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是每个人都会做出的选择。晓之以利,告之以害,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利益,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里,虽不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各种与己有关的利益。所以,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球王贝利,人称“黑珍珠”,是人类足球史上享有盛誉的天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足球的天赋,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赛后,伙伴们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喷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前卫。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正好撞见。
晚上,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问他:
“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话。
“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分,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出息。但是,你应该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不如从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会渐渐地离你远去。”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
“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贝利:
“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经懂事了,自己做出选择吧!”
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儿,他止住了哭,拿起钞票,来到父亲的面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贝利训练更加刻苦,十六岁就入选巴西国家队,三夺大力神杯,成为一代球王。这番成就的取得跟父亲的一番教导是分不开的。至今,贝利仍旧不抽烟。
一次,唐代著名谏臣魏徵直言进谏,使唐太宗很难堪,太宗不由得有些愤恨魏徵。
太宗回寝宫后,向长孙皇后说及此事。长孙皇后听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曾听说陛下器重魏徵,只是不知其中缘故。今天听起陛下说魏徵直谏的事,此人果然能以大义劝止陛下感情用事,可称得上国家正直之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承蒙礼遇,情意深重。然而每当说话时还要观察陛下的脸色,不敢轻犯威仪,何况是臣下情疏礼隔呢?触犯龙颜是危险的,因此古时韩非曾说‘说难’,东方朔也叹‘谈何容易’,都是很有道理的。”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掌握国家的人以国事为重,听取忠言就会使社会安宁,拒绝忠言就会使政治紊乱。陛下详察其中道理,那么天下就幸运了。”
皇后一席话,使唐太宗顿时省悟,以后对魏徵更加器重。魏徵死后,太宗深感悲痛,亲临魏徵灵堂恸哭,追赠他为司空。太宗后来对人说:“用铜来做镜子,可端正衣冠;拿历史来做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兴亡更替;拿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经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徵去世了,我丢了一面镜子啊!”
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攻郑。兵临城下,郑文公命烛之武去说服秦国退兵。
烛之武趁夜来到秦国军队的营门前放声大哭。秦穆公闻报,便亲自接见了烛之武。
烛之武说:“老臣哭郑,也哭秦,郑国灭亡在所难免,并不可惜,可惜的是秦国呀!秦晋合兵攻郑,即使胜了,对秦国也是无益而有损。因为秦国在晋国的西面,与郑国相隔千里,无法越过晋国占领郑国的一寸土地。而郑和晋相连,胜利后领土必然全部归晋。秦晋两家本来势均力敌,可是晋国若得到郑的地盘,力量就会大大地超过你们,且晋国历来言而无信,这些年他们天天扩军备战,今日拓地于东,灭郑;他日必然会拓地于西,攻秦。君不见,晋国假途伐虢的教训吗?”
秦穆公听了觉得有理,便悄悄撤兵了。晋国自觉孤掌难鸣,便也班师回朝了。
不论个人行为还是国家大事,无不关乎利害,趋利避害是每个人都会做出的选择。所以,在辩说中说明利害得失,进而指明方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