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利弊(1 / 1)

在本章最后,我想谈谈出国留学的问题,因为这不但和报志愿有关系,而且涉及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冲突。

近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和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出国读大学,当然也有去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那就不叫出国了。常常有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问我出国好不好,我的回答是有利有弊,因人而异。

发达国家的大学软硬件设施通常比国内的大学要好,师资水平相对较高,教学方式灵活,管理比较宽松,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而且年龄较小就出国,能很快掌握外语,并能更好地融于西方社会。

但据杨振宁先生说,西方国家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而本科生学得不如中国学生扎实。因此,杨先生认为,还是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留学为好。

另外,是否送孩子出国,还要考虑自己的主客观因素。

一是看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高中毕业直接出国留学,需要一大笔花费,大概得几十万。倘若为了出国借一大笔债就不应该了。而大学毕业再出国,不但可以申请奖学金,还可通过打工维持生活。

如果在国内因为竞争激烈考不上大学,或考不取理想的学校,孩子愿意,家里又很有钱,当然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二是看孩子的个性特征是否适合。

出国留学通常更适合自信、自立的孩子。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出国后适应得会好一些。在国外要自己找房子,自己做饭、洗衣服,甚至还要打工。有的同学从小没离开过家,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大事小事都要听父母的,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要父母遥控,更不会干家务,这样的孩子一出国不就晕头转向了吗?

出国留学除了要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外,还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在国内每天有家长、老师监督着,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很少有自由时间。国外学校比较宽松,没有人看着了,自控力差的孩子,往往管不住自己。在小留学生中酗酒、飙车、吸毒、打架、斗殴不是个别的。

出门在外,遇事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判断是非对错,自己决定选什么课,交什么友,没有主见的孩子便会随波逐流,虚度光阴。

出国留学的孩子还要有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功课压力、语言障碍、受人欺侮、交友失败,都会使一些未经过风雨的孩子精神崩溃,甚至酿成巨大悲剧。

近年来,在我接待过的小留学生中,有抑郁成疾的,有半途而废的,也有在国外受到刑事处罚的,还有不顾家长反对几次跑回家的。

各位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不要盲目攀比,草率从事。

当然,最后还要看孩子本人是否同意,出国与否也要由孩子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