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列那成了传说(1 / 1)

探索思考

狡猾的列那终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顺利地离开了皇宫,不过没过多久狮王就后悔了,没人陪他解闷儿的日子可太无聊了。列那去哪儿了呢,他还会回来吗?

阅读批注

狮王后悔了。

他不应该放列那走。

自从列那走后,狮王身边再也没有得力的家伙了。没有人给他讲好玩的事儿,没有人替他出主意,没有人变着法儿的逗他开心了。

狮王觉得自己得了“相思病”。

他和狮王夫人说了,狮王夫人给他一个白眼。[1]

狮王命人写了封信给列那送去,信的内容大概是先询问了下列那最近过得好不好,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忙不忙,如果不忙,可不可以进宫陪驾。

送信使者出发前,狮王特意嘱咐他:“你一定要对列那恭恭敬敬的,不可态度傲慢,你怎么对我的就怎么对他。另外,你告诉列那,如果舍不得和家人分开,那正好把家人都带来,他的妻儿可以陪陪王后,我从前许诺他的官位他如果不满意,可以让他随便挑。”

狮王说完,觉得自己给出的条件还是不够有**,不够吸引列那,干脆说:“这样吧,你告诉他,只要他肯进宫,条件让他随便提。另外,如果你能说服列那,让他进宫陪我,本王就厚赏你,记住了吗?”[2]

送信使者一听还有赏赐拿,满心欢喜地出发了。

他走得很快,恨不得能马上到列那家。

格灵贝一听说大王派使者给叔叔列那送信去了,急忙跑去通风报信。

于是,在狮王的使者到来前,列那早就收到信息了。他做了一番准备,等使者到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一番景象——

列那死了![3]

使者有礼貌地敲开列那的家,艾莫丽伤心地打开房门,使者看到艾莫丽的样子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使者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但是他不是因为列那的死去,而是因为狮王答应他的赏赐就这么飞走了。

他还没有行动,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使者仍然没有放弃,他又试探着问了一遍:“你说的是真的,列那真的死、死了?”

“是真的。”艾莫丽伤心地落泪,“他的坟墓就在那边。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吧。”

使者马上跑过去看了,他看到那个地方山清水秀,是个不错的长眠之地,上面有一块大理石墓碑,写着死者的名字——列那。

使者都要哭了,他白跑一趟了,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该怎么回去和狮王交代啊。[4]

他没有完成任务,回去的心情不像来时那么兴奋,脚程也慢了许多。但不管他再怎么慢,路也有走完的时候。[5]

此时此刻,皇宫就在他眼前了。

他再也不能磨蹭了,只能尽可能平静地告诉狮王,他最宠爱的臣子列那,已经去世多日了。

狮王听到这个消息,果然悲痛欲绝。

他缓了半天才接受这个事实,下令为列那举行最隆重的葬礼,并命令所有动物王国的臣民都要为列那哀悼。

列那逼不得已选择装死,所以再也不能在这里生活了,他搬了家,尽可能躲起来不被人发现,每天生活的快乐又自在。[6]

后来动物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他们遇见了狐狸一定要赶快逃跑,千万不要和他们说一句话,因为总能被他们欺骗。

孩子们就会问为什么。

大人们说,因为有一只叫作列那的狐狸特别狡猾,他最擅长花言巧语,哪怕是最危险的情况,也总能死里逃生。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列那的形象在小一辈中特别神秘,每只动物都会谈狐色变。

阅读赏析

列那,这样一个诞生于《圣经》故事的狐狸,最终以“假死”远离动物王国的视线,带着家人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仿佛是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列那阴险狡诈,为了果腹、照顾家人,他对待底层弱势群体狠戾残忍,从不手软。但同时他也是残酷动物世界里的被压迫者,他勇于反抗,痛痛快快地惩治虚伪贪婪的统治阶层,从这一点来看,他又像英雄一般,让人忍不住为其鼓掌。这只狡猾又可爱、亦正亦邪的狐狸为我们展示了中世纪法国社会上下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虚伪贪婪、道貌岸然,也向我们展示了法国底层民众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作者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生动诙谐的故事,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波谲云诡的法国社会生活图景。

阅读延伸

1.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结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列那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你喜欢列那吗?说说你的理由。

3.阅读完毕后,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只有记录下来,你才能更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写作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走向等。

[1] 夸张、神态描写 狮王觉得自己得了相思病属夸张手法。有趣的是狮王夫人的反应,她直接给了狮王一个白眼。我们写故事时也一样,能用一个眼神或者动作表达的内容,就要避免烦琐的描写。

[2]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看来狮王对列那是真心真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狮王将来不会一脚将列那踢开。列那十分了解狮王的反复无常和自私自利,所以狮王遣使送信这一招是不会管用的。

[3] 叙述 列那死了?列那必然是装死,但是这一招太管用了。我们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寓言故事的写作方法时,不要忘记学学作者对情节的巧妙设计。

[4] 人物塑造 使者连名字都没有,但是作者只通过寥寥数语就呈现了一个为有势力的人奔走的仆人的形象。

[5] 对比 使者出发时的兴奋和返程的沮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越是简短的故事,越是要注意细节,并省略不必要的叙事。

[6] 叙述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亦正亦邪、有血有肉的狐狸形象,他最终凭借天生的机智带着家人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