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分歧与共识(1 / 1)

在英美两国逐渐稳定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并开始筹划组织反攻之时,1943年1月14日至24日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太平洋战略作为会议上一个主要的议题得到了讨论。

美方认为,日军目前在太平洋处于防御态势,应当继续对日本施压,保持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刚刚获得的主动权。美国仍然担心日军可能针对太平洋交通线和美国西海岸发起突然袭击,建议将盟国30%的资源用在太平洋战场,具体目标是针对以下地区发起有限规模的攻势: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东部—腊包尔;占领阿留申群岛的基斯卡岛和阿加图岛(Agattu);在占领腊包尔后,继续向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包括特鲁克岛)发起进攻;将新几内亚的占领延伸到荷属新几内亚边境。在东南亚,应当发起占领缅甸的“安纳吉姆”作战行动,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马歇尔指出这些作战行动无碍于“先欧后亚”的大战略,美国在太平洋已有相当数量的部队,不能无所事事,如果英方反对“安纳吉姆”作战行动,那么“随时都会在太平洋出现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将使美国迫不得已从欧洲战场上撤出”。[15]

针对美方的意见,英方强调,尽早结束战争的方式是集中力量先打败德国,然后再收拾日本,一旦对德国的战事结束,英国会将全部的资源用在太平洋地区,甚至可以以条约的形式确定此承诺。美方的太平洋作战计划,应限制在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腊包尔的作战行动;在缅甸,英军则收复阿恰布,在钦敦江(Chindwin)河谷建立桥头堡,“安纳吉姆”作战行动和美军其余的行动计划应到1943年夏天视情况而定。[16]

双方交换意见后,于1月19日就1943年的战略达成原则上的一致,其成果即为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备忘录——《1943年的战争方式》(“C.C.S.155/1”)。其中关于太平洋远东战略的描述是:

……

5.为了确保这些作战行动和准备工作不受需要分兵去挽救其他战场不利形势的妨碍,应向太平洋和远东战场分派足够的兵力。

6.太平洋和远东的作战行动

(a)依据所分派的兵力,这些战场的作战行动将继续下去,以维持对日本的压力,保持主动权,达到一打败德国联合国家就对日本发起全面进攻的准备态势。

(b)在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看来,这些作战行动必须维持在不会损害联合国家利用任何有利时机在1943年可能决定性打败德国的能力的限度内。

(c)根据上述保留,所制订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应是:

(i)1943年开始收复缅甸(“安纳吉姆”作战计划);

(ii)占领腊包尔之后,在不妨碍“安纳吉姆”作战行动的情况下,如果时间和资源允许,对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实施作战行动。[17]

23日,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以“C.C.S.155/1”为基础提交了此次会议的报告——《象征》(“C.C.S.170/2”),得到了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批准。该报告对“C.C.S.155/1”中的太平洋远东作战原则作了如下具体的规定:

……

5.太平洋和远东战场

(a)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行动

以下是根据我们之前报告(“C.C.S.155/1”)的规定打算在太平洋地区实施的作战行动的要点:

(i)尽可能确保阿留申群岛安全的作战行动。

(ii)在现实可行的情况下,特别是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占领腊包尔的行动,由中途岛向特鲁克—关岛进一步挺进。

(iii)沿萨摩亚/贾卢伊特(Jaluit)一线挺进。

(iv)以有限的规模在马来屏障(如帝汶岛)挺进,以反击敌人的力量并分散其兵力。

(v)不打算从腊包尔向特鲁克—关岛一线挺进,除非并直到已有的兵力能够实施该行动并且跟进。

(b)对华援助

(i)即刻的作战行动

在目前正在进行当中的旨在占领阿恰布的行动之后,将从阿萨姆邦实施规模有限的推进,以获得进一步行动的桥头堡;通过使飞机能够在较低海拔飞行,改善空中援华的路线;如果能够得到中国人的配合,应获得额外的机场建设用地,延伸空中预警系统的范围。

(ii)在华的作战行动

为了支持中国人的抗战,为了提供加强对日本人船只运输攻击的手段,以及为了当时机出现时对日本本土发起进攻,打算通过提供额外的运输机加强对华的空中运输,增强目前在华作战的美国空军的力量至后勤限制和其他重要的要求许可的最大程度。我们希望,在空军力量增强的情况下,在春季可以开始实施更为持续的作战行动,并且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在整体的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iii)收复缅甸

我们已经同意,实施“安纳吉姆”进攻行动的暂定日期是1943年11月15日。有必要在1943年的7月决定是否发起或是推迟该作战行动。

我们已制订了一份关于该作战行动所需兵力的临时明细表,并研究了提供这些兵力的可能性。地面和空军部队能够得到提供,但海军力量方面,攻击舰艇、登陆艇和运输船舶目前难以事先保证,必须取决于1943年夏末时的形势。[18]

在太平洋问题上,美方使英方承认了有必要在中太平洋战区进行有限的攻势,英方也有条件地承诺发起“安纳吉姆”作战行动。虽然在魏德迈等美国军方人士的眼中,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一次完全失败的会议,但不可否认,在太平洋问题上,美方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在北非胜局已定的情况下,美方试图以太平洋作战行动作为限制英方地中海行动的筹码,使其早日承诺跨英吉利海峡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英方则以对日作战必须从属于对德作战的战略原则作为反制,试图限制美方扩大太平洋作战的规模和范围。在“先欧后亚”大战略之下,由于对德作战的欧洲战略的具体方案没有最终确定下来,这就决定了对日作战的太平洋战略方案必然会处在变化不定的状态之中。

为贯彻卡萨布兰卡会议达成的战略共识,1943年3月12日至28日美国军方在华盛顿召开了“太平洋军事会议”,就太平洋战场的下一步作战行动作出具体的安排。3月29日,依据会谈达成的成果,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太平洋战场美军各指挥官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取代了1942年7月2日的作战命令。该命令确定新的任务是:在巴布亚的基里维纳岛(Kiriwina)和伍德拉克岛(Woodlark)修建机场;占领莱城、萨拉马瓦、芬什哈芬港(Finschhafen)、马当(Madang)和新英格兰西部;占领所罗门群岛西部,包括布干维尔(Bougainville)南部;最终占领俾斯麦群岛。攻占腊包尔的作战行动由麦克阿瑟指挥,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攻占所罗门群岛的行动也置于麦克阿瑟指挥之下,但麦克阿瑟要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他的总的作战计划大纲,除参谋长联席会议特别指定的作战部队外,所有海军力量将归尼米兹将军指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