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方的战略认识(1 / 1)

英国军事学家J·R·M·巴特勒指出,自1940年夏天之后,英国的最高决策者就一直在思考在合适的时间重返欧洲大陆,给予德国最后一击的战略问题。[1]丘吉尔也在回忆录中提及关于横渡海峡的作战计划:“自从1940年在挪威和法国沿海一带开展斗争以来,我们一直进行着规模日益扩大的研究工作。”[2]

然而,鉴于德军力量一时依然强大,丘吉尔和三军参谋长都认为,在德军遭受削弱之前在法国登陆是不现实的,主张采取“间接战略”。1941年3、4月间英军在希腊和5月在克里特岛的作战,就是采取在欧洲大陆边缘作战的“间接战略”,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促使丘吉尔不愿意在德军未削弱之前在欧洲大陆进行冒险,即使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大部东移的情况下。另外,1942年8月19日“庆典”(Jubilee)[3]作战行动的失败,更使丘吉尔坚信,类似“痛击”这样的计划在1942年里绝无成功的可能,他主张把矛头指向更间接的北非战场。

但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与美方的战略争论中,丘吉尔反对1942年实施“痛击”计划,并不代表他也反对1943年实施重返欧陆的“围歼”计划,相反,他一直坚持1943年在法国海岸发起大陆攻势,[4]因为这是他在“阿卡迪亚”会议时提倡的战略步骤。这种立场一直维持到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之前。

一些观点认为,丘吉尔一开始就预谋在南欧而不是法国登陆,试图以此阻断将来苏联对巴尔干的势力扩张。[5]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舍伍德在其著作中指出:“常常有人说,丘吉尔主张攻入欧洲的‘柔软的下腹部’的策略,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他是出于长远考虑的动机,即拒红军于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之外。但根据参加战略讨论的某些美国权威人士的意见,这种说法未免把丘吉尔的预见说得神乎其神。他可能在1944年有这种想法,但1942年肯定是没有的。”[6]无论是有关北非战略的英美交锋,还是接下来关于欧洲战略的争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