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下课铃响起,是间操时间到了,走廊里瞬间就热闹起来。一些好信儿的同学也跑过来探头探脑。
冯校长掏出蓝格子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不用考了,这样吧,陈老师你直接带回你的班就是了。”
这越考影响越大,他更不好办。
冯校长一句话,把几个老师都说愣了,这孩子是连跳三级,直接读三年级了?
“谢谢冯校长!”玉婴喜得一个深鞠躬,头发差点擦到地上,把老师们逗得笑起来。
“小同学,跟我走吧。”陈老师伸手拉过玉婴,想带她去教室。他还真挺喜欢这个小娃的。
“不对,陈老师你班级好像没地方了,送到冯老师班吧。”冯校长又改了主意。
玉婴的心一沉,这个冯老师,是冯校长的妹妹,宿舍里有名的老姑娘,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据说对象都没谈过。
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来去匆匆,常年是一件灰色西装,留着齐耳短发,带个黑框眼镜,一张鞋拔子脸沉得像一汪水,让人觉得欠了她三千吊。
看来冯校长真是如传闻一样,心眼有点小。玉婴落到冯老师手里,怕是日子不好过了。
“家长来办一下入学手续,让学生去教室就行了。”冯校长叫住孟巧莲,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的背影,瘦瘦小小的,没来由的心疼。
这孩子放着好日子不过,为什么非得上学呢?她是想不通的。
陈老师人高马大的,可是对玉婴很温柔,一路上已经在介绍学校情况了。
“三年级在二楼,下课只有十分钟,要去厕所就得下楼。小心点,你个子太小了,别让同学挤到。”陈老师也不明白,这么个小不点,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
,怎么跑来上学了。
不过这孩子也是真聪明,比他教的学生还机灵呢。
“谢谢陈老师。”玉婴看得出来,这是个好人,发自内心的感谢了一下。
“诺,你的班主任在这间办公室,我送你进去。”陈老师说着推开门,让玉婴走在前面。
冯老师正准备起身去教室,见他们进来怔住了。
“冯老师,冯校长说把新同学宋玉婴安排到你的班级。”
“什么?她这么小,上三年级?”冯老师当时就炸了。
“冯校长考试通过的。”陈老师好像有点怕她,小声答道。
“考的什么?”冯老师满脸的不信服。其实关于玉婴是小神童的事,她也有耳闻,不过没当真。
“背古诗,写字,还做了数学题。”陈老师耐心的答道。
“过来,做道题我看看。”冯老师不客气的一招手,玉婴只好走到她的桌边。
冯老师猜测,刚陈老师出了数学题,怕这个难不住她,不如出个语文题。
“你来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冯老师俯身写下四个字,杯弓蛇影。
宋玉婴不慌不忙的说,“这句成语是形容人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冯老师很是震惊,她不死心,又写了一句话。
“来填空。”
陈老师伸脖子看了一下题,感觉心里有点堵。
这道题是赵州桥是隋唐石匠参加设计和建
造的。
其实这种题并不适合当入学考试,这不像考成语,有常识在里面。
现在考的是三年级教材里的内容,孩子没上学呢,怎么能要求一个五岁女孩无师自通?
陈老师替玉婴捏了一把汗。
玉婴不慌不忙在空里填上两个字陈春。
这下冯老师有点黔驴技穷了。
这还真是简单到家了,宋玉婴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她给搞定了。
冯老师这才算明白,刚她哥哥经历了什么,上课铃响起,她深吸一口气,拿起教案,大步向门口走去。
玉婴迈着小碎步跟上去,陈老师松了一口气。
冯老师的班在走廊尽头,没等走到门口,就听里面声浪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快把屋顶掀开了。
冯老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突然就瞬移到了讲台上,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
玉婴紧跟着走进门去,站在门口。
所有目光集中到她的身上。
同学间传递信息也很快,有个五岁孩子要来上学的消息已经传遍了。
大家再没想到,她会直接到三年级来。
“咳,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叫……”冯老师这才发现,她还真不知道玉婴的大名。
“同学们好,我叫宋玉婴。”宋玉婴向前一步,大大方方的说。
同学中发出吃吃的笑声,她打扮的像个布娃娃,说话也是萌萌的。
他们突然发现,上学好像没有那么枯燥,这不是开着玩笑就来了一位的吗。
“你坐到……这都满了,
不好安排……那一桌吧。”冯老师眉头紧锁,端详了半天,用手向后面一指。
玉婴个子矮,前面黑鸦鸦一片坐满了人,她掂起脚也没看到有空座,只能硬着头皮向后走。
她正好对上郑直冷冷的目光。
只有郑直的桌子空了半边,他坐在最后一排。
玉婴叹口气。
她不是抱怨跟郑直同桌,是冯老师的报复太明显了。她的小个子,就是坐到椅子上,被前面同学一挡,也是什么也看不到。
好在她也没想在三年级呆多久,争取半学期就去五年级吧。
她嘟着小嘴打自己的小算盘,可在郑直的眼中,就是不高兴跟他同桌。
他把腿向前一伸,嗵的一下踢到前座椅子上,前桌敢怒不敢言,头都没回一下。
玉婴可没想这么多,她惦记着课本的事。
孟巧莲没想到小女儿上学这么快,所以小四小五的课本都没留,撕着引火用了。
那时的课本也是可着头做帽子,都是固定人数的。开学时已经按人头发下去,想多弄一套很难,新华书店都买不到。
玉婴知道不能指望冯老师教她了,还要自学,可是没书学什么?
她偷着看了一眼郑直的桌面,同样没摆着书。
不止是没有书,瞧他的样子,书包都没带。
“现在上课了,我们这课来点评一下作文作业。”冯老师敲了一下黑板,把同学们的注意力从玉婴身上吸引过来。
讲台上放着一叠作业本。冯老师抽出一本。
“冯小彬,你来朗读一下你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