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勤劳的父亲(1 / 1)

阅读赏析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认识了昆虫界的榜样夫妻,本篇中,我们将继续了解另一种值得敬佩的昆虫——月形蜣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月形蜣螂父亲的模范表现吧!

阅读批注

月形蜣螂身材娇小,和其他粪蜣螂一样,前额长着角,肩部有齿状的角突和一个新月形的深槽口。[1]它们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里,牧场附近是它们的最爱,因为那里有牛羊的排泄物,能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

我的女儿阿格拉艾和我一样,也是一名昆虫爱好者。一天,她从外面带回来六对昆虫,都是罕见的月形蜣螂,我把它们放在笼子里细心照顾。邻居家正好有一头母牛,它的粪便能为这些小家伙们提供充足的食物。

六月份的时候,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它们。我用小刀一点儿一点儿把泥土切成垂直的薄片,里面露出来的东西让我兴奋不已。每一对月形蜣螂夫妇都有一个华丽的房间,房间长十五厘米,天花板有点儿低,高度大概只有五到六厘米左右。

这些房间看上去就像一个手掌大小的面包店,月形蜣螂在里面生产着“粪球面包”。笼子里面现在一共有六家面包店,分别由六对蜣螂夫妇经营着。每家店里面蜣螂夫妇都在守护一个面团。这个面团已经被它们揉搓软了,现在正在等待发酵。[2]

一个月以后,我又来看它们了。我发现这里又有变化了,面积虽然还和以前一样大,但是天花板和墙壁上都新铺了一层牛粪。

月形蜣螂夫妇待在房间里时时刻刻等待着它们的宝宝出生。不过蜣螂爸爸的胆子似乎要小一些,它一看见墙壁上透进来的光,就吓得溜到阴暗的走廊里去了。[3]

我很好奇月形蜣螂夫妇在养育孩子方面谁做得更好一点儿。为了找到答案,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把一对月形蜣螂夫妇放进一个短颈广口瓶里,由于我的动作幅度比较大,把它们两个都吓了一跳。但是,它们两个谁都没有离开宝宝。蜣螂妈妈小心翼翼地守护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并仔细听卵内部的声音。蜣螂爸爸用一种极不舒服的姿势守护着幼虫,和蜣螂妈妈一样认真负责。[4]

由此可见,蜣螂爸爸是一名好父亲。所以月形蜣螂的产卵量比只由母亲抚育儿女的西班牙蜣螂多一倍。这个例子再次很好地证明了一个勤劳的父亲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阅读赏析

阅读过《昆虫记》的读者,往往会被书中昆虫的小世界感动,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拥有了更为复杂的人性,也展现出更多让人惊叹、赞美、尊重的动人瞬间。

以本篇为例,作者使用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刻画月形蜣螂,用观察人的方式观察昆虫,从而赋予了昆虫人的形象、心理和性格。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都属于细节描写,相较于心理描写,这三种描写手段更加直观,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体会,进而形成对角色的第一印象。在使用这三种描写方法时,应始终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寻找人物的典型特征,避免与主题无关或缺乏独特性的特征,才能塑造出深入人心的精彩人物形象。

阅读延伸

1.归纳总结作者是如何证明“蜣螂爸爸是一名好父亲”这一结论的?

2.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篇目,再找出一处能表明法布尔“以人性写虫性”的段落。

3.试着体会作者在本篇中对月形蜣螂有怎样的感情,通过本篇文章作者传达了何种思想态度?

[1] 外貌描写 将月形蜣螂和其他粪蜣螂对照来写,直观表现出月形蜣螂与其他粪蜣螂外貌上的异同。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进行描写,范围包括容貌、衣着、体形、姿态等。外貌描写通常能最为直观地呈现角色形象,也有助于读者形成对目标的第一印象,但在写作中需要注意选择外貌的最富特征的部分来写,才能做到典型、真实、传神。

[2] 比喻 对于人类而言是排泄物的粪便,却是月形蜣螂赖以生存的食物。作者以此为出发点巧妙地将“粪球”和“面包”联系起来,把月形蜣螂生产粪球的过程比作制作“粪球面包”,将它们的房间比作面包店,消解了读者对于以粪便为生的蜣螂的厌恶感,也自然而然怜爱起这些勤劳的小生命。

[3] 动作描写 胆小的蜣螂爸爸甚至会因为亮光而逃走,对它溜到角落的动作描写则具体证明了这一点。

[4]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还原了一对尽职尽责的父母形象。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蜣螂妈妈脸上紧张的神情和蜣螂爸爸专注的姿态。神态描写通常指脸上的表情,显然昆虫并不具有表情,但作者对神态描写的运用恰恰体现了他“以人性描写虫性”的写作特征,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