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断别人说话是尊重(1 / 1)

随便打断他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我们把随便打断他人讲话的行为叫“插嘴”。“插嘴”在日常交际中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情,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令人生厌。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插嘴”的坏影响,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秦大学毕业以后只身闯**北京,想在北京发展自己的事业。

到北京以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小秦终于在一个软件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小秦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因此工作非常努力和积极。甚至有些时候,小秦表现得有点过于积极了。

例如,每一次公司开例会的时候,部门经理让大家发言,小秦总是第一个发言,并且会说很多,总是讲自己工作的时候怎么努力,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得不亦乐乎。每次小秦把自己的话讲完以后,例会的时间基本上也就用完了。

不仅如此,小秦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打断对方。不管是在例会上,还是大家讨论工作之外的事情,小秦非常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嘴。一次两次被打断,很多人也就忍了;次数多了,有些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开始抱怨。

的确,像小秦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肯定都不会很受欢迎。没有人愿意在自己说话的时候被别人打断,经常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件非常无礼的事情。

不去打断别人的说话既是一种耐心,也是一种尊重,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不打断别人说话既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一种交际的艺术。在你开口之前,让别人把话说完,体现的是你的风度,能表现出你对别人的理解与宽容。因此,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有一个好人缘,就得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不要轻易打断。

虽然在别人说话时随便插话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如果有必要表明你的意见,非要打断谈话,一定要注意以下插话技巧。

第一,当你要找某人处理事情时,可以先给他做一些暗示性的小动作,他一般会找机会和你说话。不过要注意的是,你不要静悄悄地站在他们身边,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偷听。你可以先跟他们打个招呼:“很对不起,打断你们一下。”当他们停止交谈时,你就赶快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明来意,一旦事情处理完毕,要马上离开现场。

如果你想加入他们的谈话,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或者大方客气地打招呼,让你的朋友或同事帮着互相介绍一下,那样很快就能融入对方的交谈中。

第二,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想补充另一方的谈话或联想到了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立刻进行补充说明,这时,你可以对谈话者说“我插一句”“请允许我补充一点”,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插话不要过多,以免扰乱对方的思路。

第三,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一般也不要打断他的谈话。可是若你们比较熟悉,或者问题十分严重,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态度,等对方说完后再进行详细阐述。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分歧再大,也决不能恶语伤人或出言不逊。就算和对方发生了争吵,也不能斥责、讥讽或辱骂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