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巫师与致幻蘑菇(1 / 1)

无论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还是西伯利亚寒带的白桦林,蛤蟆菌红黄相间的艳丽色彩,总是最能吸引采蘑菇人的注意。这种美丽的大型真菌其实是一种有毒蘑菇,少量食用能麻痹人的中枢神经,使人进入酒醉状态,并且产生各种幻觉与幻象;过量服用则能置人于死地。在现存大约1.6万多种蘑菇中,能够产生致幻作用的有24种,其中有些如蛤蟆菌等是全球性分布的。而中美洲和南美洲不仅出产蛤蟆菌,而且有致幻作用更强的墨西哥裸盖菇,阿兹特克裸盖菇以及古巴球盖菇等。可以说,中美洲是世界上致幻菇出产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食用各种毒菇风气最盛的地方。

早在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后,就注意到本地的印第安土著喜欢在拂晓前吃致幻菇,并且自我陶醉在幻觉之中。等幻觉过去以后,他们便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谈论各自所见的不同幻境,以及天神赐予的某些启示和各人的自我体会。美国真菌学家沃森在《索玛——不朽的神蘑菇》中,更进一步指出古印第安人崇拜的主神之一“索玛”就是蛤蟆菌的化身。直到现在,食用乃至崇拜蛤蟆菌的风俗仍在墨西哥等国的山村中流行,人们很容易在乡村集市发现这种毒蘑菇。

当然,购买它的除了一些有幻游嗜好的人之外,主要仍是与鬼神沟通的职业巫师。可是,大多数能够致幻的蘑菇都带有毒性,吃起来要十分谨慎。马德里的玛雅抄本,就在蛤蟆菌插图边加上“西迷”(死亡)的标记,以强调其危险性。在古代美洲巫师的眼里,这种危险性无疑会加强他们法术的魔力,为此他们还雕刻了许多蘑菇形的神像以供崇拜。参与过古玛雅遗址发掘工作的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海姆研究发现,石刻雕像上的“神蘑菇”曾经主宰过玛雅宗教的教义。在西伯利亚,沃森在他的另一本专著《俄国,蘑菇及其历史》中,描述了西伯利亚西部、北部的通古斯人和雅库特人崇拜致幻菇的仪式。他们在吃蛤蟆菌之前,往往由妇女先将蘑菇放在嘴里嚼碎、然后灌入腊肠,供男人们食用。而西伯利亚民间至今仍保留着在狂欢节晚上吃蛤蟆菌的习俗,人们把这种蘑菇浸在伏特加酒里,以取得在痛饮之后产生的幻觉效果。

在平时,也常有人把晒干切碎的蛤蟆菌拌入水、牛奶或者浆果中食用,据说这是当地人的上等美味。除了美洲、西伯利亚之外,在非洲的几内亚、亚洲的婆罗洲和印度等地以及欧洲北部北极圈附近的拉普人等部落中,都曾盛行过吃致幻菇的风俗。学者麦克唐纳曾指出,雅利安人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前开始由北方进入印度次大陆,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对致幻菇的狂热崇拜,古代印度教许多教义也是从中衍生出来的。

在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四吠陀之一的《梨俱吠陀》中,有1000多首赞美蛤蟆菌的颂歌,用形象生动的词汇直接描述了这种致幻菇的形象和效用。根据考古学发掘与人类学调查的资料,发现世界各地致幻菇崇拜风俗完全是全球性的。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巫师都曾经十分爱吃这种被称为“神菇”的毒蘑菇,把它作为神人交往、占卜,预言以及作法的媒介。由此推之,早期人类的原始宗教很可能都曾或多或少地与崇拜并食用那些毒蘑菇有关。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原始巫教正日益萎缩,崇拜致幻毒蘑菇的风俗也正在迅速地消失。然而,有关神秘的致幻菇的研究正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甚至包括脑科学、精神病理学以及药理学家们,都在致力于致幻菇成分及药理的各种研究,希望它们能在现代科技领域发挥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