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大力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以使中小学校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以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教育部宏观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院校依法施训、校长主动学习”的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根据《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人事司在总结“八五”“九五”教材编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公开招标、专家评审、行政认定、向全国推荐”的办法,组织开发了供“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使用的基本课程教材。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教材及其主编分别是《教育法制基础》(褚宏启教授)、《学校管理论与实践》(吴志宏教授)、《当代教育理论专题》(柳海民教授)、《中小学教育科研与应用》(王铁军教授)、《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胡礼和副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刘新科副教授)、《中外教育简史》(单中惠教授、杜成宪教授)、《比较教育专题》(梁忠义教授)。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和主编分别是《中小学德育专题》(朱晓曼教授)、《课程与课堂教学》(陈玉坤教授、代蕊华副教授)、《学校管理专题》(陈孝彬教授、程凤春副教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李百珍教授)、《现代教育评价》(沈玉顺副教授)、《教育研究专题》(郑金洲教授)。
为了编好教材,各教材编写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保证教材质量,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按照教育部人事司规定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要求,坚持编审分开的原则,在组织相关专家对各本教材初稿进行通讯评审的基础上,再对教材初稿和修改稿进行了两轮集体评审,有关出版社也对教材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本套教材一定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希望各地各相关培训单位和广大读者,尤其是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校长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在适当时候对教材做出必要的修订,使之更趋完善。
教育部人事司
200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