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事件(1 / 1)

清宫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宫斗,尤其是前几年的《甄嬛传》,今年的《延禧攻略》《如懿传》,无不充斥着宫斗事件。这很好理解,只有宫斗才有故事,有情节,有冲突,才吸引人。可是,并非所有朝代都有宫斗事件,比如雍正朝,其后宫风平浪静,所谓的《甄嬛传》中的情节,则完全是虚构的。那么,乾隆帝的后宫,是否存在宫斗事件呢?

你好,小魏子

我们看《延禧攻略》,印象最深的就是魏璎珞,她的原型就是乾隆帝后宫中的魏佳氏。

考证这个魏佳氏出身不高,出生在一个五品管领的家庭,而且还是包衣出身,所以,她入宫后,地位也很低下。按照清宫规定,这个小魏子不会是三年一度的户部选秀女,而应该是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女。所以,她进宫后,根本不是皇帝的嫔御,而是皇帝后妃的宫女。

她究竟会是谁的宫女呢?根据这个女人后来的发展,她应该是乾隆生母钮祜禄氏的宫女,而不是中宫皇后富察氏的宫女。那么,这个小魏子,凭借什么上位的呢?要知道,不管是皇帝的嫔御,还是后妃的宫女,要想有出头之日,就必须上位。

从传世的魏佳氏的画像看,这个小魏子长相并不精致。她的脸型呈现的是倒三角,下颌过尖。她的两耳过于开敞,有招风耳的嫌疑。总之,从后宫如云的环境看,从并不精致的长相看,她并不占优势。

可是,这个女人创造了人间奇迹。

一是封号稳步上升。魏佳氏初入宫的时候,仅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贵人,在后宫之中,位次是倒数的了,根本无优势可言。经过她的努力,这个女人的封号,居然稳步上升:乾隆十年,被封为令嫔;乾隆十四年,晋升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升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升为令皇贵妃。从魏佳氏的宫中封号,我们看出,她是扎扎实实的由最基层的贵人升起,几乎没有跨越任何一个等级,可谓稳中求进。到最终,她的封号已经是最高的了,因为到乾隆三十年,她晋封为皇贵妃的时候,皇后在第二年去世,那么,直到乾隆四十年魏佳氏去世,这十年的光景,后宫之中没有皇后,她就是宫中的老大了。

二是宠冠后宫。宠冠后宫的标志就是,魏佳氏与乾隆帝生育了六个孩子,这是太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乾隆帝的后宫之中,妃嫔成群,也有更为年轻的女子,只有她和乾隆帝生育最多,达到六个子女,是一件很荣耀,又很不易的事情。我们看看她的生育情况: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十五子颙琰;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生十七子永璘。我们从魏佳氏生育的年份看,从二十一年开始,乾隆帝46岁,魏佳氏30岁,一直到三十一年,乾隆帝56岁,魏佳氏40岁,他们之间保持了10年的生育期,也就是在这10年里,魏佳氏最为得宠,这在宫中十分难得。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魏佳氏宠冠后宫,是乾隆帝在这一时间里,最爱的女人。

三是儿子成为太子。乾隆三十八年冬至节,她的儿子颙琰被“高宗密建皇储”(《清皇室四谱》)。虽然,魏佳氏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凭她的宫中地位,凭她的直觉,还是很有把握的。乾隆帝的储君非常坎坷,他曾经伤心地说过“国储四殒”,选中魏佳氏的儿子,是他多年考察的结果。

四是死后享哀荣。乾隆四十年,魏佳氏不幸病逝,走完了她49岁的人生。她的去世,乾隆帝非常悲痛,他痛苦地写道:“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闱厪念谆。”表达自己悲痛而又思念的心情。到乾隆六十年,魏佳氏的儿子颙琰即位,她母以子贵:“著赠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她的神牌被摆放到太庙、奉先殿和陵寝大殿,她的棺椁被安放到裕陵地宫。这一切,都是那些宫中妃嫔们望尘莫及的事情。

那么,这个小魏子是如何实现上位的呢?

首先,性格好。是一个柔嘉的女人。乾隆帝一直认为,魏佳氏是一位性格柔嘉之人,乾隆十年,晋封魏佳氏封号,首次称她有“柔嘉之质”(《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再称赞她有“柔嘉之质”;二十四年,称赞她“居心柔嘉”;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称赞她“淑顺柔嘉”。可以说,乾隆帝的眼中,魏佳氏,就是一个柔嘉的女人。

其次,有推手。这个人就是太后。如果魏佳氏是太后宫里的人,皇太后一定竭尽全力,向乾隆帝推荐她,一旦成功,魏佳氏作为太后宫里的人,对太后一定大有好处。

再次,是年龄,她是一个年轻的女人。魏佳氏出生于雍正五年,小乾隆帝16岁。这个年龄,在宫中非常占优势。因为,乾隆帝25岁做皇帝,之前与他结婚的女人,年龄也大体如此。而当乾隆帝做了25年皇帝以后,皇帝已经50岁了,那些与他早年结婚的妃嫔们也已经四五十岁了,而魏佳氏则刚刚三十几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佳的年龄。所以,乾隆帝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眼中的貌美妃子,魏佳氏恐怕是最佳的人选。

事出有因

乾隆帝后宫之中,真正做过中宫皇后的共有两位,一位是富察皇后,另一位就是继位皇后那拉氏。对于这个女人,给人的感觉是简单中略有复杂。她的出身倒简单,父亲那尔布是一个四品武职,也还算说得过去。可是,这个女人的姓氏却让人扑朔迷离。

一般人会认为这个女人是乌拉那拉氏,可是查阅《钦定八旗通志》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却发现,她的父亲那尔布系辉发部出身,在辉发部有任职。所以,她就应该是辉发那拉氏。辉发和乌拉,乃满洲统一之前的两个部落,此外,还有两个相邻的部落:叶赫和哈达,即扈伦四部,努尔哈赤后来统一了它们。辉发部有那拉氏,称为辉发那拉氏,乌拉部也有那拉氏,成为乌拉那拉氏。

可是,有资料记载,那拉氏往往称自己为乌拉那拉氏,并评论说她有上位的嫌疑,因在历史上,乌拉部与辉发部相比较,无论在国运上还是后来发展的态势上看,乌拉部都远远优越于辉发部。这么看,那拉氏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忘记根本,具有虚位的性格特征。

那拉氏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实际上,这个人的运气是很好的,可以说,没有这个运气,她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个机会就是乾隆十三年,对于富察皇后来说,这是个灰色的坎儿年,可对那拉氏来讲,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这就是皇后富察氏不幸病逝,皇后死了,当时位居第二的就是那拉氏了。虽然位居第二,可名分仅仅是一个贵妃,与高高在上的中宫相比,差之千里。本来,那拉氏没有非分之想,一辈子也许就在默默无闻中过去了。可是,天助我也,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皇后不幸病逝,她立即被推上前台,因为后宫需要一个主持人。她能如愿以偿吗?

这需要推手,这个推手仍然是太后,乾隆帝的生母,那拉氏的婆婆。那拉氏紧紧抓住了机会,殷勤地前往,晨昏侍候,太后很满意。太后找到乾隆帝,给那拉氏做了四个字的评语:“端庄惠下”;同时,太后督促儿子,赶紧走出阴影,册封那拉氏为皇后,主持后宫事务。

乾隆帝不答应,不是那拉氏不好,是乾隆帝不忍心,不忍心这么快就册封,也不能把大丧办成大喜。乾隆说:“过三年丧期再封吧”。可是,太后咄咄逼人,下达懿旨道:“先封皇贵妃,主持后宫事物,等三年期满,再晋封皇后。”乾隆帝没办法,只好照办了。那拉氏做了三年皇贵妃,兢兢业业,到乾隆十五年,三年丧期一满,便如期晋封为中宫皇后。

这还不算,那拉氏好运连连,从乾隆十七年开始,她以皇后至尊,专宠后宫至少五年的时间。因为,乾隆十七年、十八年、二十年,她连续三次生育,生下了2子1女。

按说,那拉氏这辈子不会出岔儿了,生了儿子,自己又是中宫皇后,太有保障的人生了。可是,接下来,有人向乾隆帝举报,宫里面丢了宝物,这个宝物居然被人偷窃出宫,而且这个人竟然与皇后有关。

较量

这件事情非常蹊跷。就在乾隆二十九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情,皇帝都不忍说出口。朝鲜史料《燕行录》这样记载:

“盖闻昨年皇帝往关东打围,皇后从焉。失大珠一颗,宫中重宝也。帝疑之大索,得之于典当铺。以为皇后侍卫官某人,典银四百两,乃捕其人而鞠之。搜其身,衣缝中有一札,乃皇后手笔也。乃不复问腰斩。皇后之得罪以此。”

有人质疑这则史料的真实性。可是,第二年,乾隆帝即已下达谕旨给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忠勇公傅恒、刑部尚书舒赫德、总管内务府大臣阿里衮等会同审理太监王金福。通过严密审理,严密调查,这件事情基本坐实,是皇后偷了大珍珠。

尽管如此,乾隆三十年正月的南巡出行,还是让皇后一同前往。可见,这个案件并没有公开,给皇后留了面子。大家虽然心知肚明,但并不捅破这层窗户纸。随行的还有皇太后,以及乾隆帝的令贵妃、庆妃、容妃等。

南巡的路上,大家玩得很嗨,乾隆帝和太后对那拉皇后也没表现出苛责的态度,大家一路相安无事。尤其是二月初十,为那拉皇后生日,乾隆帝还在出巡途中为之过了48岁“千秋节”,可谓相处甚欢。

可是,危机一直潜伏着。就在这个时候,芳华正宠的“小魏子”决定利用这个南巡的机会,为自己争取一个晋升的机遇,那就是由令贵妃晋升为令皇贵妃。她一直有这个想法,可是没有机会,这次正好,太后、皇帝、皇后都在,可以决定下来。

按照常理,清代后宫中,有皇后在,皇贵妃之位虚而不设,以免对皇后构成心理压力,在后宫中产生矛盾。尤其是那拉皇后,心眼小,对得宠的魏佳氏一直怀有敌意。为了顺利,魏佳氏先做皇后的工作,争取老主人的支持;再给乾隆帝吹枕边风,只把那拉皇后蒙在鼓里。

闰二月十八日,乾隆帝一行来到杭州的“蕉石鸣琴”,先传早膳,皇后高高兴兴,享受杭州美食。可是接下来,乾隆帝宣布早膳后开个会,议题是人事上的变动。那拉皇后就蒙圈了,心想:后宫人事变动,我怎么不知道呢。

尤其令那拉皇后惊讶的是,太后与皇帝力挺魏佳氏,将其晋升为皇贵妃,位次直逼皇后,那拉氏崩溃了,机械地任人摆布,完成了会议议题。会议结束后,那拉氏神志已经处在迷离状态,在两名宫女的陪侍下,返回驻地。

之后,那拉氏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令两个宫女守在门口。这时,那拉氏便摘下所有头饰,披散开头发,拿起剪刀,剪掉了耳边的一绺头发。这就是所谓的“剪发事件”。满洲人在关外的时候,施行殉葬制度;康熙十二年后,废除了殉葬制度,施行土葬,女人们便以剪发的形式表达殉葬的意图。那拉氏想通过这种方式,对抗魏佳氏,抗争太后和皇帝,使其收回成命。双方的较量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乾隆帝母子闻听那拉氏剪发,勃然大怒。可以想见,那拉氏此举,是在诅咒皇帝和太后。这样,乾隆帝、皇太后、魏佳氏三人合力对付那拉氏,那拉氏的命运堪忧。乾隆帝果断采取措施,做了两件事:

一是审问两个宫女,怒道:“她让你们出去你们就出去吗?皇后要是自杀了怎么办?”下旨:每个人重打40大板后,发往打牲乌拉。

二是迅速控制那拉皇后。将其禁足宫中,然后令额驸福隆安押解其提前回宫。

令人奇怪的是,乾隆帝详尽地安排了控制那拉皇后的具体措施。这个措施,诡异地让人感觉到了深宫的寒冷。乾隆帝下达数道密旨:

1、进宫路线:她到宫之日,接至斋化门,同福隆安随进。由苍震门、基化门、端则门走至翊坤宫后殿;再令阿哥、公主、福晋们进去;阿哥们念(旨),她怎么行礼,做何光景。

2、不许见人。皇后疯了,送到宫时,在翊坤宫后殿养病,不许见一人,阿哥、公主、福晋们都不许接见。阿哥、公主请安,只许向潘凤打礼。屋里只许跟去的两个女子扶侍,也不许出门。

3、待遇。她宫里老实女子择两名进去,也不许换;其余女子并活计都搬到端则门暂住。翊坤宫留老实太监十名,别人不许一个在内,开齐礼就且是那宫的首领。外头的它坦也散了,每日只吃茶膳房茶饭,她的个例也用不完。

4、打入冷宫。把后殿锁了,每日进茶饭,开齐礼经管。

5、搜查证据。皇后此事甚属乖张。如此看来,她平日恨我必深。宫外圆明园她住处、净房,同毛团细细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踪迹,等朕回宫再奏,密之又密。

这场残酷的宫斗就此拉开了大幕,以那拉皇后的惨败而告终。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之中,禁足于翊坤宫后殿,凄惨而冷清。乾隆帝虽然没有废掉她的名号,却收回了她的妃、贵妃、皇贵妃、皇后四份册宝,她的皇后之位名存实亡了。到第二年七月十四日未刻,那拉皇后在冷宫中去世。消息报给乾隆帝,他正在木兰行围。遇此大事,乾隆帝不仅没有返回皇宫,没有悲哀之色,反而无情地下旨:降格以皇贵妃之礼下葬。

那拉氏委屈地下葬了:棺材质量低劣,出殡场面冷冷清清,没有神牌,没有自己的地宫,没有享祭。从此,烜赫一时的那拉皇后,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没有人会记起她。

相反,挑起这场宫斗的小魏子,却是大获全胜。她如期晋升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乾隆三十八年,她的儿子颙琰成为太子。乾隆六十年,她再晋升为中宫皇后。不过这个时候,她已经去世2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