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酒店通常运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有10种,它们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根据酒店的具体情况综合加以运用的。
(一)制度管理法
制度管理法是指酒店根据国家的各种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将酒店管理中一些比较稳定的和具有规律性的管理实务,运用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保证酒店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方法。
制度管理法的特点。一是强制性,即必须遵守、执行,违者必然要受到制裁;二是权威性,即制度本身高度规范,任何人都必须遵纪守法;三是稳定性,即制度一旦形成并颁布实施,就不能因人、因地而异或朝令夕改;四是防范性,即制度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制约任何人的行为,它可起到预防作用。
制度管理法的优点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但因它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有时容易限制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制度管理法应与其他管理方法相辅运用,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行政管理法
行政管理法是指根据酒店各级行政组织的行政命令、批示、规定、制度等有约束性的行政手段来管理酒店的方法。
行政管理法的特点。一是强制性,即行政命令、指示等必须执行,不得拖延和违抗;二是权威性,即行政权力使下级对上级的指令必须遵守并执行;三是垂直性,即行政方法直接作用于被管理者,一级管一级垂直进行,处理问题及时高效;四是无偿性,即下级对上级的指令必须无条件服从和执行。
行政管理法的优点是能使酒店在管理者的领导下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但管理效果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三)经济管理法
经济管理法是指酒店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引导和约束的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法的特点。一是间接性,它是以经济手段调节人的利益关系,而非直接干预和控制员工的行为;二是有偿性,它按多劳多得的原则调节员工的行为;三是公平性,它有一个统一的获利标准,如以规章制度来保证每位员工能平等获利;四是关联性,各种经济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是相互影响的。
经济管理法的优点是有利于酒店合理使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
(四)定量管理法
定量管理法就是通过对管理对象数量关系的研究,遵循其量的规定性,利用数量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定量管理法主要应用于可量化指标的管理,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量化,通过精密计算得出数据,其结果为决策评估和市场分析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定量管理法是酒店财物资源最常用的管理方法。
运用定量方法管理经济活动,一般具有准确可靠、经济实用、能够反映本质等优点。当然,是否真正切实可行,关键是定量要科学合理,执行要具体严格。但它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酒店管理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利用这种方法就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除与绩效、薪资有关的管理运用外,与激励等员工思想活动的管理还是受限制。
(五)表单管理法
表单管理法是通过表单的设计制作和传递处理,用以控制酒店业务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表单管理法的关键是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表单体系。表单设计时应注意:一是表单的种类和数量,既要全面反映酒店的业务经营活动,又要简单明了,易于填报分析;二是表单的性质,既属于业务指令,又是工作报表等;三是传递的程序,即向哪些部门传递,怎样传递;四是时间要求,即规定什么时候传递,传递所需时间;五是表单资料的处理方法,表单管理必须遵循实用性、准确性、经济性、时效性的原则。
(六)走动管理法
走动管理法也叫现场管理法,这就要求管理者深入现场,加强巡视检查,调节酒店业务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关系的方法。酒店管理者到所辖部门现场巡视的目的是:一是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二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三是解决困难,协调关系;四是联络情感,现场激励;五是指导工作中发现人才。
走动管理法的优点是有利于管理层和下属员工的情感互动,可以实施现场激励并发现人才。
(七)情感管理法
情感管理法实际上就是行为和心理方法。它是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情绪、爱好、愿望、需求和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并加以引导,给予必要的满足,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它的提出基于麦格雷戈的Y理论。它认为人并不是懒惰的,他们对工作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带给他们情感上的满足。因此,它要求管理人员多与员工进行情感交流,旨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在酒店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经济关系,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以,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去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往往能收到比硬性管理更好的效果。它具有灵活性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要求因人、因地、因时而用;同时,要求持久和深刻,只有长期与员工建立情感沟通,深入员工思想深处,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它的缺点在于无法衡量、评定,所以需要与定量管理等方法相结合。
(八)需求管理法
需求管理法是一种用于查找、记录、组织和跟踪系统需求变更的系统化方法。有效需求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护需求的明确阐述、每种需求类型所适用的属性,以及与其他需求和其他项目工作之间的可追踪性。现代酒店的需求管理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对酒店客源资料进行搜集与分析;二是不断把握世界需求的新潮流;三是对酒店客源的不同需求状态进行针对性管理。同时针对酒店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策略。
(九)教育管理法
教育管理法是指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启发等形式,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教育管理方法的特点。一是灵活性,教育管理方法没有统一不变的模式,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二是艰巨性,只有长期不懈的教育,才有可能改变人的思想并影响其行为;三是广泛性,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原因众多,教育方法也应对症下药,多方着手;四是持久性,只有持久不断的教育才能收效,而一旦有成效,其影响也深远而持久。
(十)收益管理法
收益管理法是在准确地预测需求的基础上,将产品和顾客进行适当搭配,有效地平衡对服务的供给和需要,使酒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收益管理的常用口号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把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顾客。
收益管理法的有效发挥是基于开发使用收益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一般来说不同的酒店由于其各自的市场定位、顾客来源、管理理念及控制机制的不同其开发使用的收益管理系统也各有差异,但是这些收益管理系统均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需求预测功能。需求预测功能能够准确预测酒店在不同时间各类顾客的需求量、各类顾客的消费习惯等;二是优化调控。酒店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最优化的价格,使每天每个客房都能以尽可能高的房价卖出,从而达到收益总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