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松
曾经有一位朋友,是那么那么的悲伤,悲伤得让所有面对她的人揪心。可是面对她,我无话可说。我知道倾听是一种帮助,可我想做得更多,却不能。
大凡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的人,都会体验到那种天地寂寥、身心成冰的悲凉。我曾经在深夜的球场失声恸哭,那声音到现在还时常一滴一滴地倒灌在胸口。可是,你依然无法知道,如何能让别人从悲伤中抬头。
春节回家,母亲照例地忙碌。我很想很想跟她说说话,可她只是不停地忙。偶尔的空闲,说的依然是电话里说过千百遍的“注意身体”。临行时半夜想起来要煮鸡蛋,从门缝里看她披衣在灶前站了半晌,我忽然涌出泪来:即使是母亲,她的生活我也无力进入。离家之后尽力地去想象,看到的只是她24小时的一天化为几个碎片。
外甥女读高二。家里人都很小心,怕刺激她的情绪。很想用一种轻松却直面现实的方式与她谈谈,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随意闲适的时刻,开口时却发现自己会如此矛盾和踟蹰:想她有没有能力把握自己,压力和鼓励究竟利弊几何,她自主的选择和别人的安排哪个更有利?等她说话竟发现仅仅17岁的孩子却也如此地保留,她说的不过是她想说又能够说的那一点点而已。她安静而投入地听着,可我却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半空软绵绵地飘浮。
一位朋友有个孪生兄弟。或许是因为特殊血缘,他开玩笑时会说想起弟弟有时竟会掉泪,不为什么,就是由于长久的分离。可每次见面,常常是两个人默默地抽烟,想说什么,说出口就索然。热闹的时刻往往是第三人或更多人在场。他悠悠地说:除了想念,我们都无法进入彼此的生活。
也许是注定,可以感受、可以同情、可以守望,但我们永远无法进入他人的生活,用感情把它扳进我们希望的轨道。也许最残酷的美,就是我们永远将孑身一人,可胸口,却随时涌动着那么多的想念。
爱的唯一方式,是怀着一颗温暖的心,注视着对方的轨道。
心灵智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生活的世界。而人与人的距离,有时就像是两个相切的圆,可以有交点,却不能彼此进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亲人,但却不能走进亲人内心的世界,那是一种距离的缺憾。既然无法越界,那就让我们用爱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