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分析哲学的转变(1 / 1)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位置

2015年年初,国际著名哲学杂志《心》发表了维特根斯坦的学生里斯与他在1945年左右的谈话记录。虽然这些记录的内容大多都已经在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中得到了展现,但通过阅读这些谈话,我仍然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深刻穿透力。然而,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我们发现,虽然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直接影响到早期分析哲学的形成,但当代哲学家们似乎很少提及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贡献,通常只是在哲学史的讨论中才会看到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身影,特别是在对分析哲学史的讨论中。相反,更多的哲学家对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很少有人直接讨论他的后期哲学对当代哲学发展的影响。甚至像维特根斯坦研究专家英国牛津大学的哈克教授在他的著作《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分析哲学中的地位》中还这样说:“20世纪后20年的哲学在蒯因的带领下,主流的英语哲学倾向日益偏离了维特根斯坦的观念……英语哲学在20世纪后25年中,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对维特根斯坦对于哲学上理论构建的非难中形成的,反对的就是维特根斯坦所坚持的哲学。”[1]这的确会使人产生这样一个困惑: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既然维特根斯坦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那么为何在20世纪的下半叶(特别是在最后25年中)我们却很难看到他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在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哲学中,维特根斯坦在哪里?这就是我在这章中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