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方法,巧妙记忆(1 / 1)

目前我们国家的考试还是大量考一些记忆性的东西,因为要记住的东西太多,所以学生普遍感到负担很重。但如果能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你就会感觉轻松一点儿。

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很多。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复习。

研究表明,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也就是说,你学过的东西在短时间内会忘掉一大部分,但是以后再忘就比较慢了,即遗忘的速率是一条先陡后缓的曲线,一下忘掉很多,然后越来越少。所以,为了让你的学习效率高,在没有大量地遗忘之前,一定要尽早复习一下,等到都已经忘了再来复习,那就要事倍功半。我们每天学过的东西,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经过一两次的复习巩固,基本上记住了,以后就不容易忘了。

一些同学有个习惯,学过了就不管它了,反正现在也不考试,等到期末或考试前一块儿来复习。结果忘得差不多了,脑子里没什么印象了,几乎和新学一样。但如果你课后立即复习一下,因为还没完全遗忘,花时间并不多,这样及时巩固几次,以后你再拿起来,马上就恢复了。

第二种方法叫尝试再现。

很多同学为了记住某个内容就一遍一遍地反复念,这样做的效果很差。你念过两遍之后要尝试着再现,试着在脑子里去复现。也就是说,你不要念了好多遍再来背,看过两遍了就可以试着背一背,起码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是能记住的,哪一句忘了,再来翻一下,然后哪里不会背哪里,这样就能够提高背诵的效率。

话外音

高考迫在眉睫,良好的记忆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郑日昌教授会为考生推荐更多巧妙记忆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是理解记忆。

无论什么学科,都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一定要把它搞懂,理解了就容易记住。一个字一个字地死记硬背是很累的。这一点上一节已经讲过,就不再重复了。

第四种方法是多道记忆。

我们学习只靠眼睛和耳朵是不够的,还要动口、动手。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很容易忘记,只有视、听、动结合起来,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手来写,多种感觉通道和多种运动器官相配合,记忆才会牢固。

我们人类的动作记忆是最牢靠的。比如,你学会了游泳、滑冰、打球、弹琴是很难忘记的。几年没游泳了,跳下水里照样游。动作的完成依靠的是大脑里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一个整体的东西,一旦受到激发便能整体再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动作。疯狂英语有它的道理,它强调动作,在朗读的时候,嘴巴动作越大越好,再加上手势,这是一种记忆的线索。

第五种方法是循环记忆。

所谓循环记忆指的是按一定时间安排反复记忆。记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复进行。有的同学企图一劳永逸,以为一次记牢了以后就不会忘了。事实上,你这次背下来了,过一段时间还会忘的。在刚背完快忘还没忘的时候再记一遍很省力,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以后可以逐渐地拉大时间间隔。比方说第一天背完,最好第二天就抽空再背一遍,然后过一两周,再后来过一两个月背一次,经过几次循环反复就不会遗忘了。看起来这样似乎费时太多,实际上比你彻底忘了再集中时间背要省时间。

第六种方法是过度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某个材料,反复背诵到第一次能够毫无差错地背下来,此时并非记得很牢,还需要继续学习,多背几遍以后才不容易忘记。

比如你背一篇文章,开始几遍都有错误,直到第十遍才能百分之百地记住,不能就此打住,至少应再多背两遍,你才能够真正记住,这叫作过度学习。

第七种方法是利用口诀。

对一些枯燥的内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就容易记住了。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人的大脑有十二对脑神经很难记,老师给编了个顺口溜让我们背,效果很好,时隔四五十年,我好多东西都忘记了,就这顺口溜还没有忘,到现在还可以背出来: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其实也不用刻意背,大家说着玩,嘻嘻哈哈,一会儿就背下来了。因为它很上口,可随时随地背两遍,以后就忘不了啦。

第八种方法是荒谬联想。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记忆术的表演,一排一排的数字,写了几十个,表演者只看几分钟,就可以正着背,倒着背,大家都觉得很神。虽然这种表演的实用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你确实需要很快记住一些东西,也不妨学学这种记忆术。

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叫作荒谬联想。无论多少个数字,无非由1、2、3、4、5、6、7、8、9、0十个符号组成,你把每一个符号都赋予一个含义,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动植物或人物,比方说,你可以把1看成冰棍或油条,把2看成小鸭子,3是个耳朵,0是个鸭蛋,等等,完全按你自己的习惯,你觉得像什么就看作什么,然后把这些数字串起来编成一个荒诞的故事或一句可笑的话,因为它特别荒唐可笑所以就很容易记住,越荒诞你就越难忘,你只要把这个故事的情节画面在脑子里浮现出来,那些数字就自动回忆出来了,倒背也一样,一点儿都不神秘。这就叫荒谬联想法,主要是用右脑的形象思维来做记忆。

你记电话号码就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很多人老要我的电话号码,我没带名片,他又没带笔,怕记不住,我说很好记呀!我的电话号码是58806777,5是钩子,8是葫芦,0是鸡蛋,6是鸭梨,7是镰刀,串起来就是:钩两葫芦加鸡蛋,还有歪把大鸭梨,三把镰刀来削皮。你在记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要出现相应的画面,这个画面记住了,电话号码就记住了。

我们复习的时候,经常需要把一些材料的几层意思、几个观点记下来,有时甚至顺序都不能改变,内容太多记起来就会感到困难,这时就不妨采用荒谬联想技术。例如,为了记住上面讲的八种记忆方法,可以先概括出八个关键词:及时、尝试、理解、多道、循环、过度、荒谬、口诀,然后用这八个词组合成几句不伦不类的话:一个拖拖拉拉的学生及时地拿起书本,尝试着理解多道不停循环的问题,编了几句过度荒谬的口诀就记住了。记住了这三句话,就记住了八个关键词,也就记住了八种记忆方法。

话外音

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记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看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哪种记忆方法,适合记忆大量的外语单词呢?

很多人学外语感到困难主要是记不住单词。这里介绍我当年读书的时候采用的几种记单词的方法。

一种办法是零敲碎打。

用印刷厂切下来的边角余料的废纸,做成小纸条,过去商店也有卖的,大约一厘米宽、几厘米长的纸条,每个单词用一张,一面写中文,一面写外文,50张或100张用橡皮筋扎在一起,放在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拿出来背,先照着念几遍,然后看到中文说外文,看到外文说中文,忘了再翻过来看看。记单词不必用整块的时间,应该见缝插针,零敲碎打。一节课新学了几十个单词,可以利用课前课后、餐前餐后,或乘车时间,随时随地念一念,一捆单词很快就背完了,一捆背熟了再换另一捆,按照循环记忆法,隔一段时间再将以前背过的拿出来复习一遍,把记得不太熟的纸条抽出来捆在一起再强化几次,经过这样几次反复就记牢了。与集中整块时间背单词相比,这样做既省时间又省力。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学校停课一年多,高三开学一个月后我转入一所新学校,上课根本听不懂,特别是外语,简直就像听天书,因为单词都没学嘛!为了尽快赶上,我就用每天上学走路的时间突击背单词,就是拿那个小纸条一边走路一边背。每天上学半小时,放学半小时,一天记几十个单词,只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单词背得滚瓜烂熟,打开书后的单词表,你随便问我哪个单词,我张口就说,你说中文我就说外文,你说外文我就说中文,没有一个记不住的,以后上课就能听懂了。半年多后考大学外语分还挺高。现在中学生、大学生有很多高档的学习工具,很少有人再用这种土办法了,但我还是要把这种行之有效的简单办法推荐给同学们。汽车上、地铁里,餐厅排队,甚至看电视的时候都不耽误记单词。希望同学们试一试,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收获多多。

记外语单词有时候还可以利用谐音。

我们当年学的是俄语,多年不用,已经忘光了。但是有些单词想忘也忘不掉。比如,俄语单词“星期日”,和英语不一样,写出来是很长的,Bockpecehbe,拼起来字母一大串,很难记住。有个同学发音不准,嘴巴不大利索,他一念我们听成了“袜子搁在鞋里”,结果一下就记住了。星期天就不起床了,袜子搁在鞋里,可以睡个懒觉了。从此“星期日”这个词就永远不忘了。我想这一辈子除非患老年痴呆病,大概永远都不会忘记它了。

记外语单词更常用的办法是把单词分解。许多单词都有前缀、后缀和词根,把各部分分解开来,搞清它们的含义,记起来就很省力,甚至没学过的单词也能猜出它是什么意思。这里特别提醒老师,在教词汇时一定多做这种分解工作,并把分解方法教给学生,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学外语还要经常翻词典,不要一次只查一个词,要把同样词根的词组合记忆,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一记就是一批单词了。

话外音

郑日昌教授的讲述让我们认识到,运用巧妙方法,可以使记忆变得更轻松、牢固。那么,在紧张的考前复习阶段,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考生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