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泪征服不了世界(1 / 1)

当生活对你施加了贫穷、饥饿、苦难、嘲笑、误解等种种痛苦时,你是对它大声叱骂,还是连声抱怨,或是沉默不语,默默接受呢?

我们大多数人不外乎是这几种态度,尤其是多数的女孩子反应总是如此,一方面因为她们自身的力量薄弱很难改变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们性格中的顺从更多一些。

真正的生活上的强者不会如此,她们不会怨恨生活所带来的困难和艰辛,也不会轻易就逆来顺受。相反,她们会积极地面对这一切,用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去创造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并最终取得成功。

从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父母对她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窥见富养女孩更深层的含义和方法:

1.告诉女儿要勇敢面对,尽力争取

希拉里在回忆录中透露:她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许她在外面示弱。

希拉里4岁时,在对街的邻居中,有一个霸道的名叫苏西的小女孩,她仗着几个哥哥的势力,经常欺负希拉里和她的两个弟弟,有时希拉里会泪流满面地跑回家甚至不愿意出门玩。母亲注意到这个现象,唯恐女儿一遇到挫折就逃避,养成一种难以改变的"行为模式"。

有一天,在小希拉里再次遭到苏西的殴打而哭着跑回家后,母亲挡在门口不让她进门。"你给我再到外面去,"母亲下令道,"如果苏西打你,我允许你还手。你得自己站起来。我们家没有懦弱分子的容身之地!"过了几分钟,希拉里带着胜利的笑容回到家,告诉母亲:"我可以跟男孩子玩了,苏西也变成我的朋友了!"

后来,母亲告诉她,她一直躲在餐厅窗帘后,看着女儿昂首挺胸,迈步跨过街道,毫不畏惧地还击。她为女儿的坚强而高兴。母亲教育希拉里说:"记住,再大的困难,只要你肯迎上去,那么困难就会退缩。"

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的孩子。当年欺负希拉里的苏西,到现在仍是她的好朋友。

4岁的希拉里就被母亲教会:女孩不能靠眼泪征服世界。要想得到什么就要昂首挺胸,勇敢面对,尽力争取。

2.培养女孩精神上保持独立、自主

如果说,母亲给了希拉里坚强不屈的启蒙教育,那么,父亲则是培养她在精神上保持独立自主的最好老师。

希拉里父亲的养儿育女观绝对可以用"严格"两个字来形容:牙膏用完,盖子忘了盖回去的话,会被爸爸赶出门外,大雪天时也不例外。爸爸经常提醒她和弟弟不能浪费。晚上睡到半夜,爸爸会起来把暖气关掉,黎明之前再打开,省一点儿暖气费。

希拉里姐弟三人每天得分担家务,且不能指望做家务会有报酬--"我已让你们三餐吃饱,不是吗?"父亲如是说。因此,为了零花钱,希拉里13岁开始就在家附近的公园打工赚钱,有时甚至上学的时候也要打工。

如果说,成年后的希拉里是一位比男人还"硬气"的女强人,那么她童年时受到的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她学会追求完美、永远坚强不屈和独立的一块宽阔的基石。

在严格的家教下,希拉里出落得非常优秀,几乎在所有她尝试过的领域都出类拔萃、表现优异,她获得了"女子侦察队优秀品质奖"、"美国革命女儿社区服务奖"等。此外,她兴趣广泛,喜欢弹钢琴、跳芭蕾,并参加各种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希拉里还热心公益,是学校辩论组的最佳辩手;她积极参加学生会,是国家优秀品质奖学金的决赛参赛选手,还是国家荣誉协会的会员;炎炎夏日时,希拉里还是市里游泳池的救生员。

女性,在外表和心理上都有柔弱的一面,让人心生怜爱,使人赏心悦目;但逆境中的女性所表现出的坚毅和坚强更让人心中钦佩,使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