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伐之间(1 / 1)

乾隆帝对于贪官,可谓毫不留情,尤其注重查出大案要案。对那些主政一方的督抚大臣,只要被人参劾贪腐,乾隆帝从不放过一个细节,誓要查个水落石出。可是,他非常迷惑,为什么两个省份屡出大案,这就是山东巡抚和云贵总督,不仅贪,而且数额巨大。于是,他痛下决心,对铤而走险的大贪官们,抄家籍没,斩首示众。

杀鲁抚

山东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风景好;物产丰饶,交通便利,做这里的巡抚,官场趋之若鹜。可是,好地方,还日子,好事情都有两面性。山东官场也备受世人瞩目,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乾隆朝,就发生了两任巡抚因贪腐被杀的大案件。

一件是蒋洲贪污被杀案。

蒋洲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蒋廷锡是雍正时期的名臣,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蒋洲之兄蒋溥,于乾隆年间,历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蒋洲之家,连出两个宰相,真可谓相门之家。

蒋洲本人,也是一路顺风,仕途顺畅。由小主事,迅速提擢为布政使、巡抚。他先由山西布政使做起,至乾隆二十二年升任山西巡抚,之后不久,迁任山东巡抚。

可是,他在山东任上未稳,便出事了。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初五日,乾隆帝接到举发蒋洲在山西巡抚期间,贪污帑银20000余两的密折。案件如此巨大,震惊了乾隆帝,他急忙派出山东籍、刑部尚书刘统勋火速前往查办。

刘统勋遵旨迅即将蒋洲缉拿归案。审理中,蒋洲百般抵赖,他说这些钱不是贪污了,而是修理巡抚衙门,多用了一些银两。乾隆帝怒斥他:“即使如此,也不致用银二万余两。”乾隆帝一面严谕刘统勋再审,一面告诉他,要警惕蒋洲自杀身亡,逃避法律的制裁。

十一月初五日,仅仅过去一个月,这起贪腐大案便告结案,乾隆帝下达谕旨:判处巡抚蒋洲及其同案犯杨龙文死刑,押赴刑场,立即执行。对于蒋洲,乾隆帝既痛恨又失望,他说:“蒋洲乃原任大学士蒋廷锡之子,由部属擢用,任至巡抚、布政使,不思洁己奉公,乃恣意侵吞亏空帑银钜万,又复勒派通省属员,以为弥补之计,其贪黩狼藉,玷辱家门,实出情理之外。”

就这样,山东巡抚蒋洲命丧法场。

一件是国泰贪污被杀案。

乾隆四十七年春季,乾隆帝接到了一封举报密折,举报人为御史钱沣,被举报人为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涉案金额为八九万之巨。

康熙帝接到这个密折,表情极为严肃,感到十分棘手,有些不知所措,主要是他不想再兴起大案。去年,严肃处理了甘肃冒赈案,近200名甘肃官员,从总督以下,杀的杀,罚的罚,处置殆尽。如果山东再发大案,势必和甘肃一样,官场震**。以此扩展,全国各地是否都是一个结果?果真如此,统治基础就会动**,大清朝将何去何从呢?这令乾隆帝懊恼不已,他真的不想扩大化了,可是,既已案发,必要查处。乾隆帝迅速派出军机大臣和珅、左都御史刘墉、工部右侍郎诺穆亲、御史钱沣等,组成专案组前往查办。

要查办这个案子,最着急的人是举报人钱沣,他最渴望查出证据,如期结案。可是,这里面有很大难度。

第一、被举报人背景很深。巡抚国泰,本系当朝大员文绶之子,官场背景深厚。另一被举报人于易简更是很有来头,他的哥哥于敏中,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是乾隆朝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

第二、专案组成员和珅与国泰有染。专案组中,首席成员就是和珅。此时的和珅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他是乾隆帝的亲家,乾隆帝的十公主,被指婚给和珅儿子丰绅殷德。和珅与国泰两个人,向来交往密切。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取得成果,钱沣采取了不寻常的手段,最关键的就是找刘墉谈心。刘墉明白钱沣的心思,他本身就是一个清廉的御史,加之刘墉乃山东人,也希望山东官场清明。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可是,国泰非常狡猾,他听说专案组来山东办案,便紧急行动,向商人勒借银两,充斥府库。当和珅、刘墉、钱沣等到达济南的时候,亏空的帑银已经补齐了。和珅下令抽查,结果不言而喻:没有亏空。这就麻烦了,说明钱沣举报不实!

钱沣并没有慌张,他细心查看,发现这些银锭有问题。国家帑银大小一致,都为50两,而商家借来的银锭却大小不一,破绽露出来了。他马上张贴告示,晓谕商人尽快取回借予官府的银锭,否则一律充公。这样,各个商家纷纷取回了自己的银锭,官府亏空暴露无疑。经过清查,仅历城县就亏空达到四万多两,数额巨大。专案组立即将国泰看守起来,并紧急上报乾隆帝。

国泰、于易简贪腐案已经坐实,而且数额巨大,乾隆帝勃然大怒,连下数道谕旨痛骂。但是,乾隆帝此时真的不想兴起大狱。对于国泰和于易简,按照律例的规定,定斩不饶。可是,乾隆帝还是决定网开一面:国泰著从宽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于易简著斩监候,秋后处决。

其实,所谓“秋后处决”,一般会有所转机,皇帝会网开一面,保住他们的脑袋。所以,国泰和于易简应该不会死。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进入六月,履新的山东巡抚明兴上了个折子,报告山东亏空总额,竟然达到200万两之多,数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乾隆帝对此心知肚明,完全是国泰、于易简二人贪腐所至,不杀掉二人,实难服众。

于是,乾隆帝再降谕旨:赐令国泰、于易简自尽。沸沸扬扬的山东贪腐大案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一桩“冤案”

云贵一带,地处我国南疆,在那个年代,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督抚大员,往往凭借手中大权,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秽乱官场,乾隆帝自然非常关注。果然,发生在这里的督抚贪污案被举发出来,震惊朝野,乾隆帝决定法办滇督,以儆效尤。

可是,发生的“恒文贪腐案”,乾隆帝在杀伐之间,却也造成了一桩冤案。

案件的起因,是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云南巡抚郭一裕给乾隆帝上了个密折,举报云贵总督恒文贪赃枉法劣迹,巡抚举报上司总督,短价购买黄金,从中渔利,赃银累万,构成案件。

乾隆帝接到举报,赶忙成立专案组,成员有刑部尚书刘统勋、贵州巡抚定长,令他们迅速抵达案发地,开展工作。非常奇怪的是,专案组里面,却没有举报人郭一裕。

不仅没有郭一裕,乾隆帝还大加批评并质疑郭一裕。七月初一日,乾隆帝下谕,批评举报人郭一裕。先说他“小气”,将其早年一件“丢人”事公诸于众。郭一裕任山东巡抚时,进京朝见乾隆帝,对皇帝说:“皇上,奴才家境殷实,想进献给您10000两白银,孝敬皇上,还请皇上笑纳。”乾隆帝当场拒绝,并严厉斥责了他,资料这样记载:“朕听之骇然,深斥责其非。”

接着,乾隆帝批评郭一裕“奸险取巧”。乾隆帝认为,他早就说过,地方官员不准进献贵重物件,只准进宫一些土特产品;否则,会严厉斥责。郭一裕却明知故犯,他主动找到恒文,怂恿他购买黄金,制作金手炉,准备献给皇上。于是,恒文短价购买黄金,制作了4个金手炉。之后,郭一裕就上密折,奏参恒文“短价市金,礼纳取贿,籍此牟利。”

乾隆帝对恒文则抱有幻想,认为他这个政治能臣,绝不会做出这等事情。加之恒文是满洲,乾隆帝有意偏袒。于是,他下旨,将恒文和郭一裕一并解职收监,令刘统勋严密查抄,审讯。

结果出来了,总督恒文确如举报的那样,借口给皇上打制金手炉,“短价购买”黄金,从中渔利;并纵容家人收受门礼,赃私累万,数额巨大。相反,郭一裕不然,他参与的“短价购买”黄金很少,甚至当时就已经退回去了;他命令属员修建的花厅,也只费几百两,这与恒文有着天壤之别。

尽管如此,至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十二日,乾隆帝下谕,对恒文、郭一裕同时进行处置:恒文,深负皇恩,情最重大,赐令自尽;郭一裕,为人鄙琐,著革职,从宽发往军台效力。

分析这个案件,恒文贪赃枉法,营私累万,赐令自尽,属于罪有应得。对于郭一裕,职责所在,发现总督贪腐不堪,便不畏权势,敢于举报顶头上司,将一个大贪官给揪出来,绳之以法,应予奖励。可是,乾隆帝出于偏见,居然重重处罚了他,制造了一起冤案。

乾隆毕竟是一代英主,如此不公,他心知肚明,他有一个担心,将来那些汉官们,会不敢举报满洲官员,到时候,官场会更加腐败。就此案来说,郭一裕并无大错,因为举报贪官而酿成冤案,有必要拨乱反正。于是,乾隆帝下令,准予郭一裕“纳赎”,就是纳银赎罪,好在郭家有钱,郭一裕获得了自由。数年后,乾隆帝再次启用郭一裕,授予河南按察使,也算是间接向他道了个歉。

一件奇案

乾隆帝反腐败的案件中,有一个案件非常奇怪,这就是“李侍尧贪腐案”。这个案子可谓奇中带奇,让人觉得带有特殊性。

首先,这个案子源于“空穴来风”,这是一桩乾隆帝道听途说的案子。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京师流传着云贵总督贪腐不堪的传闻,引起了乾隆帝的关注。乾隆帝得知,这个传闻的始作俑者为云南的一个道员海宁。按说,对于这种案子,只是传闻而已,不应过分关注。尤其是海宁,他后悔自己乱说话,惹来麻烦,便矢口否认李侍尧贪腐的事实,从源头上不予承认。

其次,乾隆帝高度关注,成立两个办案组。

乾隆帝迅速组成了两个专案组。一个是赶赴云贵的现场办案组,其中的成员很厉害,由户部侍郎和珅抻头,下面有刑部侍郎咯宁阿、兵部侍郎彦希深、湖南巡抚李湖。另一个是京师办案组,由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兼管刑部的英廉在京师审理。

并且,乾隆帝特别安排湖南巡抚李湖,严密查拿,严防案件泄露机密。

之所以如此,源于李侍尧这个人的身份。李侍尧资历很深,做过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外放封疆大吏,做过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封爵拜相,为武英殿大学士、二等昭信伯。李侍尧真可谓位高权重,势力极大,典型的大老虎。这恐怕是海宁不敢检举揭发的真正原因。

还有,就是乾隆帝前后矛盾,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家根据乾隆帝开始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以为李侍尧定死无疑,原因如下:

一是贪污数额巨大。根据统计,李侍尧作案金额高达三万一千两,按照贪污千两即被判处死刑的律例,他定死不移。

二是性质恶劣。李侍尧的贪腐,不是一般的贪腐,他的赃款来源于勒索,而且是勒索属下。有按察使、道员和知府。可想而知,这些官员向上司行贿,一定会上行下效,带坏云贵官场。

三是乾隆帝的态度强硬。开始的时候,屡屡责备英廉包庇李侍尧,并且表明一定要彻查重办。

按照乾隆帝的这个意图,有两个判决结果。办案大臣和珅经过反复考虑,给出了答案:斩监候,秋后处决;大学士、九卿是斩立决,立即执行。他们把这两个结论上报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什么态度呢?大家谁都没想到,乾隆帝居然下了这么一道谕旨,《清高宗实录》记载:

“所有此案原折,即著发交各督抚阅看,将和珅照例原拟之斩候,及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决之处,酌理准情,各抒己见,定拟具题,毋得游移两可。”

这很奇怪,乾隆帝不做选择,反而把这个球踢给了地方督抚,要他们决定是斩监候还是斩立决,而且明确说不许含糊,要态度明确,二选一。

督抚们感到奇怪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如果同意斩监候,很显然是包庇同僚,因为都是督抚;如果同意斩立决,则有兔死狐悲之感。总之,尤其不明白皇上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大家的表情都是一脸懵。

各省的折子都到齐了,大部分都赞成斩立决,只有一个叫闵鹗元的安徽巡抚主张按照和珅的判决结果,给予斩监候的处置。理由是李侍尧久历封疆,勤干有为,根据“议勤、议能”的“八议制度”,从宽判处斩监候。

闵鹤元本是一种冒险的上书,弄不好乾隆帝一生气,还会株连于他。没想到乾隆帝不仅不生气,反而奇怪地说:“还应该再加一条,议贵。他的祖先李永芳归附大清,不仅功大,而且血统贵重。”

这样,本应斩决的结果,被轻判为斩监候,李侍尧这个大老虎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