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不单要有整洁安静的物理环境,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氛围。
要提高复习效率,物理环境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说你在家里复习,无论看书还是写作业,周围环境不能够太乱,不能有那么多吵闹的声音。
排除噪声一般大家都会注意,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大注意了。一些同学把自己的房间弄得很乱,刺激太丰富了,墙上有大明星的照片,案头有各种书报杂志,小报上狗仔队的耸人消息一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所以要尽量让你的学习环境简洁,不要什么都摆在书桌上,减少这种不必要的干扰。
不少同学有个习惯,学习累了就在旁边床铺上靠一靠,不大舒服就躺一躺,一会儿就迷糊了。还对老师和家长说,我本来不想睡觉的,只是在被子上稍微靠一靠就睡着了。既然你控制不了自己,那就把**的被子拿掉,让你没东西可靠,这也属于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还有的同学在家里学习,经常去开冰箱,看看里边有什么好吃的,如果冰箱里摆得很满,又是冷饮,又是水果,你就禁不住**,会无谓地浪费时间。若你有这个习惯,那就不要在冰箱里摆那么多东西,这都是属于可以控制的。
话外音
由此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生们一定要在每个细节上都下足功夫。说到高考,比考生更紧张的是家长,他们应该怎样配合孩子备战高考呢?
对于高考,一些同学说自己其实没那么紧张,就是爸爸妈妈太紧张了,有的家长也承认,老觉得孩子不着急,“皇帝不急太监急”。因为家长心态不平和,所以家庭的心理氛围就容易出问题。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以为越安静越好,走路跷着脚,关门轻轻地,说话悄悄地,电脑、电视全关掉了。一位同学对我说他不爱在家学习,我问为什么,他说一到家里就毛骨悚然,因为家里静得可怕,一点声儿都没有,感觉瘆得慌。所以,太静了并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我们已经听惯了周边的各种声音,走路的声音,说话的声音,锅碗瓢勺的声音,突然把这些声音全部撤掉,你会很不习惯。
心理学做过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让人到一个很深的地下室,既听不到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一点儿光线,什么刺激都没有,人待久了受不了。
“**”期间我在煤矿劳动锻炼,在井下刨煤,有过那种体验。在地下一千多米,有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要把矿灯一关,手指头放在眼前一点儿都看不见,周围很静,能听见老鼠、蟑螂窸窸窣窣爬的声音,那种感觉非常恐怖。所以不要过分安静。
还有位同学说,一回到家心就揪起来了,家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家有考生请勿打扰!”家长是好意,让亲戚、朋友、邻居知道这家孩子要考大学了,你们没事儿别来了,免得影响我家孩子学习。当然周围的人不来了,可是孩子一进门就有一种紧张的感觉。
与此类似,有一些学校在校门口挂了倒计时的牌子,让学生每天一进校门就意识到离高考又近了一天,反过来又要求学生考试别紧张,你不是处处都在提醒他紧张吗?
还有另一种极端,就是全然不把孩子高考这件事放在心上,平时当然对孩子也不大关心,这样的家长也是有的。比如,有的同学向我反映,说爸爸妈妈还是一天到晚招一群狐朋狗友在家里喝酒打牌,猜拳行令,钻桌子,贴纸条,特别是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搞得家里乌烟瘴气。这样的家长我觉得也太过分了,当然这是极个别的。
两种极端都不可取,怎么做才适当呢?一切要以孩子的感受为准。如果你的孩子觉得你看电视剧、看足球赛对他有干扰,那你一定要把电视关掉。如果他没有提出来,就说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你只要在自己房间看,把声音放得低一点儿就可以了。简单说来,就是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过正常的日子。
平时你把家里搞得特别安静,考场上答题的时候就会觉得有干扰,监考老师走来走去,同学翻卷子稀里哗啦,写字咯吱咯吱,都会影响他,将来上了大学,也可能学不下去,因为周围太吵,他的抗干扰性特别差。
所以,最好还是在常态的环境下学习,平时正常的声音是可以有的。
还有一种情况更要提请家长注意。有的夫妻不和,经常吵架拌嘴,到高考前孩子紧张复习阶段,一定要收敛收敛。有一个女生,到我这来诉苦,说现在没心思学习,因为爸爸妈妈正闹离婚,整天吵着分家,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跟谁呢,所以心烦意乱,学不下去。我说这样看来需要你爸爸妈妈来一趟。
话外音
做父母的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当宝贝女儿面临高考的关键时刻,一向水火不容,婚姻关系即将破裂的夫妻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
爸爸妈妈来了,我问他们:“这是亲生女儿吧?”“是!”“爱不爱?”“爱!”“希望她上大学吗?”“当然希望!”“那你们能不能从现在起不要再吵了,不就这几个月嘛!把这半年过去了再吵、再离婚不行吗?”双方同意了,可是又担心到时候控制不住。我说若谁一生气就忍不住,又没事儿找碴儿挑衅打架,另一个人就用手指比画个六,如果还有三个月,就伸三个手指头,提醒再忍几个月。过了一周,这个女同学又到我这儿来了。我问:“怎么了,你爸爸妈妈又吵架了?”“他们倒是不吵了,可是见面都不说话,像不认识一样,我看了心里难受,还是学不下去。”我就让她再把爸爸妈妈请来。我先表扬他们,你们最近大有进步,女儿反映你们这一个礼拜没有吵架,很好!我替孩子谢谢你们。不过咱们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不吵架还得说话,说话还不能吵架。他们说:“这就难了,我们一说话就吵,为了避免吵架就强忍着不说话。”我说:“不说话不行!女儿看爸爸妈妈相互视同路人,谁也不理谁,能不难受吗?”他们说不吵架就无话可说。怎么会无话可说呢?下班走进家门,彼此打个招呼:“回来了,今天挺冷的吧?”“是不是又堵车了?”“咱们今天吃点儿什么呀?”就说这些不行吗?这能吵架吗?就这样,回去以后不再吵了。发榜之后,一家三口到这儿来感谢我,说多亏教授的咨询指导,我们女儿考上大学了。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当时给你们规定半年不吵架、不离婚,现在你们可以吵了,也可以离婚了。”他们笑了:“不离了!不离了!我们这些年就这几个月过得最好,家里和和睦睦,女儿也挺争气,干吗要离婚呢?”
我们现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家庭做起。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孩子才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少唠叨,学生们比较烦恼的就是家长,特别是有的妈妈整天唠唠叨叨,烦死人!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提醒孩子要努力,要用功,要抓紧时间,考不上大学可不得了!你都是好意,但是这个不大起作用,搞不好还可能起副作用,你一唠叨他就烦,心里一烦就学不下去。所以希望家长少说为佳,你忙你自己的事情,该做什么做什么,少说两句比什么都强。我在这里替学生们向家长求个情,少说几句吧!考试是孩子的事,您忙您的!
还有的家长用许愿来激励孩子:“儿子,好好学,你要考上了大学,我带你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孩子一听新、马、泰,就想到人妖,这能不分散他的精力吗?
有一个学生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他到我这儿来问:“老师,您说我还考大学吗?”我说为什么不考啊?他说考上大学家里就麻烦了。原来他爸爸经常对他说:“你甭担心学费问题,别看我下岗了,只要你考上大学,我跟你妈就是卖血也能给你凑够这学费,你就给我好好念!”这简直是搞恐怖主义。你说这学生又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自己上大学,爸妈要卖血,那还是找个活来养家糊口吧。
所以,激励孩子不应是这么个激励法,这是在给孩子一种很大的压力。
家庭环境应该轻松一点,和谐一点,过正常的日子。
刚才重点讲了家庭环境和氛围,下面再简单提一下学校。学校也要宽松,我们老师也要少唠叨,不要老是三句不离本行,一开口就是高考。老师对同学要多鼓励,多表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开开玩笑,讲讲笑话,少一点剑拔弩张,多一点活泼幽默。宽松的心理氛围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
以上是我要讲的第一点:优化环境,改善氛围。
话外音
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考试的关键还是在于考生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哪些复习策略能帮助考生轻松应考呢?
下面我要花更多的时间讲讲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