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采用这样的标题并不意味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真的隐藏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说,维特根斯坦试图用他的话语掩盖无法说出的隐情。相反,正如马尔康姆使用过的书名《无物隐藏》一样,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中并没有什么秘密,无论是他刻意隐藏的还是后人揭示出来的。这里的“秘密”是指,我们只有站在维特根斯坦的立场或视角,才能看到他的思想向当代哲学敞开的“独特维度”(借用他的话说,即“看到面相”)。我认为,这里的“独特维度”至少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理解哲学的独特方式;第二,后期维特根斯坦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第三,后期维特根斯坦描述活动的独特方式。
众所周知,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性的或治疗性的。我们非常熟悉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说法,“哲学是以我们的语言为手段为了反对对我们的理智蛊惑而进行的战斗”(PI,§109),“哲学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一些纯粹的胡说八道以及理性在向语言界限冲撞时留下的肿块。正是这些肿块使我们认识到这种发现的价值”(PI,§119),“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不知道出路在何处” (PI,§123),如此等等。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说法通常被解释为对哲学性质本身的一种理解,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误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从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众多说法中,我们应当可以读出这样一些思想倾向:
首先,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兴趣弄清哲学的性质究竟是什么,相反,他的所有说法不过是为了表明他所做的工作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范围,而是为了消解哲学工作的意义。他用“提醒物”“语言的战斗”“让一切摆在面前”等说法,表明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在做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工作,而是要揭露这种哲学工作的真实意义,并由此取消这种工作。而他后期留下的手稿虽然以“哲学”的名义出版,如《哲学研究》《哲学评论》《哲学语法》等,不过是为了说明他的工作是以消解哲学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这些书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哲学”,而是在于他通过消解哲学所做的工作,即如何去“探究”、如何做出“评论”、如何理解“语法”等。这些导致了他把自己的工作解释为“哲学的”,即从探究、评论等角度去理解我们的语言语法。
其次,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说法的基本倾向是,通过把哲学工作解释为一种消解或治疗活动而指出哲学的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我们从维特根斯坦的论述中最初会得到这样的印象,似乎他对哲学的性质有了新的理解,即把哲学看作一种消解或治疗的活动。然而,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在这里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观的新的哲学观,而只是告诉我们,哲学的危害正是在于试图通过一种对哲学性质的理解而把人们引入歧途,而要消除和避免哲学危害的主要方式就是消解哲学,即通过治疗由于语言引起的人们的理智疾病而使得人们回到语言的日常用法之中。所以,哲学的消解和治疗工作不是可以用于其他哲学目的的工作方式,而是直接用于消解和治疗哲学本身的:哲学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消解和治疗的理智疾病。
最后,由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并不关心任何理论建设,更没有想要通过自己的哲学研究建立一个哲学流派,所以,他这时的哲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不能被称作哲学理论或主张,而只能是一种哲学观点或思想,甚至只是一种对待哲学的态度或立场。但正是这种态度或立场,使得维特根斯坦成为当代哲学中最具有争议而又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家。这种态度或立场,也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
说到后期维特根斯坦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我们不得不提及维特根斯坦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众所周知,维特根斯坦是以“格言式的表达”为其思想的重要标志的:无论是在早期的《逻辑哲学论》还是在后来的《哲学研究》《论确定性》等一系列著作中,维特根斯坦都以其简洁明快的箴言短语表达自己看上去具有强烈跳跃性特点的思想。人们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表达缺乏分析哲学惯有的逻辑论证,也无法从中清晰地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真实想法。因此,有人质疑维特根斯坦是否应当被看作分析哲学家。[14]然而,这正是维特根斯坦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用我们日常的谈话方式轻松地描述我们习以为常的经验现象,不断地质疑我们熟视无睹的常识判断,以提问和尝试性的回答来展现他的思考结果。这些都使得他的表达本身有了一种难以琢磨的魅力。当然,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揭示的是维特根斯坦独特的思考方式:维特根斯坦总是喜欢从人们所熟悉的现象出发,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表明他要说明的观点。例如,他用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说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指出小孩子对语词的学习完全是一个重复性模仿的过程,是教师把语词的意义和对象之间业已确立的联系通过教学活动反复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重复性训练掌握这种联系,由此判断他们是否学会了语词的意义。这种思考方式的特点在于,这里不需要任何预先的前提假设,也不需要任何理论原则作为出发点,它只是用具体的事例表明它们其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这些事例背后的思想假设及其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维特根斯坦的思维方式,即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揭示那些在我们平常看来毫不起眼的事实真相,通过对事实真相的揭露显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之所以说维特根斯坦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是因为他用示例表达思想的方式与我们的通常做法完全不同。我们通常认为,示例说明对于哲学来说即便不算是一种灾难,至少也会被看作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因为任何一种示例说明都会被看作是对哲学理论或观点的有限度的解释,有时甚至被看作是一种损失或伤害。造成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哲学理论或观点往往被说成是“无法示例说明的”。哲学上的示例被说成是为了使深奥的哲学思想更容易为普通人所理解,因此这些事例本身并没有对哲学思想增加任何新的内容。相反,如果解释不当或示例失误,这些示例反而会对哲学思想造成伤害。这也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哲学家们在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时很少示例,例如康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很难通过示例去理解哲学家们思想的深奥。这些说明,示例对于哲学研究来说并非是必需的组成部分,而是哲学研究中需要特别提防当心的一种危险方式。无论哲学家们能否正确地使用这种方式,示例本身都会被认为在哲学研究中是不恰当的。然而,维特根斯坦的思维方式恰好与此相反:他正是通过示例说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并且把这种示例当作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这不能不说是维特根斯坦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
当然,维特根斯坦的独特之处不仅表现在这种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他描述活动的方式上。虽然他强调示例对于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作用,但他对所有事例活动的描述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预先确定的推理原则或思想出发点,而是为了展现我们语言活动的基本特征,说明我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意图。这种展现和说明就是他所谓的“让一切事情显而易见”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表达是平常的、自然的、毫无违和感的,而他用这种平和的语言所描述的人类活动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还是人们平时做游戏的活动,或者是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的情景,这些在他看来都非常平实地显示着我们的自然生活方式,显示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可以说,在这种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所描述的语言活动在向我们展示着某些我们无法通过理论推理所能得到的重要信息;不仅如此,维特根斯坦的描述本身也在向我们展示着他希望向我们展现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就是对构成我们一切生活的生活形式的理解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的认识,这些内容也构成了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维度,可以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