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列那为了躲避猎人的追捕逃进了修道院,那里可没有山珍海味,列那恐怕待不了几天就得闯祸。
阅读批注
列那遇见一位小修士,问他裴奈院长在哪里,他有要紧的事。
裴奈院长为人宽厚,只是脾气有点儿倔。小修士引着列那来见裴奈院长,裴奈院长高兴得不得了:“稀客啊。”
列那开始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演戏了:“修士,我想在这儿修行,我犯的错太多了,罪孽深重,但我愿意从此改邪归正,求上帝宽宥。”[1]
“唉!”裴奈院长叹道,“你生性顽劣,狡猾奸诈,但这里的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般。我问你,这里生活清苦,没有山珍海味、鲜鱼嫩肉,你能忍受吗?”[2]
列那昧着良心说:“能,肉我早都吃腻了。”
列那惯会演戏,生来就一副聪明样儿,他想骗人,没几个能躲得过的。裴奈院长想了好一会儿,终于点头答应了。
裴奈院长告诉他做修士的第一项功课就是要学会读经祷告。
列那便跟着其他人学习如何祷告,认真又虔诚的态度让裴奈院长稍稍安了心。
学习了一整天,终于到晚饭时间了,列那知道修士的晚餐很简单,但没想到这么简单。幸好他白天吃了好多鸡,勉强应付了。
就这样,列那在修道院里待了几天,倒也安静,与人和气。不过,食肉动物列那几天不曾吃一点儿荤腥,早就馋得不行了。
修道院里有只鹦鹉,列那趁着月黑风高,几口就把他吃没了。鹦鹉是修道院的宠物,第二天一个修士要喂他吃饭的时候发现不见了,全院上下一顿好找。[3]
列那厚脸皮的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也加入了找鹦鹉的队列中。看着其他人一顿忙,居然一点儿都不觉得羞愧。[4]
列那又安静了几天,觉得当修士太无聊太辛苦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太馋了,他现在看谁都像好吃的。
列那忍不了了,只能把主意打到前不久某个信徒送来的几只母鸡身上。
列那趁着没人注意,偷吃了两只。等他壮着胆子再次向母鸡下手时,这一次,就没那么走运了。
一位修士看见列那正打算吃鸡,吓得大叫起来,把所有修士都招来了。
裴奈院长很痛心,他那么相信列那,愿意给他改过的机会,但是这只罪孽深重的狐狸居然不知道珍惜。
他冲着列那怒斥道:“好啊,你混进修道院就是为了吃鸡。你果然本性难移,亏我那么相信你。你赶紧给我走,现在、立刻、马上!”[5]
“知道啦,知道啦。”列那不耐烦地说,“不就是吃了两只鸡吗,至于这么激动吗!我从前犯了那么多错,哪是一下子就能改过来的,你就不能给我几次犯错的机会吗!再说我这才犯了一个错,你就抓着不放,太过分了吧。”
裴奈院长觉得就算再给列那一百次机会,这只狐狸也不会有一丁点儿变化的,便狠下心说:“你犯了院规,还是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吧。”
列那就这样被逐出了修道院,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更大的事还在后面等着他呢。[6]
阅读赏析
列那为了躲避猎人的追捕,暂时躲进修道院里避风头。作为一只狡诈至极的狐狸,怎样才能在修道院里白吃白住呢?于是,列那又开始演戏了,他声泪俱下的忏悔打动了修道院的裴奈院长,院长将他收留下来。但是没过几天,列那的馋虫就不甘寂寞地跑了出来,不仅把修道院的鹦鹉偷偷吃掉,甚至偷吃信徒送来的母鸡,这可把裴奈院长气坏了,立刻将列那赶出了修道院。被赶出去这点儿小事列那是不会放在心上的,那么,到底有什么大事在等着他呢?下一章揭晓答案。
阅读延伸
1.你认为列那会有真心悔过的时候吗?
2.裴奈院长为什么会认为自己能改变列那呢?
[1] 语言描写 列那又开始演戏了,不过还是头一次“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演技”是越来越高超了。
[2] 语言描写、铺垫 列那干了那么多坏事,臭名远播,裴奈院长必然也了解这一点,但是院长心怀信仰,认为自己能拯救这个顽劣之徒,所以才有此一问。此外,院长的话其实也是一种铺垫。前面说过,“铺垫”的功能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提前做的描写。那么请你猜一猜,院长这句话是为什么事件做铺垫?
[3] 叙述 原来前文中的铺垫是为描写此处的偷吃鹦鹉事件的。列那这只狡猾的狐狸,一是不会真心悔过,二是改不了肉食动物的习性,所以他必然不会安分地待在修道院里。
[4] 叙述 列那的性格中仿佛就没有“羞愧”二字。
[5] 语言描写 院长很痛心列那并没有改过自新,但这是必然的结局。列那是食肉动物,他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6] 悬念 到底有什么大事在等着列那?作者抛出了悬念,吊足了读者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