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理商 现代酷儿生存须知——完美其实是一种面具(1 / 1)

理商注解:把握模糊事物,增强心灵世界控制感

理商是一种理解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能够把某些看似神秘、模糊、界限不明的,意识冰山下面的事物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其大部分置于理性掌控之下,让人扩大生活的可控感,提升自我潜能与素质。

当代自控型女人需要具备理商的能力,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有太多看似神秘莫测,但又有根源可循的事物需要你去认识。有一些人过于相信感觉、直觉、梦境、想象甚至幻觉,诚然,这些东西可能都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心理资源。然而,有一部分人却太过习惯被感觉控制,被直觉的东西掌握,他们变得神经兮兮,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现实生活变得困难重重。我想,一个聪明的现代人应该也是一个喜欢探索神秘事物的人,一个拥有理性逻辑,同时对那些非理性的事物怀抱谨慎思索的人。他们不会沉迷于神秘之中,而是能够拨开神秘的面纱,看到其背后运行的机制——在这方面,心理学再次帮助了我,因为它本身就是观照人心灵世界运作规律的科学,在心理学家眼里,很多人们看来奇幻或者诡异的现象,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内在运行机制。

我有幸参与了这场心理世界的神秘探险之旅,我用心理学的工具来探索周围的人和事。我渐渐不被自己的某些幻觉、感受、臆断、猜疑所控制,在我的心里,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理性而又不乏趣味的天平——我把那些事物放在这个上面秤,我具备了发现神秘背后的真相的能力,我看到一些心理法则在很多人身上起着作用,而只有“认识你自己”,才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理商的武器,逃脱某些不良心理习惯的控制,不再容易对一些事情心存疑惑,从而更好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心理生活是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生活。人人的心理世界都无比丰富,变幻莫测,而心理学只是让你通过一种视角,看到了某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对于女人来说,由于她生理心理上的诸多原因,她们对世界更容易敏感,更容易感性、情绪化并且缺乏逻辑。很高兴的是,我也看到了很多理智和感性结合得较好的女人,她们能够辨别界限模糊的事物,能够了解自己的生存底线,也能够明白何时该为了自己的生活负上全责。她们乐于承担责任,不再对很多东西太过质疑,而是平顺地接受它、了解它、直到能够掌控和支配它。此时,她就做到了自控,也就是不为了某些非理性的东西过分付出。她醒了过来,从梦境中,从心灵深处的不平静中醒了过来。

因此我要说,富有高级的理性智商,并能够自控的女人,才最会去爱与被爱。当她们对世界神秘事物的敬畏逐渐揭开面纱,当她们能够用一颗剔透玲珑心,去观察自我和周围,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那她们就真正掌握了心灵世界的钥匙,她变成了一朵白色而芬芳的小花,静静地开放,达观地在对宇宙万物和人类心灵的探索中保持微笑。

完美主义

完美是一种面具

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人,形象修饰得恰到好处,言谈总是恰如其分,语调低沉匀速,举止更是脱不开优雅二字,相处起来,内涵非常不错。乍一看上去,她再正常健康不过。可是,某一天,你突然听说,她因为某件事情而抑郁了。更为严重的是,她竟然还可能是个自杀未遂者。

为什么,一个看上去那么正常的人,却可能是一个心理疾患者?她到底是在用过分完美的外表隐藏什么?一切的疑问盘旋在你心里。也许,她的正常其实就是她的面具,让你窥不到内里隐藏的软弱、孤独和无奈。而这苦心制造的人格面具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一种压抑与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定义: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一种人为了避免焦虑而采取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如果过度运用,则会造成心理负荷过大,负面情绪得不到很好地宣泄,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以及一定的人格缺陷。

个案链接:

“好人”博导选择轻生

2006年6月29日上午8时许,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力从校内行政办公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53岁的文力是经济学博士,生前有大量科研著述,在教学方面,他深受学生喜爱,两个月前还被评为学校的“最受欢迎十佳教师”之一。课堂上的文力谈吐幽默,性格开朗。许多枯燥的内容,文力都能深入浅出地表达,学生都非常爱听他讲课。北师大管理学院一名老师也说,文教授深受学生喜爱,人缘极好。文力的一位朋友说,最近跟文力见面没感觉他有什么不同。他和家人过得挺好,人也很精神。

让我们大胆地做一个猜想:文力是自我防御机制过强带来过大心理压力的典型代表。他启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他否认的是作为博导,心理压力过大的事实。他倾向通过各方面“完美”的表现来展示能力,过度工作,赢得赞许。这种过分地否定带来更多焦虑和不安,使他倾向于积累抑郁等负面心理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得已选择了轻生的道路。

好莱坞甜姐勇敢撕去伪装

好莱坞甜姐梅格·瑞恩一直给人一个甜美的阳光天使的印象,直到她外遇罗素·克洛,并与丈夫丹尼斯·奎德离了婚,人们才开始看到她甜美背后的一面。而罗素·克洛并没有选择她做自己的终生伴侣,而是和另外一格女人喜接良缘,“美国甜心”变成了“惨姐”一个。

此后,她淡出娱乐圈两年,开始与一个名为CARE的国际性组织合作,该组织专为帮助那些生活在世界最贫困角落的女性而成立,帮助女性之间建立起互助的纽带,她于不久前收养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女孩。

瑞恩最近在接受奥普拉的访问时表示,自己的离婚完全与其他男人无关,她说,他俩的关系在离婚前至少有5年时间里都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他们当时如果更早一些分手会更好。

瑞恩非常适应现在这种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感情状态上的做法,她说近来她前所未有地感觉自己“特别女人”。“每个女人生命中都会碰到瓶颈期,这时,她们特别需要释放自我,为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梅格·瑞恩表面甜美,实则习惯通过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维系表面平静,实则问题重重的婚姻,来获得他人认可。而外遇的现实则击碎了这一防御机制,她发现自己的心理脆弱万分,毫无处理能力。面对这一内外不一致的残酷现实,她开始选择卸下自己苦心伪装的“甜美”面具,去面对并照顾自己真实的内心需要,积极地释放自我,并通过给予他人以帮助的方法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

《绝望主妇》:完美母亲的内心出逃

主妇布瑞是一个患有心理强迫症的女人。她在外人面前拥有永远干净整洁的外表、优雅自如的谈吐、良好的持家能力。但实际上,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布瑞只是生活在自己制造的现实中,建立起貌似完美的防御机制,为了隐藏因母亲车祸死去而带来的恐怖和焦虑。她“希望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可当她越想表现得完美,却越在内心理压抑自己讨厌家庭的想法。她的儿子不断采取极端行为反抗她,她被逼得忍无可忍,终于把儿子逐出了家门……

布瑞的例子告诉我们,面具人是倾向于不断启动否定和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却不能通过这种机制受益,甚至让问题和错误越来越多,最后导致自己的心理失控。他们需要做的是跟自己的心灵冷僻处握手言和。

心理观察:

跟心灵冷僻处握手言和

人是很奇特的动物,只通过观察他(她)的外表,你根本看不出来这个人内心真实的样子。有个斯芬克斯的故事:传说天后赫拉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是“人”。斯芬克司羞愧万分,跳崖而死。人就是这种变化多端的动物,不但因为年龄改变而改变,而因为社会阅历的增加,为了获得各种社会关系而转变着自己的形象,以更加适应社会,赢得他人的好感,而这时表现出来的人格就被称为面具人格。

其实,面具人格的内在心理机制就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是既卑微又崇高的多重结合体,这反映在他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上。每时每刻,人都在处理着这三种自我的关系。本我永不满足,容易产生焦虑;超我面对理想,掌控高度和全局;自我调整两者的关系,希望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解决之道,迂回满足两者的需求。

但是,自我处理本我焦虑的能力毕竟有限,心理防御机制的产生,就是让人能够更好地调控本能欲望和道德预期,在一定范围内调和三者之间的矛盾。

Tips: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後,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