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我反思(1 / 1)

一个人到了反思的时候,这个人就步入了伟大的时刻。

——[苏联]列宁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德]海涅

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种“对思维的思维”。“反思”之“反”有反射之意,按照我的理解,反思便是要借助已完成的实践效果,关照实践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对本就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来讲,不断的自我反思必将有助于将有限的实践经验最充分地运用起来。

老子云:自知者明。“知”即为反思之意。“自知者明”即是说从自我经历中反躬自省、不断学习才是明智的。观赏、思考别人的经验教训远不及自我体察来得有效和靠谱。因为除了你自己,没人知道你体验了什么,没人比你更清楚你自己想要什么。要做到“自知”,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自我反思来完成。

2007年9月18日,兰迪·波许(Randy Phush)教授在他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做了一场题目为《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的讲座,引起了旋风般的反应。演讲的视频片断在网上播出后,数以千计的人同他联系,表达深刻的共鸣。这也是兰迪教授人生的最后一场讲座,他罹患胰腺癌,不久后便离开了我们。在这场讲座的第43分钟,兰迪教授讲述了他带领学生做实验,并让学生相互对比彼此的结果并反思自省的经历,他说道:“And that is the best gift an educator can give is to get somebody to become self reflective.”(“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给的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人能自我反思。”)

“愤怒的小鸟”的成功推广便是Rovio公司不断自我反思、改进的成果。如今,“愤怒的小鸟”不仅是个成功的游戏,还正在取代诺基亚成为新的芬兰国家形象。据统计,每天全世界的玩家们在这款手机游戏上花去的时间总计达2亿分钟(相当于16年);迄今为止,被“小鸟”砸死的绿猪已多达3万亿头。这样一款简单游戏长期走红使人倍感不可思议,以至于大家又称“愤怒的小鸟”为“疯狂的小鸟”。不仅如此,其运营商Rovio借助这款游戏已成功转型为娱乐公司,开发游戏之余致力于衍生品生产,还建造了“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打造了完整的“愤怒的小鸟”产业链。

然而在“愤怒的小鸟”走红之前,Rovio公司只是一家不知名的游戏公司,设计过50个游戏,没有一个成功。游戏开发之初,“小鸟”仅仅是一款模仿弹弓游戏中的配角。后来公司内部从用户反映中发现“愤怒的小鸟”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于是围绕它开始制造故事情节。正值猪流感爆发,设计者们打造了一只绿色的无精打采的猪,并设计了“小鸟”之所以愤怒的理由——因为猪偷了它的鸟蛋。此后,Rovio公司一直很注意游戏的故事支撑,每开发一个新的角色,都会注意到它在故事中的位置,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样的故事性设计有效地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玩家,从孩子到老人无不对之喜爱有加。在上线的最初4个月里,“愤怒的小鸟”几乎没有广告投入。其得以走红的秘诀是从与玩家的互动中观照自身,并不断改进。2011年Rovio Mobile 40人的团队中就有23个人专门负责回复粉丝的邮件,并在Twitter上与粉丝互动。若没有后期这一系列的反思与改进,“愤怒的小鸟”到今天可能还只是一个单薄的模拟弹弓游戏。

关于自我反思的具体方法,我在与国际学者交流研究中,很荣幸地得到哈佛大学的Teresa Amabile教授和Steven Kramer教授具体指导。在给我的一封信里,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关于反思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每天睡前用10分钟写一个100字以内的工作日记不仅会使你的工作更高效,还会使你的心情更加愉悦,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当中。你的简短日记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你的进步及其原因(祝贺自己吧!)

·你的缺点及其原因(从中学习吧!)

·你遇到的好事儿(欢呼吧!)

·你觉得困难的事(让它成为历史吧!)

·一件能改善你工作,而你明天又能做到的事情(接着计划怎样去做!)

·你想到的其他事情

按照这个方法坚持4周,你会发现有意外的惊喜。接受测试的人发现他们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耐心也大大增强了。

我自己也有一套自我反思的方法。这里我用图例模型来展示这个训练过程及其将达到的效果。每次实践后全面反思这次实践的过程,并在下次实践中有所改进,如此循环往复。如图2-11所示,自我反思是一个从金字塔底端到达顶端的过程,这是一个成熟的模型。从实践1——反思1——实践2——反思2——……实践N——反思N……如此坚持下来,你的发展将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逐渐走高,达到金字塔的最顶端。这些进步通过你的思维来实现,未必需要有什么实际的物质产品。因此在我的图形中你并不是沿着金字塔实体在攀登,而是如武林高手般悬空而上。你不妨将这种辛苦的训练当作是武林高手的修行。

图2-11 反思金字塔模型

这一模型的实现需要以旁观者的角度从自我经历中梳理出因果关系、寻找规律,甚至是无情地揭露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主观地去美化自己或努力为自己找借口。做到对自己“旁观者清”,你就是一个勇者。

虽然现在我多次向人讲授演讲的经验,但可以想象,我初次登上演讲台时也有些狼狈。数年前,当我以为做好万全准备,自信满满上台时,收获的却是同样的紧张。我原本以为,听众们会十分期待我的演讲。可到了真实场景中,才发现当听众还不了解我,他们并未对我有天然的期待和关注,而恰逢我准备的只是“常规演讲稿”,这其中没有包含许多所谓的“技术”与“故事”去吸引他们。可以预见,听众对我“近于平静”的反应,让我失望万分!

过后,我反复观观看当时的演讲录像视频,反思其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我看到很多我认为精彩的地方听众并未鼓掌,而有些我不以为然的内容竟使他们开怀大笑,他们的反应明显使我有点慌张,也说明我还无法把握他们的“反应节奏”。同时我留意到,随着我演讲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专注于听我说了,这说明我的演讲内容和风格还是很能吸引人的:这是我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点。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与反思,在准备第二次演讲时,我便开始注意提升把握观众情绪的技巧,同时继续发扬我已有的优势。从第二次的录像视频来看,我的表情里明显从容许多,不再对观众的反应措手不及。虽然第二次演讲没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我依旧对演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我的进步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经过第二次演讲、第二次反思、第三次演讲、第三次反思……第N次演讲、第N次反思,我的演讲一次比一次有感染力。现在,我在演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从来没有速成的技巧和诀窍,唯一的成功法门便是实践与反思的无限循环。

图2-12 张萌对2013年模拟APEC青年活动优秀学员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