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还想讲一下复读的问题,就是有的同学没考好想要放弃当年的志愿填报,或者考取了他也不去报到,或报到后退学,重读一年再考。
话外音
在历年的高考结束后,都有一些考生因为没考好,甚至是考取了某所大学又不愿意去读。面对这一部分选择复读的考生,郑日昌教授又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关于复读与否的问题也要从几方面考量。
一种情况是对考取的学校和专业不满意,于是决定复读。这里我首先建议你再慎重考虑一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那么差,它有没有可取之处,或者从长远看来,是不是还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另外还要考虑,复读一年再考,时间和金钱的花费,家里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如果生活比较困难,早上一年大学,就早一年工作,从而可及早缓解家庭的经济危机。
有的同学连续几年都考上了很不错的重点大学,只是没有被他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录取,就多次复读重考,这就不大必要了,即使最终考取了,你也浪费了几年的时间,其实你完全可以通过考研究生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一种情况是根本没考取,此时除了要考虑经济条件外,还要考虑复读再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复读。
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呢?一是考分离录取分数线接近,稍加努力就能成功;二是平时学得不错,只是因为这一次考试发生了意外,比如生病了,或者由于太紧张没考出自己的水平,那就可以复读,但一定要搞好心理调节,不要越考越紧张;三是原来贪玩,成绩很差,后来幡然醒悟,通过短期努力,成绩提高了一大截,但是毕竟因为基础太差而落榜。按照这种上升的势头,再学一年,分数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过去不用功,但是聪明、有潜力的学生,复读的效果特别明显。著名的新东方学校创办者俞敏洪和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都是通过复读考取大学的。
但是也有的同学,或者因为学习能力较差,或者没有好的学习条件或环境,怎么复习也提高不了几分,甚至越考越紧张,越考分越低。
媒体先后报道过考了12次和16次都遭失败的案例,此二人的执着精神很令人敬佩,但将大好的青春年华消耗在反复读同样的中学课本上值得吗?
当然,复读与否还是要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关于填报志愿的问题还要指出一点,人的生涯规划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要有短程目标,又要有长远设想。下面举一个外国选择升学志愿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拉福报考大学时选了制造专业,为干事业练好基本功;读研究生选了经济专业,为经营管理打好基础;毕业后考取公务员,了解社会并积累人脉关系;几年后又去一大公司作雇员,在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自己创业办公司,最后成为一名跨国公司的大老板。
好了,关于填报志愿就讲这些。下面送同学们几句话:
勉励考生的话
要立志,
但有志未必成。
要努力,
成功了更好,
失败了也要接受。
成功的路,
绝不止一条。
要努力争取成功,
也得有一个
能够接受失败的心态。
同学们只要能做到日常学好,考前调整好心态,掌握并灵活应用一定的应试技能和答题技巧,考后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就能顺利地通过高考,实现心中绚丽多彩的人生梦想!
最后,祝同学们高考成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