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强化的戏剧冲突,是指浓缩、综合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并强烈地加以表现的那种戏剧冲突。这种冲突型的戏剧,曾是中外影视剧作的主要类型,即使现在,仍是丰富多彩的影视剧作领域内一种重要类型。这种冲突的特点是:它不满足对题材所蕴含的生活矛盾作“一般性”体现,而是尽可能发掘、组织与这矛盾相关的多方面、多层次、多线索的人事纠纷,并使之更加集中、更加复杂,进而形成更为强烈、更为紧张的戏剧冲突。“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10],对其特质的概括,可谓言简意赅。
强化冲突的营构方法——
浓缩型:将散淡的人间冲突提纯、浓缩,以营构出引人入胜的强烈的戏剧冲突。比如苏联影片《第四十一》。
夸大型:将生活情景中的日常冲突特意夸大,以形成“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的速滑效果。如我国影片《菊豆》。
组合型:将生活中不同的冲突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强烈的引力与震撼。比如日本影片《追捕》:主人公与黑社会的矛盾冲突,主人公与警方的冲突,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比单一的冲突展现更为引人。
上述三种强化冲突的营构,也往往同时体现在一部作品中。我们且以美国影片《卡萨布兰卡》为例,说明之:
如果就这部影片所表述的题材而言,确实属司空见惯的那一类——一个反法西斯的战士,逃离德军占领区的故事。这里面自然有矛盾冲突,也能引人。但如果只简单地描写矛盾双方如何斗智斗勇、民主战士终于逃离,就只能拍个“一般”的影片了。而本剧的创作者却没有简单地处理这个题材,而是极力使之强烈化、复杂化——
首先,将矛盾的“双方”增加成矛盾的“五方”,即反法西斯战士捷克斯洛伐克人拉斯罗、德国占领军少校司特拉斯、旅店老板美国人里克、既是拉斯罗的妻子又是里克情人的依尔沙、德国人控制下的法国维希政府上尉雷诺。
然后,再使这五方相互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第一组矛盾:拉斯罗与司特拉斯之间,是盖世太保与反法西斯战士你死我活的冲突。拉斯罗急于逃离德国控制的卡萨布兰卡到美国去,以重新投身战斗,司特拉斯则要监视、逮捕他,使他重入监狱、挂上绞刑架。
第二组矛盾:里克与拉斯罗因为都爱依尔沙,并都与之有过真挚的爱情(乃至婚姻关系),而形成矛盾。尤其是——拉斯罗可获得的唯一的一张出境证,就在里克手中!
第三组矛盾:里克与依尔沙的情感冲突更微妙而深沉。当初,两人热烈相爱,誓同生死。可是,当里克与她约定一起离开即将被德国人占领的法国的时候,她却突然甩了他。而现在,却又和另一个男人一同出现,并要求里克将唯一的那张出境证送给他的情敌!
第四组矛盾:雷诺与司特拉斯之间,并不和谐。雷诺虽然是好色、受贿之徒,但仍有法国人的自尊心与爱国情,他并不甘愿做德国人的傀儡;而司特拉斯对雷诺的态度则是既要利用,又要监控。两者是貌合神离。
第五组矛盾:司特拉斯对里克也存戒心,因为几年前里克曾是积极的反法西斯主义者。
第六组矛盾:里克与雷诺之间,两人观念不同,并且明争暗斗,互相利用又彼此防范。
……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清楚体会出这种戏剧类型的特色了。同时,我们也看到,强化的戏剧冲突不但不一定粗糙,而且对人物的塑造反而大有裨益!
这种剧作,在中外影视创作中,不胜枚举。而且冲突的具体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除如《卡萨布兰卡》这样多重矛盾相互交叉、几条线索彼此纠缠的一类外,还有其他的冲突设计。像美国影片《亡命天涯》、《魂断蓝桥》、《末路狂花》;日本影片《追捕》、《人证》;我国影片《菊豆》、《春桃》,等等,均可作为例证。
所谓淡泊冲突,是指并没有激动、强烈的情节,也不倚重紧张、凶险的场面,而是在似乎自然的生活状态中所体现的那种矛盾冲突。这种冲突,表面看来似乎松散、平淡,不似强烈冲突那样具有刺激性,但真正优秀的淡泊冲突的剧作,却往往因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涵盖,更易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及更深一层的理性感悟。所谓“无戏之戏”,其实更为上乘,也更难能可贵。
日本影片《远山的呼唤》,就属这种类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强烈的、扣人心弦的情节性矛盾冲突,基本是描述一对普通的平民男女在日常劳动生活中,逐渐产生爱情的故事。民子是死去丈夫、与儿子相依为命、靠养牛为生的要强、自尊的中年女子,耕作是一个因某种原因而背井离乡的中年男人,耕作来到民子农场打工。开始时,民子处处提防这个突然闯来的男人,后来经过观察和进一步的接触,逐渐对这个虽表情冷漠却本质善良、虽少言寡语却刚强正直的男子汉有了信任感。而耕作一方,也在一段事不关己、冷淡旁观的过程中,对民子产生了好感。后来,虽有些小小的生活性情节起伏、不时的人事间寻常的小冲突,但基本上是用“生活流”的“笔触”,来描述两人之间不断萌生的情感故事。直到影片即将结束时,才陡然一笔,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动”。而就全篇来说,它的剧情基础不是紧张、强烈的矛盾冲突,而是自然而然的、逐渐发展的、几乎是淡淡的日常生活的描述。而高妙处也正在于此——在这淡淡的描述间,却能抓住观众,引其渐进佳境,进而获得最终的强烈的艺术触动。
这类剧作也不乏见,像苏联影片《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意大利影片《温别尔托·D》、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日本影片《无声的朋友》、我国影片《人到中年》、《哦,香雪》等,都可称表现淡泊冲突的优秀剧作。
有一点要解释的:所谓“淡泊冲突”只是指其外在的情节、情境的构成风格,而不是指其冲突的内在性质。因为任何冲突的产生,都是源于对立的不能调和的两种价值体系。抽象些说,任何的“善与恶”、“真与假”、“真理与谬误”都是势同水火的两方,不共戴天的!但体现这种种冲突的具体构成,却可以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因此,以为淡泊的冲突只是反映无足轻重的小是非,乃至无是非,就大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