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后现代哲学的反人本主义传统中,语言学转向始于结构主义借助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模式建立符号学体系,并且静态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结构。正如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已经引进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他在拓展现象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推动了结构主义的发展。然而,结构主义传统与现象学—实存主义传统所关注的索绪尔是不一样的。原因在于,结构主义者把语言问题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而在现象学家那里,语言问题从属于实存问题。从现象学—实存主义占据支配地位向结构主义时代的过渡,意味着结构主义的文本世界取代了现象学—实存主义的实存世界。但在结构主义本身的演进中,很快出现了后结构主义变革。前者是一种强调静态结构分析的“索绪尔主义”,而后者则体现为一种关注文本间性的“后索绪尔主义”。不过总体上看,两者都关注文本世界,看到的都是语言的物性及其极度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