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西洋战场,英国人表示,他们要通过经济封锁以及空中和海上的压力迫使德国屈服。他们坚持能够保卫英格兰并将逐渐转入反攻。美国人希望听到更多有关进攻的情况,特纳要求英国提供当前关于进攻和防御行动的兵力分配的明确报告。对此英国只是回答,到1942年的战争努力主要集中于防御,唯一的例外是对德国的轰炸将逐渐得到加强。
美国对英国的回答并不满意,在第二天(2月6日)的会议上,特纳提出了“一篇有关大西洋作战计划的论文”(贝莱尔斯语)。这篇“论文”基于令人鼓舞的设想:
到1941年4月1日美国将进入战争。果真如此,美国将负责西经30°以西的地区,向南最远到达里约热内卢。在西北方航道上的护航队将得到驱逐舰和水上飞机的增援,将用改装的商船、新建造的船只和来自美国舰队的舰只加强大西洋舰队。最后的设想是基于极其乐观的看法,即如果日本在一个“更早的日期”进入战争,可能会促使“美国军队从太平洋转到大西洋的行动”。换言之,美国的海军计划者们设想,即使没有训练有素的美国海军资源,也能很快采取进攻日本的行动,并能实行“从珍珠港向西的逐渐推进”。特纳估计,如果他的设想得到证实,到7月1日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就将拥有强大的护航和打击力量,包括以冰岛为基地的部队,在东大西洋的或许以直布罗陀为基地的一支战斗舰队,以及以不列颠群岛为基地的一些驱逐舰和水上飞机。第二天,即2月7日,特纳向贝莱尔斯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其中涉及在冰岛和苏格兰为护航和巡逻提供方便而设立美国基地的问题。[29]
特纳的“论文”勾画了美国在实际参战时的具体计划的轮廓,表明两国在大西洋的合作比在太平洋要容易得多,因此受到了英国代表团的欢迎。但是由于远东形势的骤然紧张,英国愈加希望美国对太平洋给以更多的关心。
1941年初,日本继续插手泰国与法属印度支那的边界冲突,并企图从双方索取报酬以利于它的继续南进。2月7日,由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为调解委员的法国与泰国的谈判开始在东京举行。日本的行动引起了英国的极大恐惧,它担心日本借机在印度支那和泰国获得新的军事基地,配合德国进攻新加坡与荷属东印度。因此,英国一面通过外交途径,以较强硬的态度与日本交涉,迫使对方止步,一面争取美国的合作。[30]在争取美国政府合作的同时,英国希望通过正在进行的英美参谋会谈,使美国军方同意负起保卫英国远东领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