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客观性试题,按照国际惯例,除非试卷上注明了答错要倒扣分,否则蒙对了照样得给分。因为你分不出我是真会还是假会,也就是说这种题目允许猜测。
但是有的同学乱猜,效果就不好了。我曾经调查过,选择题不知道选哪个字母怎么办?很多同学说,不会答了就选C,我问为什么,回答说是老师告诉他们的,这是一种误导。现在做考试辅导的人多得很,良莠不齐,也有假冒伪劣害人的,你选C有什么道理啊?
其实猜测也要讲点策略,可以根据这个题目里边的某种线索,比如,带有绝对化词汇的说法往往是错的,因为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利与弊,没有绝对的准确、公平与完美。此外,还可以根据常识、逻辑或语法来猜测,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选C。
有时候也可以凭感觉做选择,比如,在语言类考试中可以凭语感来答题。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一大段话里边有好多空,下边是各种选择。同学们反映这种题目比较难,觉得填哪个都差不多,那是因为你学得不扎实,基础打得不牢。如果你判断不出来了,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你可以在心中把这几个选择依次放到各个空白处,然后去默读,不要出声,但嘴巴和舌头要动,看看一个选项填到哪个空里念起来比较顺口。念起来顺畅的,往往是对的;念起来不顺畅、有点绕口的,往往是错的。这里依据的就是语感,是自己对语言的一种感觉。
那么语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语感来自平时高声朗读、大声背诵。学语言一定要出声,我们前面讲记忆方法的时候就强调过,嘴巴要动,要出声。也就是要眼睛看,嘴巴说,耳朵听。动作记忆是最牢靠的,这种语感实际上就是对动作的记忆。你平时经常朗读或背诵,就能培养出这种语感。
这种语感不但对解答完形填空题有帮助,对于你写作文,无论是英语作文还是汉语作文都有好处。你看经常念和背的同学,写英语作文时,前边想好一两个单词,后边嘀里嘟噜一大串就自动冒出来了,你要一个单词想完了再想一个单词,不但速度慢,最后写出来的句子不伦不类,人家说这不是地道英语,外国人不这么讲话,但是你自己还觉得挺好,说内容和语法都没错啊!你要是经常念,就会写得又快又流畅。汉语作文也是这样,凡是作文写得很慢,句子不通顺的,就说明他平时不大朗读。有一次,我问一个研究生:“你小时候是不是不大念课文?”他很奇怪,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说,一看你写的论文就知道你不爱朗读,你要经常高声朗读,写出文章就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你很少念,没有语感,所以写出来的句子别扭,你自己意识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