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总结(1 / 1)

幼年时,笔者曾被法布尔笔下的万物生灵深深吸引,许多年后,当笔者重读《昆虫记》,依然有如第一次进入法布尔的“荒石园”,被那个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震撼和感动。

《昆虫记》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学科著作,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对于正在大量积累知识的你来说,《昆虫记》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你提供一扇认识昆虫世界的窗口,也用它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本。

读过《昆虫记》以后,想必你一定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印象深刻。《昆虫记》可谓是我们学习使用细节描写的范本,它向我们证明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以及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的最重要方法。没有细节的人物就如同流水线生产的半成品,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缺乏辨识度,也难以让读者产生兴趣。一旦加入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角色便有了生机,成了真真正正活着的存在,不再是单调的纸片人。《昆虫记》向我们证明,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一只昆虫也变得独特起来,即使经过许久,你一定还会记得爱排队走路的松毛虫、把巢穴建在滚滚浓烟里的细腰蜂,还有生来就有制衣技能的被管虫等等。

那么书中究竟传授了我们哪些进行细节描写的技巧呢?

首先,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基础。陆游曾教导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意思是,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好坏,是其经历、见解和识悟所决定的。一部好作品的诞生,不是仅靠灵感迸发、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作家的才智、学识、修养,立足于作家对世界的认知与观察,来源于作家日积月累的探索与实践,进而由内而外地生发出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昆虫记》囊括了昆虫的行为习惯、生长过程、繁衍方式等细节,它们大多无法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被研究清楚,所有精准的描写、翔实的数据,无不来自于法布尔毕生的观察。所谓“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也将让你发现生活的更多美好。

其次,要抓住典型角色的典型细节。当我们的描写对象有多个的时候,要在众多对象中筛选出特征最典型、形象最突出的一个。在锁定目标对象以后,细节描写也不是越多越好,在进行细节描写之前,应先提炼出目标对象的典型特征,根据文章的表达重点选择典型细节。如《伟大的母亲》一章中,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交代满蟹蛛的所有生活习性,而是把握住它为孩子奉献一生的特征,集中表现它产卵和育儿的细节。这样的写作方式更加突出了满蟹蛛无私的母爱,从而让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总而言之,就是描写的对象和细节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由个体反映整体,由现象揭示本质。

再次,要学会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昆虫记》将拟人的修辞手法应用到了极致,在本书中,昆虫们可以是建筑师、音乐家、泥瓦匠,可以是勤劳的父亲、伟大的母亲,它们有喜怒哀乐,有生存的欲望也有战斗的野心,会无私奉献也会狡诈阴险。当昆虫被赋予了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它们似乎也变得不再渺小,作者让读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这些“生命”,在《昆虫记》里,这些小家伙再不是比人类低等级的生物。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细节更为具体、生动。

最后,细节描写要以小见大,为中心思想服务。细节虽小,但分量不轻,尤其在描写人物时,好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使人物生动鲜活,更能通过细节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由小见大地展现社会风貌。在《时刻准备着新生》中,作者从天牛通过关口、咬破门帘写到它冲出黑暗,完整呈现了天牛冲破阻碍、获得新生的全过程,极具感染力的文字使得读者仿佛也经历了一场破蛹而出的斗争。《昆虫记》所记载的昆虫为生存和繁衍所进行的斗争,正是生命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像这样的细节描写,都反映了生命的可敬,它超越了一本科普读物的需要,更表现出作者用人性观照虫性的普世精神,如此深刻的细节描写,才使得作品成为“昆虫的史诗”。

短短二十余章,无法阅尽浩浩十卷、长达数百万字的《昆虫记》,但我们可以在这些精彩的片段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技巧化为己用,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论是进行细节描写还是学习写作,相信点滴的积累终能让你的写作获得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