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1 / 1)

《呻吟语》中说:“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做保留。不要直接地攻击,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譬喻,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又说:“即使是父子关系,有时挨了父亲的骂,也会无法忍受而顶嘴,更何况是别人呢!”父子有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割舍,但无血缘的就不是这样了,过激的言辞很可能会断送你们的关系。

其实生活中并不是每句话都必须直说,有时候以暗示代替直言,既不会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又能表达出对对方的不满。

因为在批评、指责别人的错误时,当头一棒既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会引发对方的顽强反抗;而运用巧妙的暗示,不仅指出了别人的错误,也给别人保留了面子。如此一来,他会真诚地改正错误。

建议和批评有时是一对孪生兄弟,当建议不成时人们往往会升级到批评,但聪明的人在建议之中加入暗示语,以达到看似建议实则批评的效果,并让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有一位父亲喜欢赌博,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进出赌场几次以后自然是输得家徒四壁。面对父亲的堕落,两个儿子终于忍无可忍了。一天,当父亲又在赌博时,大儿子当着父亲的面掀翻了赌桌,将赌具全部毁掉。但是这并没能阻止父亲继续赌博,父亲依然进出于赌场。

次子看到这种情形,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做,而是走到父亲面前,低声说道:“我在学校里,老师教导我们,在学校我们要尊师重道,回到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尊师训我可以功成名就,可是,听父亲的话我又能获得什么呢?”次子的话还未说完,父亲已经泪流满面。父亲痛心疾首地说:“孩子,你的话言轻意重,爸爸知道错了。”从此戒赌。

同样是希望父亲戒赌,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同,次子之所以能让父亲戒赌是因为巧用了暗示之语。暗示,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真正的意思,但听者明理,判断性的结论说者不言,但听者却可做出。所以,若要不惹怒人而改变他人,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