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色幻影(1 / 1)

除了常见的日月星云、冰雪雨雾之外,天地间还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气象,更为壮观奇丽。如“佛光”、“海市蜃楼”、“日月并升”、“极光”等。

我国峨眉山顶“摄身岩”上,常可见到“佛光”(如图4-6)。当人们站在崖顶欣赏茫茫云海时,阳光从身后射来,可见一光环渐渐形成,由朦胧到清晰,到淡浅到艳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由外向里顺序排列,光环中映出人的身影。崖顶上的人动,光环里的人影也动。光环与人影还会变化,时大时小,时近时远,时浓时淡,这就是佛光。人们传说佛光的出现是佛祖显灵,要接引凡夫俗子到极乐世界去。因此不时有善男信女见到佛光而投身其中,“摄身岩”也由此得名。

图4-6 峨眉“佛光”

其实,佛光不光峨眉山有,云南鸡足山、泰山、庐山、华山、黄山等名山上都见到过奇妙的“佛光”。佛光实际上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需要浓密的云雾作屏幕,又需要刺破云层的高峰,人逆光而立,阳光从身后斜射而来,把观赏者的身影投射在云雾上,云雾又把阳光折射分光,形成彩色光环。峨眉山得天独厚,海拔在3 000米以上,又长年云雾缭绕,所以在早晨或黄昏登上“摄身岩”,看到佛光并不特别难,人们又把它称为“峨眉宝光”。泰山的佛光常出现岱顶碧霞祠一带,故又称“碧霞宝光”。

在国外,这种现象不叫“佛光”,而被称作“布劳肯幽灵”。原来在西方最早发现佛光现象之处,是在德国境内的哈尔兹山脉布劳肯峰上。天际上出现巨大的人影,使人们惊恐不安,认为是妖怪在作祟,就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

我国山东蓬莱,有“蓬莱仙境”之称,民间传说的“八仙”就是在这里过海,秦始皇也到这里来寻海上神仙和长生不老之药。而蓬莱之所以有“仙境”之称,“海市蜃楼”这种在这里常出现的自然奇景大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里的“海市蜃楼”,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已进行具体描述:“登州(即今蓬莱)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这就是海市蜃楼奇景。古人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为海市蜃楼,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由海里的一种大蛤——“蜃”吐气造成的。蓬莱由于环境合适,这种奇观经常出现。清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记载莱阳董樵之言:登州海市,不止幻楼台殿阁之形,一日见战舰百余,旌仗森然,且有金鼓声。顷之,脱入水。又云,崇祯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肖鱼小试,适门吏报海市。盖其俗,遇海市必击鼓报官也。肖率童子往观,见北门外长山忽穴其中,如城门然。水自内出,顷之上沸,断山为二。自辰至午始复故。又云,涉海者云,尝从海中望岸上,亦有楼观人物,如岸上所见者。

今人杨朔《海市》中这样描述:记得是春季,雾蒙蒙,我正在蓬莱阁后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鹅卵石,听得有人喊:“出海市了!”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晴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现出来。

而各种新闻媒介的报道更给我们以真实感。《大众日报》1988年6月2日第1版以“蓬莱出现海市”为题报道说:昨日下午4时许,长山列岛一带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闪光乳白色雾带,横贯整个海面,掩盖了海上岛屿。4时许,雾带变幻成两个紫灰色岛屿。随后,又出现一座大山,山上楼亭阁榭隐约可见。4时20分,大小竹山岛方面光带复原,而西边的南北山岛却被光带托起,直到4时30分才消逝。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在1988年6月17日下午2点20分至7点多拍到了登州海市。其内容十分丰富,有金字塔、多孔长桥、单孔拱桥、古城堡、高山、湖泊等。《烟台日报》1989年8月18日第1版以《蓬莱海面又出海市》为题报道:早7时,蓬莱阁西、庙岛西南的海面上,有一条巨大的似雾非雾、似光非光的弧形光带,并出现一南北走向岛屿,岛屿的北端有一巨大的白色悬崖,有些像南长山岛的断头崖。悬崖以南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两边是墨绿色的森林。山峦与大陆上的栾家口村衔接。山峦翠柏,渔村炊烟,海光天色,融为一体。悬崖以北的海面,又有几只船影,随波逐流……岛上的景物在运动,变换着形态和位置。岛屿边缘林间,闪现出十几幢平房,白墙、红瓦。忽然,岛屿的山顶,又冒出一座白色灯塔,半山腰又浮现深山寺院中多层塔楼。7点35分,海市消失了。

除蓬莱外,在江苏南通附近的长江上空,据记载也出现过海市蜃楼。那是一天午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大有雨意。这时突见江中楼台城郭,树木房屋,分明可辨。又突然出现三山,高耸云表,气象巍峨,最奇怪的是中间一山,形如香炉。半小时后才渐渐消失。

海市蜃楼不仅出现于海滨水边,也出现在沙漠上。据记载,在非洲,当一群游人正在悠闲地欣赏风景时,空中忽然出现了许多野兽的形象,有卧有立,有漫步的,有狂奔的。所有的野兽都大得惊人。突然,野兽向人群扑来,人们大惊,但一会儿这些影像就逐渐模糊,变成一层轻轻的云雾散开了。在我国大西北的沙漠中,当旅行者头顶烈日、背负行装、长途跋涉、口干舌燥之时,抬头一看,远处有一片湖水,碧蓝澄澈,微波**漾。湖边树木摇曳,绿草丛生。他们赶快向湖边奔去,但湖光树影倏然消失。

科学已证明,海市蜃楼也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光线的折射与反射造成的。海边与沙漠符合条件,就有可能形成海市蜃楼奇景。

除了海市蜃楼,我国的杭州湾还有日月并升的自然奇观呢。1933年出版的《海宁观潮》记载:“十月朔谓之‘十月朝’,各家祀祖先,扫茔墓。寐爽登县东南凤凰山观日月并升。”1983年出版的《浙江分县简志》中“海盐县·南北湖”条也记载:“农历十月初一清晨,在湖畔高阳山的鹰窠顶上,可看日月并升奇景。”这一奇观近20年来已多次被人们亲眼目睹,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左右,而且只有在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区的鹰窠顶或与鹰窠顶相邻的凤凰山才能看到。

日月并升的奇景出现时最长约半小时,最短只有5分钟,一般在15分钟左右。每次出现时的景象也不同。有时是日月重叠同时升起于江海之上,但太阳略大于月亮,太阳外圈显露一红色光环;有时月影先在日轮中跃动,不久月影消失,或月影跳出日轮,在太阳周围跃动;有时月亮先出,围绕太阳蹦来蹦去,上下左右地晃动。“日月同辉”的现象与日食相似,但又不是日食,而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

极光出现在极地。极地每到冬季有连续几个月的“极夜”,天色朦胧,不见太阳。待到夏季,则终日太阳高悬,昼夜常亮,称为“白夜”。在北极的中心地区,实际上一年只有一昼夜:冬是夜,夏是昼,太阳一升一落就是一年。在漫漫的极夜中,时而可以看到一道不可思议的彩光划破长空,照亮大地。有时像节日焰火,高挂苍穹;有时恍若一束青丝,清淡透亮;有时又宛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这就是北极地区特有的天象——北极光。如果我们有幸到达格陵兰岛,就可以经历“白夜”,看到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