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忘本”的民族服饰(1 / 1)

关于清宫服饰,满洲的皇帝们看得非常重,重到什么程度呢?重到是否忘本的程度。他们认为,一旦穿上了汉族服饰,那就是忘本了,那就要亡国了。虽然他们的认识多少有些偏激,但也看出他们对服饰的重视。

(1)皇太极一语定乾坤

清朝的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

这种服装式样,是清太宗皇太极坚持下来的。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向汉族的皇帝那样,有模有样地坐在宝座之上,南面称帝。这个时候,有的大臣说话了:“我们也应该像汉人那样,把我们的服装样式改一改,换成宽袍大袖。”那么,学习汉人而称帝,而取用年号的皇太极(这都是和汉人学习的),会采纳这个建议吗?大家拭目以待。

皇太极这个马背上崛起的帝王,一代枭雄,看上去只会驰骋疆场的勇士,这个时候并没有盲从,而是进行了自己的细致思考。这年的十一月,皇太极的思想已经成熟了,他认为是时候要说话了。于是,他召集满朝文武,集中学习。

皇太极先问问大家,知道之前的金朝是怎么灭亡的吗?就是灭亡在他们的忘本。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尊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可是,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祖宗的一切根本尤其是服饰都忘记了,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皇太极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观点已经很明确了。于是,他从历史回到现实。

皇太极说:“最近,好多大臣给我建议,要我们仿效汉人,宽衣大袖。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那样,我们在这里聚集开会,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袭击我们,我等能御之乎?”皇太极说的很生动,大家都听明白了,就是服饰继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永不更改。

那么,皇太极的这个见解说的对不对呢?我认为不全对,他认为汉族人是宽衣大袖,没法打仗。可是,汉族军人在前线的时候,也不是宽衣大袖,他把戎装和时装混为一谈了。尤其是他说,如果换成汉人的宽衣大袖,无异于一个不用右手,而使用左手的左撇子一样,有些观点偏激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保持了满民族的马蹄袖,就保持住了民族特点,没有丧失自我和根本。那么,那些后代皇帝会牢记他的教诲而保持本民族特色吗?

康熙帝坚决不允许满洲汉化。我们都知道,康熙帝是一个极力尊崇汉文化的帝王,当年,奶奶不允许他学习汉语,他都是偷偷和小太监学习,他自己也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视满汉如一体,遇文武无轻重”。看起来,这个康熙帝有汉化的危险。真相究竟如何呢?我们看看他如何解释自己努力学习汉文化的:“文臣中愿朕习汉俗者颇多,汉俗有何难学?一入汉习,即大背祖父明训,朕誓不为此!”康熙帝的意思很明显,学习是为了驾驭,不了解如何驾驭汉人,而不是要废弃满洲的自身特色,包括服饰。所以,他对包括皇太子在内的各位皇子指示:“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矣!至于见侍诸子内,或有一人日后入于汉习,朕定不宽宥!”绝对不允许汉化,这就是康熙帝的态度。

雍正帝坚决不允许汉化。雍正纪元,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孔雀翎,马蹄袖,衣冠中禽兽”,这是对满洲服饰的极大讽刺,是反清人士为了颠覆清朝统治的政治谣言。一时之间,流言四起。那么,强势的雍正帝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他从两方面说明满洲衣冠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一是从失败的教训说明,他发文这样说道:“如元代混一之初,衣冠未改,仍其蒙古旧服,而政治清明,天下又安。其后改用中国衣冠,政治不修,遂致祸败。”认为元代灭亡,就是改用了汉族服饰,这恐怕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过雍正帝是很聪明的,他主要从天意的角度,来阐释满洲服饰不能改:“夫衣冠既为天心降鉴之所在,则奕世相传,岂容擅为改易乎!”雍正帝的这招很灵,在那个时代很有说服力。

乾隆帝表里不一。我们翻阅史料,会发现乾隆帝有独特的汉文化情结。比如他最喜欢写诗,到处题字,他一生中传世的诗作最多,有四万多首。不仅如此,乾隆帝还喜欢穿汉装,我们看到好几幅乾隆帝的汉装画像,名之为“乾隆行乐图”。这样看来,乾隆帝带头穿汉装,满洲是不是要汉化了呢?乾隆十九年十一月的一件事,表明了乾隆帝的态度。福建生员李冠春向巡抚投递条陈《济时十策》,其中有“请改明季衣冠”一条。乾隆帝什么态度呢?他大发雷霆:“第六条妄议衣冠制度,尤为狂悖。当即拘拏研讯,照例定拟斩决。”什么大事,就值得杀人吗?之后,乾隆帝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无非是皇太极当年的旧话重提而已。所以,大家看,乾隆帝是一个表里不一之人,可不要看他乐呵呵穿着汉装,就以为他要汉化了,那只是虚假的表象而已。

所以,清朝独具特色的服饰,是皇太极当年一语定乾坤,经过康雍乾历朝皇帝的坚持,得以最终保存下来。

(2)女人的“高跟鞋”

清代满洲妇女所穿之鞋与汉族不同。我国汉族妇女从唐代开始崇尚小脚,到五代出现摧残妇女的缠足陋习;到宋代,缠足风气盛行。明代宫女不缠足,只要一选入宫,就要解去裹是布,以便于在宫内行走服役。清代汉族妇女仍从旧习缠足。

清代满洲妇女不同于汉女,她们最喜爱穿高跟鞋。关于满洲妇女的高跟鞋,有几种说法:

一是工作需要。满洲女子和男子一样,经常上山劳作,像采蘑菇,捡树子等等。而长白山气候潮湿,会有露水打湿了女子的裤脚。为此,女子们便穿上了高高的木底鞋。

二是防止蚊虫叮咬。女孩子细皮嫩肉,担心被树丛和草丛中的蚊虫叮咬,她们便有意识弄高鞋底,这样,高低女鞋便应运而生了。

三是为了渡过水塘。这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多罗甘珠的父王被人害死,他们的城池阿克顿城也被敌人夺走。多罗甘珠为了替父王报仇,便带领着众人前往阿克敦城。可是,阿克敦城周围已经开凿了护城河,里面有很深的水塘。怎么办呢?多罗甘珠思索了一阵,想出了办法,每个人在两条腿上各绑上一根木棍,像高跷一样,便顺利渡过了护城河,杀死了敌人,夺回了阿克敦城。受到这个木腿的启示,满洲女子便发明了高底女鞋。

四是为了遮丑。我们知道满洲女子从来不裹脚,都是大脚。可是,入关以后,满洲女子看到汉人女子都裹脚,讲究三寸金莲,认为脚大是很丑的事情。到清代中晚期,有些满洲女子甚至学汉女裹小脚,朝廷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满洲女子为了遮住脚大的缺点,便穿上高底鞋,大脚被裤脚遮住了,也就不知道脚有多大了。

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有偏见,比如为了工作需要,即满洲女子在入关前,受长白山潮湿气候的影响,怕露水打湿了裤脚,便穿上了高底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穿这种高底鞋的妇女,一般为满洲贵族女眷,或是一般妇女在闲居时才可穿用,因为,下地劳作的妇女,是无法穿用这种高底鞋的。既不下地劳作,何来露水打湿裤脚?而且,满洲妇女的旗袍一般都很长,盖过鞋面,甚至鞋底。

这种高底鞋又称为“旗鞋”“马蹄底鞋”。旗鞋又分为“花盆底鞋”“元宝底鞋”两种。花盆底鞋的鞋跟较高,一般为3寸以上,就其形状而言,是两头宽大,中间窄小,极具曲线美。鞋底的胎为木质,这是满洲原来“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木胎的外面,一般用细白布包裹起来,并在不着地的时面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这种鞋由于跟较高,又是中间细,一般为青年女子所喜爱。但是,在清宫中,那些养尊处优而又上了年纪的后妃们也常穿用。慈禧晚年就穿用花盆底鞋,鞋上满缀莹润的珍珠。

另一种鞋为元宝底,是就鞋底的形状而言的。这种鞋底也是木质,外罩白细布。这种鞋一般不作太多装饰,但也不可一点不装饰,因为鞋面或鞋底四周如果全是素而无花,则被视为凶鞋,不能穿出去。同时,装饰多少,质料好坏,也是贫富的象征。所以,元宝底鞋也要适当粉饰。这种鞋以其沉稳而受到中老年妇女的喜爱。

实际上,清宫中的女子们,平时不会总穿高底鞋,不管是花盆底还是元宝底,穿上去都不如布底鞋舒服。所以,她们更多的时候,尤其是非正式场合,还会穿普通布底鞋;只有在公开场合或需要穿用的时候,才会穿上。

(3)虚实之间

清代满洲青年男女的服饰之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腰间悬挂一些饰物。其中最明显的东西就是荷包和刀。实际上,荷包和刀是一对矛盾,荷包代表柔情似水,为虚;刀则代表刚猛,为实。男人为何要选择这虚实之间的饰物佩戴于身呢?

我先说荷包。荷包又名香袋、花囊,也叫香囊。它其实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可是,这个传统的工艺品却在满洲青年男女中非常受宠,我们发现很多这样的实物传世。按说,荷包和香囊在功用上还是有区别的。荷包广泛一些,最起码它可以用来装烟叶,男子会把烟叶和纸票一并放进荷包之中,取用非常便利。而香囊的功用,顾名思义则是用来装香料,闻香味的袋子,当然,也有说这个香味具有驱逐瘟疫和醒脑提神的功用。所以,香囊的填充物主要有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荷包也好,香囊也好,被赋予了浓厚的风情含义。尤其是香囊,在青年男女中颇有一番韵味。这里我讲两个故事:

一个是唐玄宗的故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是杨贵妃)自尽,让她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唐玄宗思念杨贵妃,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杨贵妃的遗体只剩下白骨一架,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如初,便把香囊取下复命。唐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他把香囊装入衣袖,贵妃的气味似乎随着香囊扑面而来,霎时间老泪纵横。

一个是多尔衮的故事。相传,多尔衮不得不拥立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之后,心有味甘,时时想着要找机会,废掉小皇帝自立。顺治帝的母后孝庄知道后,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她想前去找到多尔衮斡旋,又怕效果不好,反而会自取其辱。焦急之中,还是苏麻拉姑给她出了个主意。苏麻拉姑从腰间取下了精致的香囊,递给主子道:“不妨把这个给他,一探究竟。”孝庄明白了一切。这个好色的多尔衮刚刚丧妻,孤枕难耐,接到孝庄送来的香囊,香味扑鼻而来,囊如其人,爱不释手,便开始想入非非,果然无暇顾及废帝自立之事,却传出了“太后下嫁”的故事。

实际上,清代不仅青年人腰间佩戴荷包,老年人和小孩子也佩戴,不过各有含义而已: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健康长寿,也有为了乞求家庭和睦而佩戴的;小孩子则是为了有趣,为了吉祥,为了健康成长而采用各有寓意的图案,总之,各取所需。

接下来,我说刀。满洲男子的腰间配饰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但是,衣冠乃一代昭度,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佩戴个刀,一定是有特殊含义的。我们考证,大致有两个含义:一是餐具,就好比吃西餐一样,满洲人出行在外,吃烤肉的时候,要用小刀;二是防身,体现尚武精神。我还是讲两个故事。

①康熙初年,鳌拜专权,朝野内外,党羽遍布,小康熙帝只是傀儡而已。不过,鳌拜也深知自己树敌太多,尤其是皇帝都防着自己。所以,鳌拜警惕性很高,他刀不离手,以防不测。有一次,鳌拜称病不朝,康熙帝不得不前往探视。可是,当康熙帝来到鳌拜卧室的时候出事了。鳌拜卧病的床的席子下面藏着一把利刃,这本不算什么,关键是皇帝在这里,寒光闪闪,就犯了威胁皇帝安全的大忌,皇帝可以以此为由,逮捕鳌拜,处死他。可是,康熙帝知道时机还不成熟,他灵机一动道:“大家看,鳌拜继承了我们满洲尚无的精神,刀不离手,你们都要向鳌拜学习。”康熙帝这么一说,利用传统习俗,巧妙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②乾隆八年,乾隆帝率领王宫百官浩浩****向盛京出发,去拜谒祖陵。十月一日,乾隆帝在盛京大政殿赐宴。大家都很高兴,感恩皇帝的赏赐。可是,乾隆帝突然发现了什么,不禁大发雷霆之怒:“我发现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有的王公忘本了。”大家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乾隆帝指着怡亲王弘晓道:“你身为爱新觉罗子孙,堂堂怡亲王,怎么连规矩都不懂呢?”弘晓自知理亏,忙跪下请罪。原来,弘晓的腰间没有佩戴小刀,吃肉的时候请别人来帮忙,被乾隆帝看得清清楚楚。这就犯了大忌,等于忘了本,难怪他二话没说,跪下请罪。

所以,大家看,满洲青年的腰间佩饰,无论荷包还是刀,都体现了一种民族特色。有虚有实,虚实之间体现了一种柔情与侠肝义胆。这样的民族服饰,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一种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