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巴比伦通天塔的最后遗产——巴赫《英国组曲》随想(1 / 1)

载歌载舞:绝非古板的巴赫

当这首巴赫键盘乐通过广播响起时,听到的人无不惊讶——这是那个缓慢、凝重、肃穆的巴赫吗?北美的居民,习惯于边开车边听古典音乐广播。那一年那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悄然把车泊到停车带上,以便认真聆听这一改变人们音乐观念的巴赫演奏,这甚至重构了他们的想象力,成为全新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这是关于古尔德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妇孺皆知的故事。然而即使在听了古尔德三个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之后,我仍然觉得,于我而言,上述描述确实更适合《英国组曲》。

没有一首键盘乐像《英国组曲》这样,让所有喜欢在倾听中与别的心灵相遇的人,在想象的寂寞舞台上,翩然起舞。在巴赫键盘乐中,《英国组曲》较同时创作于科滕的《法国组曲》规模更大,表情更丰富。特别是《第二号英国组曲》,在铺张华丽之中,有一种别样妩媚、温柔与优美,是领略《英国组曲》风采的最好入门篇,这里包括前奏曲与五个舞曲,共六个部分。前奏曲大致分为三个段落,巧妙地处理了两个主题,中间发展段落使用这两个主题材料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我把它视为灵魂舞曲之大全,也是一个舞者巴赫的最好写照。

两拍子的阿勒芒德舞曲是慢速度的,轻盈曼妙,稳定扎实又不失流动感,从弱拍的第四个十六分音符开始,继以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行进,尽管节奏上已经失去原来舞曲的特性,但没有失去舞曲的灵魂。这里有巴赫的灵魂,一颗直到爵士乐时代仍被后人忽视的醉态可掬的巴赫的灵魂。

我愿意跟随着那节拍起舞,尽管它们已经程式化而不能做伴舞之用。但是巴赫特别是古尔德的巴赫,一直邀我们手舞足蹈。对了,那是库朗特舞曲,这个单词和原意就是“流动”、“转圈儿”、“回旋”,在保持原舞曲轻快流动的三拍子的基础上,丰富的装饰音像托起梦中维纳斯的精灵,将主题按对位方式,回旋推进,在我们醒来时又无声地沉落下来。

第二号《英国组曲》让我第一次理解了马友友何以在“巴赫灵感”系列中,把巴赫的大提琴与舞蹈艺术、建筑艺术结合在一起。必须以肢体语言和空间语言,才能充分展示巴赫器乐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奥妙。《英国组曲》中藏着一个童真不泯、童趣盎然的塞巴斯蒂安,与一般人讲述的戴假发的老古董完全不同。你听,那巧妙的对位法,简直就是一对舞伴,以优雅流畅舞姿的鲜明对比,描摹着巴赫的心灵乃至巴赫另一面的人生——甚至是所有音乐家的一生。

《英国组曲》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练过琴的小孩子都可以弹下去,一组组十六分音符,排得整整齐齐的,沉静时山高水长,飞动时风情万种。萨拉班德舞曲、小步舞曲、库朗特舞曲……多少琴童遥迢的记忆、多少年月尘封的喜欢,处女般纯洁,童子般天真。在《受难曲》中悲天悯人的巴赫,在管风琴里傲岸克制的巴赫,在这里飞扬高蹈。在科滕街头,青年巴赫微醺,佩剑夜行,踉跄如舞。你可以闭上眼睛,感觉有一对精灵(复调),在你身边不规则旋转。

那些说要正襟危坐听巴赫的人,其实至多只说对了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巴赫键盘乐,让我们找到一条回归赤子年华的心路,就是孩子听到音乐时最初的新鲜惊奇。我们倾听,不只是用耳朵,而是用手和足来倾听、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倾听,感受古尔德演奏巴赫何以不拘姿态,一边弹琴一边念念有词。那身体语言,如爵士钢琴家一样,号召我们追随。舞蹈界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踢踏,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伴奏。”

而舞蹈同时也是音乐的灵魂。音乐与舞蹈,互为肉体与灵魂。

有无伴奏的舞蹈,也有无表演者的心舞。《英国组曲》让我们发现音乐与舞蹈最古老的联系。于是我们明白,为什么爵士乐手能够更好地理解巴赫音乐,因为它赋予演奏者以自由。一个“老古董”之中,创新因子取之不竭。《英国组曲》泄露了巴赫音乐深受爵士乐手喜爱的奥妙,决定性因素不是巴洛克时代数字低音与爵士乐贝斯根音的异曲同工——不止一个爵士乐手尝试问津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拉摩等巴洛克大师,但只有巴赫才是“爵士乐鼻祖”。

《英国组曲》表明,巴赫键盘乐有一种惊人的单纯与均衡,使爵士乐手可以进行即兴改造工程,因此,《摇摆巴赫》才可以成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周年时爵士乐与古典音乐会的主题。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选择智慧型作曲家时,巴赫常与斯特拉文斯基坐在一起。一般人想到的,是二人作品中共同的机智、数学家般的整洁。然而他们二人更有共同的舞蹈感,这一点在巴赫器键盘乐中,表现得格外生动。舞蹈家巴兰钦谈对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感受,特别适合于《英国组曲》:在斯特拉文斯基音乐中,“最有力量的舞蹈要素就是律动。它是稳固的、摄人心魄的,然而又是健全的、使人安心的——甚至在音乐停止时你也能感觉到它……”

巴赫时代的组曲舞曲,现在已不当舞曲上演了。巴赫时代,法国宫廷盛行各种各样的舞蹈,据说巴赫受此影响不小,后人还根据《英国组曲》等,考证出当年萨拉班德、库朗特等宫廷舞的跳法,据说画成图,跳起来风雅得不得了。

就像后来以木讷著名的布鲁克纳是一个舞迷一样,巴赫也是一个舞蹈高手——因为舞蹈,甚至比音乐还要古老,是对存在之谜的礼赞与颂扬。舞蹈,是最好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