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甄嬛们的棺材制作(1 / 1)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甄嬛们的棺材制作。甄嬛们最担心的就是去世后没有棺材,因而,她们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清朝后宫主位众多,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另外,还有皇太子、皇子、皇子妃、公主等。这些人死后,都要及时殓入棺具之中,以便保护好尸体,使其灵魂得到抚慰。不仅如此,以孝治天下的清廷,在人死之后,都要根据礼部等拟出的治丧仪节,不断地向棺具行各式礼仪,其繁文缛节难以尽述。所以,棺具在清廷的丧礼中至关重要,是整个丧事的中心环节。那么,这些神秘的棺具从选材、制作到漆饰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拟就一些清宫档案和相关的历史文献,讲三个问题。

一是板材的备办及其它材料的备办。

宫中制作棺材,需要筹备一些特殊的材料,其中,最关键的是板材的制备,此外,还有其它的材料。

第一、板材的备办

清宫棺具所用板材只有两种,楠木和杉木,具体用什么,要根据亡者生前身分而定。皇帝至皇贵妃,其中包括皇太子和皇帝本生父母,俱用楠木,贵妃以下俱用杉木。这种材质的区别,明显地将后宫中的等级区分开来。

关于棺具材板的来源,《清宫述闻》引用翁同龢的话:“向例,由江南织造采进,系捐办,不具折,不开销也。”这种说法是否确切,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查江南织造由三处组成,即江宁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三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宫廷及官员布匹的采办,但也负责宫廷其它用品的采办。“如皇帝所用的绢纸、笔、墨、砚、朱砂等等,以及交予采办的一切物品。在细目中,虽未引入板材的采办,但翁氏所云想必有一定道理。

在清宫档案中,确实留下了许多关于板材等物料来源的明确记载。

1、“准内务府文开,准掌仪司来文,诚嫔金棺至通州,照便预备。需用径6寸杉木,长3丈3尺21根;径5寸杉木,长3丈3尺34根,长2丈6尺1根;长5尺、宽4寸4分、厚5寸1分楠木、檀木一块。移咨工部照数送至应用等因……将应需楠木移付都水司查办,其所需杉木移付木仓……”

2、“循贵妃薨逝,预备过杉木金棺。需用径7寸杉木,凑长23丈3尺4寸;径6寸,凑长14丈5尺9寸5分,共折见方125尺1寸9分1厘。因工部木仓无有贮杉木,将前项所需杉木折长6丈,小径7寸,桅木3根,长5尺宽4寸4分,厚5寸1分楠木檀木一块。移咨工部送至应用等因。除将取用楠木、檀木移付都水司查办外,重将所需桅木移付木仓查明……”

3、“工部为移付事,都水司案呈准屯田司付称内务府咨取,马常在薨逝,用去杉木金棺,需长5尺宽4寸4分,厚5寸1分檀木一块,付司给发等因。查前项檀木一块业经付令委署主事图敏等领取木仓檀木,锯送在案,相应仍咨内务府,将收到数目咨覆本府备案。”

从这三条材料,我们清楚地看到,备办材板是由内务府掌仪司或营造司行文工部营缮清吏司备办或取用。而在工部营缮司又有所分工,其所需楠木、檀木俱由都水司备办,其所需杉木则由木仓备办,大致如此。

因此,我们看出,翁氏所言板材系江南织造捐办,可能属个别特例。

板材备办以后,一般要打制成型,以备不虞。但也有皇帝巡幸在外,仓猝之间不能得到合适板材而感到尴尬。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正在热河避暑的仁宗驾崩,当日小敛。因为正值酷暑季节,尸体急需早日成敛。可行宫并无良材,于是宣宗下谕:“梓宫为万世閟藏之器,此间并无合制良材,朕心益觉难安。京城原有豫为储备者,著留京王大臣、内务府大臣即派委妥员,设法运送前来,饬令昼夜行走,能早一刻务赶紧一刻。即将帮盖、底拆开,用毡包裹。俟到此间,再行合成,均无不可,总以迅速为要,万勿刻迟。”不久,宣宗得到回音:“查得内务府有乾隆年间备用楠木梓宫一分,向系拆散收存,便于包裹行走,并将梓宫外椁包妥,于本日午刻自京起程。”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材板早已备办,而且已经打制成具,不过是尚未漆饰而已。

第二、其它材料的备办

制作棺具神秘又神圣,需用材料十分繁杂。不仅需用必备的板材,一些在制作过程中所需的物品也要一一供齐,方可动工。清宫档案中,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载。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温惠皇贵太妃薨逝,需为太妃制作楠木金棺,以成殓尸体。内务府立即拟出所需物品,开列在粘单上(楠木、杉木除外),内开:“松香250斤,黄腊60斤,桐油80斤,烟子10斤,彩黄88斤5两9钱,严生漆5斤,土子面4斤,白干线布8丈,宁布20丈,广胶17斤10两1钱,木线柴200斤,鱼鳔6斤15两。五寸两尖钉144个,三寸两尖钉86个,三寸钉96个,二寸钉46个,头号两点钉164个,二号两点钉260个。长3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34斤8两;长2尺挺钩8根,带曲须,计重23斤;长4寸钩搭12个,带曲须,计重4斤8两;长3寸钩搭16个,带曲须,计重4斤;长4寸宽1寸5分叶子36块。楠木匠366工半,锯工102工半,雕匠3工。”

尽管在粘单中开列了所用细目,但是,我们看出,棺具制作过程中所需棺内衬布尚未列在其中。再查其它档案发现,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初三日,漆饰寿祺皇贵太妃金棺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嘉庆八年,乾隆帝白太贵人采棺漆饰十五遍,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五日,道光帝常嫔金棺漆饰,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金棺在漆饰过程中,每一次至少需用一匹高丽夏布。

不仅如此,清宫主位中,内棺的四壁要附着上一层衬布,也有一定等级,等级越高,衬布层数越多。我们在清宫棺案中,发现了光绪帝梓宫在制作过程中,所需衬布的粘单:“上用满水一匹,蟒缎一匹,蟒阑缎一匹,妆缎二匹,字缎一匹,片金一匹,闪缎一匹,黑番字缎五匹,共十三匹。”

以上所需这些物品,要根据等级,由内务府开出单据,详列项目,然后再报工部备办。

二是棺具的制作及漆饰

板材预备下来以后,要按等级适当裁做。但制做时,一般是将内棺制做好,以备不时之用,外棺将形制打出,不漆饰。

清代皇家棺具由内外两重构成,内称棺,外称椁,统称为棺椁。关于棺椁的制作情况,官书不见记载,而在《翁同龢日记》中记录下了咸丰帝孝贞显皇后梓宫的制作情况:“梓宫之木用楠木,其厚不过一寸八分,其色微黑,其两旁立墙三块拼成。其后和拼尤多,其上坟起脊,亦每边三块所拼也。…….其中朱漆棺形如方匣,四周写金刚经,俗呼金匮,此附身之棺。”

这里所记,基本正确。我们从清陵中已开放的棺具中调查得知,棺板最厚者为光绪棺,约11厘米,最薄的为乾隆帝乌喇那拉皇后棺,为8厘米,这与翁氏所记正相符合。翁氏所云外棺的形状,实际上带有浓郁的满民族特征,因为汉材是前大后小,直帮平顶,而满材则状如屋脊,这一点记载也正确。但是,翁氏所云内棺形如方匣,则为错误。据东陵开放实例,其内棺与外椁形状基本相似,不过是内棺略小而已。

内棺制作完毕,均油朱漆数层,油完后阴干,在上面刻经咒。所刻经咒不分等级,一律为金刚经。如寿安固伦公主彩棺内“缮写西番字样”,道光帝常嫔内棺“缮写四天王咒”,康熙帝惇怡皇贵妃“写喇嘛字”,而清末慈禧太后的内棺同样书“西番四天王咒。”四天王咒的摆布形式,则是根据棺椁入葬地宫之后的实际方向而定,棺之南书南方增长天王咒,北书北方多闻天王咒,东为东方持国天王咒,西为西方广目天王咒。

这些西番文字的雕刻,有阴刻有阳刻。据实际调查得知,乾隆帝内棺为阳刻,其它均为阴刻,刻完后填金漆,华丽无比。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棺具都有内棺,在清东陵裕妃园寝中埋葬的容妃金棺中就无内棺,但这绝不是等级的关系,因为,比她低下的乾隆帝诚嫔也有内棺。是否与墓主信仰伊斯兰教的身分有关,目前尚未可知。

在尸体大殓前,还要在内棺之中按等级铺以棺衬布,《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清楚地记载了各等级棺具内衬布情况:“列圣梓官,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列后梓宫内衬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妆龙彩缎四,凡九层;皇贵妃金棺内衬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妆龙彩缎二,凡七层;贵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彩缎二,凡七层;妃金棺内衬三色梵字陀罗尼缎三,彩缎二,凡五层;嫔金棺内衬彩缎三层;贵人彩棺,陀罗尼缎候钦赐;常在、答应彩棺内衬红缎一层。”

外棺的制作,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等级的则是漆饰了。外棺漆饰,要等到大殓以后进行。漆饰时,要由钦天监根据亡者的生辰、死亡的时辰,以及其它因素(比如天气因素)来确定漆饰日期。

棺具的漆饰,无论地位高低,都要择得合适的吉时,方可动工。当钦天监已经择好了动工日期,但适值寒冬时,则要停工,要等来年春融再行漆饰。其具体操作是钦天监将吉期告知内务府,内务府再知会工部执行。在清宫档案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1908年12月30日),择孝钦显皇后梓宫漆饰日期,“惟现值隆冬,气候凝滞,漆饰不宜。臣等公同商酌,谨拟缓至明岁春融闰二月间,交钦天监择吉敬谨漆饰。”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采答应金棺漆饰动工吉期,交钦天监择得本月初九日午时动工吉,十七日巳时漆饰金棺吉。”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初五日,漆饰寿安固伦公主彩棺事,“自三月十八日起,务于五日内选择漆饰吉期……本监择得三月十九日甲寅宜用辰时漆饰吉。”光绪元年(1895年)二月十一日,漆饰同治皇帝梓宫,“经臣等交钦天监选择吉期,现惟钦天监选择得三月二十七日甲子宜用申时吉,除知照工部照例漆饰四十九次,俟漆饰时,臣等会同工部堂官敬谨监视,将漆饰吉期恭折奏闻。”

当然,棺具漆饰地点各不一样,也无成规可循,主要是钦天监选择的漆饰时间各不相同。如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崩,到二十七年正月十四日初祭礼已过,才奏准漆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孝惠崩,到三七过后,钦天监才择吉漆饰;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三日,孝恭崩,到六月初六日绎祭礼后,才奏准漆饰;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孝敬崩,绎祭日漆饰等等。后宫主位的棺具要在不同的地点接受臣子的拜祭,因而,在未入葬之前,是流动的,称为暂安,所以,漆饰地点不可能不改变。档案记载,同治皇帝棺椁漆饰地点在景山观德殿,慈禧棺在紫禁城内皇极殿漆饰。有的人则要在陵寝所在地漆饰,如寿安固伦公主在大清河公主园寝内漆饰,道光帝常嫔、祥嫔金棺在慕东陵东、西配殿同时漆饰,等等。这些都与钦天监选择的漆饰日期有关系。

漆饰时,不是工匠独自操作,要派出官员监视,一是看其质量,一是看油饰的次数是否够。其监视人员级别很高,既有“恭理丧仪王大臣,”也有“工部堂官,工部司员,”这要看亡者身分。一般恭理丧仪王大臣为皇帝钦派,工部官员则由工部奏闻。

清代皇家棺具的漆饰等级森严,要严格按规制办,不可逾越。丧礼规定:列圣梓宫漆饰49次,列后梓宫漆饰各有区别,“列后大丧在圣子皇帝嗣位后者,梓宫外椁漆饰49次,在正位中宫时者,梓宫外椁漆饰47次。”这则记载,前半句正确,史有佐证,后半句则应考证,因为典籍中多有记载当朝皇后梓宫亦漆饰49次。如雍正孝敬皇后崩,“梓宫照例漆饰四十九次,”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孝贤皇后崩,“梓宫照例于本月初七日起,漆饰四十九次。”但《则例》中所记皇后梓宫漆饰47次,并非无中生有。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二十一日,孝穆皇后崩,当时她为皇子绵宁的福晋,所以,其棺具漆饰减略,绵宁继位后,一方面追封她为皇后,一面将其棺具从园寝内起出,“漆饰47次。”可见,太后和当朝皇后的棺具漆饰49次,而只有追封皇后的棺具才漆饰47次。

皇贵妃金棺漆饰35次,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及众皇子、皇子福晋的外棺均漆饰15次,皇太子与皇贵妃一样,为35次。漆饰时,不但要准备各色漆、金粉,还要备有灰粉,同时,还要准备高丽夏布,档案记载:“玉贵人彩棺照便漆饰十五遍,需用高丽夏布十五匹。”

漆饰的程序很复杂,有的也不尽相同。嘉庆八年六月,记载了白太贵人彩棺漆饰做法,依次为:“钻生油、粗灰、细灰、披麻、押麻灰、披麻、押麻灰、披麻、押麻灰、水磨钻生、粗灰、细灰、垫光油、漳丹油、朱油。”而同样漆饰15次,但每次漆饰会因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二十日,漆饰王敷妃金棺时,做法为:“头次钻生,二次通灰,三次满布,四次押布灰,五次满布,六次押布灰,七次满布,八次押布灰,九次中灰,十次细灰,十一次浆灰,十二次糙漆,十三次垫光漆,十四次退光漆,十五次金黄漆。”

但是,到清代末季直至民国年间,由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这些传统的规制被打破,即使是尊贵的皇贵妃的棺具,在漆饰时也大为减缩。《新整溥仪档》记录了两条档案。温靖皇贵妃金棺漆饰,“第一道透钻生漆,第二道通灰漆,第三满漆糊夏布,第四押布灰漆,第五细灰漆,第六退光漆,第七明黄光亮大漆。”端康皇贵太妃金棺漆饰,“捉缝灰一道,通布一道,压布灰一道,细灰一道,浆灰一道,水磨糙漆一道,电光黑漆一道,光黄漆一道。”

由于漆饰复杂,需用时间很长。同时,每次漆饰完以后,还要通风放气,促其干燥,档案中,记载了道光帝佳贵妃外棺漆饰和放风的过程:五月初十日辰初三刻,工部官员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漆饰毕,至辰正二刻退出;五月十四日巳初三刻,工部员外郎崇连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放风毕,至巳正退出;五月十六日巳初一刻,工部员外郎锡纶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漆饰毕,至巳正一刻退出;五月二十日巳初二刻,工部员外郎崇连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放风毕,至巳正三刻退出;五月二十三日巳初二刻,工部员外郎崇连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漆饰毕,至巳正三刻五分退出;五月二十七日巳初,工部员外郎崇连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放风毕,至巳初一刻十分退出;五月二十九日巳初一刻,工部员外郎锡纶带领匠役人等至佳贵妃金棺前漆饰毕,至巳正三刻退出;其次是六月初三日放风,六月初八日漆饰,六月十二日放风,六月十四日漆饰,六月十七日放风,六月二十日漆饰,六月二十五日放风,六月二十七日漆饰,六月三十日放风,七月初二日漆饰,七月初五日放风,七月初七日漆饰,七月十一日放风,七月十三日漆饰……

由此可见,漆饰一具棺椁需用数月的时间才可完成。漆饰时,在棺具旁边放一块板,每漆饰一次,匠役在木板上也同样漆饰一次,以便监视王大臣或工部堂官验收质量。

清代皇家棺具最外层漆饰,为代表等级的最终之漆,因而非常重要。文献中明确记载了各级棺具的外层漆色:列圣、列后浑饰以金;皇贵妃髹以黄,绘金云龙纹;贵妃髹以金黄,绘金云龙;妃嫔髹以金黄;贵人、常在、答应皆髹以朱;皇太子髹以黄,绘金云龙纹;皇子髹以朱,绘金云龙;福晋髹以金黄。规制虽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各有区别。如同为皇贵妃金棺,温靖皇贵妃画大赤金龙,而端康皇贵妃则为平金开墨画金龙。同是皇后梓宫,慈禧太后为浑金,而隆裕皇后则刻画有图案。

三是后妃棺具的特点及规律

清代皇家棺具,既沿袭了入关之前本民族的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融进了汉文化,同时,也夹杂有宗教的内容。因而,这些棺具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清代宫廷秘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总结起来,我们概括出如下特点和规律。

第一、浓郁的民族特点。说它具有民族特点,是与汉材相比较而言的。如明嘉靖帝的棺具是直帮平顶,前大后小的形制。而清代皇家棺具则“盖如屋脊,中间隆起,两边倾斜,内部高大。棺头置一木质葫芦,挂整貂一具。”棺具的这种形制,在满洲称为旗材。入关前,游牧民族的满洲出于实际的需要,而在棺具前端置一葫芦,挂一些狩猎品来祭奠先人。入关后,虽然仍在棺具中保留了葫芦,但已失去了它的实际用意。

第二、复杂而森严的等级特征。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很快吸收了汉文化的精华。在其棺具的制作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上。在选材上,楠木、杉木的区别使用,在漆饰中,三六九等的不同待遇,以及内棺衬布的细微区别,等等,都体现了等级制度的森严。

在称谓上,则更加细化。帝后之棺称为梓宫,其中包括太后或太皇太后,而皇贵妃、贵妃、妃、嫔的棺具称金棺,贵人、常在、答应则只可称为彩棺了。在棺具的体量上,则等级越高,其棺具越高大,反之,则低矮。这是明显的外部特征。

第三、宗教内容的重要体现。其实,清代皇家崇信佛教,已勿庸置疑。但在棺具的制作上,则只能通过实物来验证。从档案中知道,其棺具内的数层棺衬,均有陀罗尼经;在实物中,我们发现,慈禧、乾隆、淑嘉皇贵妃内棺表面均雕有番文金刚经咒等等,这些都是佛教内容在棺具中的反映。

第四、高超的工艺水平。毫无疑问,皇家的棺具,尤其是帝后的梓宫,是清王朝丧礼中众臣拜祭的中心,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一定是制作精良。首先在承做部门上,由内务府、工部等相关部门选择天下精良的物料,再由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工细做而成。所以,这些棺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就已发掘的棺具来看,乾隆内棺为凸雕经文,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剔红作品。慈禧内棺为阴刻,然后填金,华丽无比。

不仅如此,各棺具的密封度也很好。帝后死后,殓入内棺,外椁尚未漆饰,要供放很长时间,但无论春夏秋冬,都不能发生尸体腐臭的现象,这就要求内棺必须密封良好。孝仪皇后、慈禧太后、孝哲皇后的尸体过去多年后而保存仍很完好,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第五、棺具的发展和变化。清代皇家棺具也随着清王朝的变化,而悄悄地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在关外,因为常年打仗,屡次迁都,加之顺治以前实行火化,其棺具无论多么华丽,也要付之一炬,因而棺具十分俭朴。康熙以后,随着土葬的实行,棺具将永远保存下来,因而十分重视,礼臣便依制定出各个等级。但到清朝末年,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对清代皇家棺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用料上,就选择了西洋漆;在外棺的漆饰上,也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次数。森严的等级制度有所松动了。

总之,甄嬛们棺具的选材备料、制做加工都充分体现出封建制度下皇家专权的显著特征。研究这些棺具,对了解这一民族的风俗、等级制度,以及丧葬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将大有裨益。

为甄嬛们精心准备好了各式棺材,就等有一天她们的大事了。真的到了那一天,宫里要做好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