公曹操身后,看上去总是低头顺目的沉默之人:“仲达?”
曹操曾对司马懿有过一番评价:此人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想到此处,张辽的面上露出一丝凝重:“看来我们之前都小看了此人。”
二人又寒暄了一番之后,张辽起身告辞。
贾诩将张辽送出府外,最后问道:“文远何不问我先主公葬身何处,你难道不想祭拜一下先主公吗?”
张辽道:“先主公设了七十二疑冢,难道太尉知道真正墓冢所在?”
贾诩点头道:“先主公曾向我交代,若是文远回到洛阳,可领你去祭拜。”
张辽摇了摇头:“不必了,先主公生前最恨别人揣测他的心意,想必他死后也不喜欢别人打探他的墓冢所在,这才设了七十二疑冢。再者说,太尉又如何得知,先主公告知你的墓冢就是他真正的葬身所在呢?”
“哈哈,文远,你呀!”
听到张辽此话,贾诩与他四目相对,二人忽然相顾大笑。
张辽回去后,便收拾行装依诏前去雍丘屯兵,在那里倒也清闲,只是他每日仍是心事重重。魏帝曹丕听说后,知道久带兵之人不习惯清闲,不时差人将探子搜集来的一些蜀、吴两地的战报送与他看,解他烦闷。
黄初二年,夏。
张飞因为想替关羽报仇,急令各部将搜集进攻东吴所需的各种粮草军需,常有部将因完不成任务而遭到毒打,张飞暴而无恩,部将范疆、张达将其杀害,并枭其首降于东吴。
刘备大怒,加上之前夺荆州、杀关羽之仇,于是亲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在夷陵地区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均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蔓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刘备元气大伤,只得撤军。走到白帝城时,刘备气火攻心,竟然就此一病不起。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此战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蜀军主力全部消灭。
看到这样的战报,张辽竟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孙、刘大战,东吴丝毫未损便破敌数十万,张辽隐约意识到,自己想要在有生之年率军打过长江吞并东吴,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