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住,扛过去(1 / 1)

黄珊

下课回来的时候,打开邮箱正巧收到一封名为“坚持住,扛过去”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已不重要,但此刻我头脑中的灵光一闪,这封巧合似的邮件也许正好为我的思考题带来了一个思路。

“痛苦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其前提一定是坚持住,扛过去。只有扛过去了,回首来看的时候,才可以说:“我曾经承受的痛苦塑造了我,那是我最好的日子。”那些陷在痛苦的泥淖里无法自拔甚至葬身其中的人,是无法享有这种荣光的。

我们总是不难想起有一些人是扛过去了的,比如早在我们高中的议论文里便被用滥的了史铁生、张海迪、霍金、海伦·凯勒;再比如,有些时候会从不同的地方听来一些相似却影响力小很多、被人转瞬即忘的事例。他们也许永远不能从身体的伤残中恢复过来,但是伤残让他们更真诚地面对生命的真谛,面对自己热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爱好与梦想。上帝在他们面前放了一面镜子,有的人只看到了镜中残破的自己,有的人却看到了自己背后的全世界。他们承受的痛苦,正如他们成就的伟大。问他们“你有没有想过死”是没有必要的,他们必然想过,在巨大的痛苦面前,死亡甚至是他们最好的解脱。他们想过,甚至可能实施过,但是无论怎样,他们还是活了下来,支离破碎但是灵魂完整地活了下来,用生命的渺小诠释伟大,用生命的柔弱诠释坚强。

影片中提到,“高中是大好的痛苦时光”。虽然极不愿意,但我也必须承认,这必是我十八年来记得的唯一可以被称为“痛苦日子”的一段时光了。不是我健忘,而是作为“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为赋新词强说愁都困难了点儿,除了高中(尤其是高三),我真的没什么感受痛苦的素材。那些日子,我们作为千军万马中的一个无名小卒,究竟是踏破多少人的希望甚至是生命,才终于挤过了独木桥,没有葬身湍流之中?我们是扛过来的一些人,所以才能在走进大学面对迷茫的时候怀念高中,怀念那些在苍白的日光灯下奋笔疾书、为梦想放手一搏的日子,怀念那些曾经并肩作战、共同拼杀、明争暗斗的同学们,怀念那充满挑战、充满遗憾却又一去不回的青春。

但总有些人是扛不过去的。关于那些人,我们常常讳莫如深,仿佛提到他们,就是对我们那不堪回首的“曾经”的沉痛批判,会揭开我们粉饰的太平,逼迫我们直面其下的波涛汹涌。那些日子的痛苦,由于我们已经平平安安地度过,便被我们无限美化,多少年后我们还可能会自豪地对儿女说:“当年你老爸/老妈我的高中生活,真是无比美好啊,每次回忆起来都会笑出声呢!”那些痛苦被刻意地淡化,湮没在我们主动添加、扩大的美好回忆中。

我们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痛苦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我们不承认我们自欺欺人,我们是winner,我们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过往,自豪地说:“我们过去的痛苦塑造了我们现在的光环。”

“坚持住,扛过去。”在痛苦中,我们只能这样鼓励自己,我们知道,只要熬出了头,就可以自豪地回首过往,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可是痛苦的结束往往遥遥无期,我们不知道究竟哪一天才能看到曙光。每一个醒来的早晨,我们被梦想叫醒,却被现实打压。一天,两天,三天,无数天,总有一天到了极限,会有人被打败,一声惨叫,就这么沉沦了。

我们不是loser,至少现在还不是,所以我们在谈到高中时,可以眉飞色舞,完全忘记了当年我们究竟是怎么咒骂这该死的牢笼。只是因为我们扛过去了,我们没有选择从高楼上飞身而下,或者尝试一瓶安眠药的滋味,再或者体验血液从身体里流失。

坚持住,扛过来,仅此而已,谈不上“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