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酒店集团发展趋势(1 / 1)

(一)品牌化发展趋势

随着酒店服务对象的日益成熟,感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酒店市场的日趋规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拥有著名品牌的酒店集团开始大量登陆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业将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虽然我国酒店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在国际酒店品牌强势竞争面前,本土酒店集团品牌的弱势地位不容否认。我国酒店业必须认真思考:在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由此,我国酒店集团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设计和推广;坚持以过硬的质量作为品牌竞争的基础;以独特、新颖、鲜明、引人入胜的形象作为品牌竞争的标识;以灵活多变的公关宣传作为品牌拓展的手段;以合理的价格作为品牌含金量的尺度;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品牌的生命,从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酒店的品牌形象。通过消费者满意的最大化达到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国际化发展趋势

酒店国际化发展主要包括品牌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产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化这四个方面,通常是以某一品牌为载体,采取直接经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市场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目前,我国酒店国际化发展程度还很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首先,我国酒店的国际化战略意识不强,很多国内酒店集团都存在着一种畏惧心理和短视心理,认为我国的酒店不具备国际化发展的实力,更愿意在国内市场中“偏安一隅”;其次,我国酒店的国际化运营水平不高,在国际化模式选择、酒店经营方式、内部管理制度、产品与服务的标准、财务运作等方面经验不足;最后,文化差异也是我国酒店国际化发展的一大“拦路虎”,我国酒店集团在其他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好与当地社会文化的关系,既使集团本土化,又能保持固有特色。

(三)集团化发展趋势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酒店行业,集团化成为中外酒店集团发展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但相对而言,我国酒店的集团化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我国酒店集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实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掌控能力。首先,酒店集团是一个资本和人才密集型的企业,它要求集团核心层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庞大的人才库、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输出管理,才能有效地引导成员酒店的发展。其次,对于那些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承担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行政接待工作的酒店,必须要明确产权关系,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真正分离。如果我国酒店业不能摆脱所有制的束缚和行政干预,就很难真正实现集团化发展。最后,我国酒店集团化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推动,进而加速集团化进程。

(四)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始介入酒店集团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在营销领域,互联网络的出现将给酒店业的营销活动注入更新的活力。酒店集团的信息化程度也成为客人评判酒店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酒店的营销方式,拓宽了营销领域,丰富了营销技术,如何借助网络的信息化平台开展酒店网络营销、提供有特色的服务、优化酒店管理的流程,成为酒店业竞争的新内容。从目前我国酒店业的客源市场构成来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来华外国客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旅游者人数将达13 710万人次,数量庞大的接待任务需要高效率的信息流程管理,尤其是商务客人的数量将有较大增长,信息化商务酒店将为客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顺应我国制定的旅游信息化战略决策。

(五)可持续化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目前,在酒店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浪费,考虑到社会和顾客的长期利益,酒店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要求酒店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短期的、狭隘的利润作为行为导向,而应具备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讲义求利,考虑到顾客、酒店、员工、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将酒店企业、顾客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作为酒店发展的最终目标。另外,各酒店应建立“双赢”的观念,取代“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创造“资源共享”“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氛围。可以预见,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将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