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列那的补药(1 / 1)

探索思考

列那可没那么容易死掉,但是被警犬毛尔荷狠狠揍了一顿后,他一时半会儿也好不起来。

阅读批注

列那被毛尔荷揍了一顿后,生了一场大病。虽然这病没要了他的小命,但也把他折腾得够呛。

医生嘱咐他要老老实实修养一段时间,哪儿都不许去。

这可把列那憋坏了。

没几天就蔫蔫儿的,一点儿精气神也没有了。列那可是一只高颜值狐狸,但现在……

他看着自己的这副样子也很伤心。[1]

“哎,如果现在有人攻击我,我可能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哎。”

列那沿着河边慢慢地走,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水声,他停下来看见鹭鸶秉沙正在河里撒欢儿捉鱼。

“哇,他的肉一定很香!”

望着秉沙,列那那颗沉睡已久的心又再次欢快起来了!那一瞬间,他的不开心全都不见了,他又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列那啦!

他激动的心怦怦直跳。[2]

怪不得这几日他总是不开心,他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传说中的“不死的癌症”。

原来他是想吃肉了!

为了养伤他最近总是吃药,饭也吃得很简单。别说肉了,就是油腥都没多少。

长时间这么折腾,他能开心吗,能有力气吗?

他需要肉,很多很多好吃的肉。

眼前秉沙就是这样的一块大肥肉。

列那很了解秉沙的,知道他非常谨慎,要是自己不小心弄出什么动静来,他一定会马上逃走的。[3]

所以说,别看列那乖乖养了一段时间病什么都没做,但狐狸的狡诈和灵敏可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对付不同的猎物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么简单的道理,列那可是心知肚明。

于是,他躲在暗处悄悄想了一个主意出来。

列那采了一些芦苇,在上面放上一堆青苔,把它们扔进水里。这堆东西漂啊漂的,很快漂到了秉沙身边。

秉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团一团的,乍一看被吓了一跳。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芦苇啊。

他笑自己谨慎过头了。用嘴把芦苇推开,回身继续抓鱼。

谁知没多久,又漂来一堆东西,秉沙又吓了一跳,仔细看发现原来又是一团芦苇,秉沙都无语了。

他没去想为什么突然间水里多了这么多芦苇,只是觉得自己胆子太小了,居然被一团一团的芦苇吓了两回。

秉沙放松身体,用嘴把东西推开,再次回身捉鱼。[4]

很快,又一团芦苇漂过来了,这一回秉沙有经验了,他淡定地一动不动,可不像前两回似的。不过这一次他可错了。

因为这一回的芦苇可不是普通的“芦苇”,狡猾的狐狸用芦苇遮住自己的身体,用了一招障眼法“光明正大”来到秉沙身边。

秉沙一点儿也没察觉危险降临,列那“快、准、狠”猛扑了上去,一把扭断他的细脖子,然后……

可怜的鹭鸶秉沙成了列那的“补药”,一命呜呼。[5]

列那这一病,狡猾的本领非但没有退步,反而更胜从前。他深知秉沙小心谨慎的性格,没轻易动手,并充分利用这一点把秉沙变成了他的“盘中餐”。秉沙谨慎有余,却不够细心,列那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达到目的。

他三两下把鹭鸶吃掉,心里更得意了,多日来的无精打采全都不见了。

列那又可以像从前那样到处为非作歹了。[6]

阅读赏析

列那这个坏家伙伤病还没好就出来溜达,可他运气挺好,在河边遇到了一只忙着捉鱼的鹭鸶。鹭鸶秉沙其实是小心谨慎的性格,但是他的对手列那太强了,既会揣摩人心,又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很少有猎物能逃过他的手掌心,秉沙就是这样一步步跌进了列那的陷阱里。那个为非作歹的列那又回来了。

阅读延伸

1.秉沙的悲惨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2.故事读到现在,你怎样评价列那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1] 叙述 列那这副样子可不会引起读者的同情,他就自怜自艾吧。好的角色塑造就是如此,让读者对他又爱又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真实鲜活的,但是写作时很容易将人物扁平化,人物看起来不真实,更谈不上有血有肉。列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我们要认真分析并随时总结,以备写作之需。

[2] 叙述、夸张 狐狸列那一肚子坏水,看到猎物就走不动道,心也跟着怦怦直跳,真是个天生的“猎手”。

[3] 心理描写 列那太聪明了,这是天生的技能,从他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他如此谨慎,想必鹭鸶秉沙是在劫难逃了。

[4] 叙述、心理描写 鹭鸶秉沙十分小心谨慎,但是他没有细想为什么水里突然出现那么多芦苇。任何动物放松警惕都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5] 叙述、动作描写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真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列那在攻击猎物时的动作一向是“快、准、狠”,从不犹豫。

[6] 叙述 秉沙死于放松警惕,列那胜在沉稳,不打无准备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