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在林肯岛上生活的两年时间里,居民们用智慧和辛勤创造了富足的生活,可是海盗船的出现,给居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他们将如何捍卫家园呢?
阅读批注
这艘船不是“乘风破浪号”,而是一艘他们没有见过的船。它是路过林肯岛?还是想中途停泊在这里?自然是不得而知。[1]
史密斯和哈伯立刻把其他人叫到花岗岩宫,告诉他们出现的新情况。一听史密斯说完,彭克罗夫立刻抓起望远镜朝海上看去,果然就看到了一个小黑点。
“真的是船!”彭克罗夫大声说道,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的确,已经沉寂了两年的海面上出现一艘船,这真是让人惊讶的事情。
“是朝林肯岛过来的吗?”斯皮莱问。
“还很难说,现在只能看见桅杆,看不见船身。”彭克罗夫回答。
“是不是来接我的‘林肯号’啊?”艾尔通也发出了疑问。大家想起来,艾尔通说过,只要他改正错误,格里那凡爵士就会派船来接他回去。[2]
可是,这艘船离林肯岛太远了,大家始终看不清船上的旗帜。
“唉!”彭克罗夫叹息道,“如果这条船驶过林肯岛,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靠岸,我们是不是就永远走不了了。”[3]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大家都沉默了。史密斯想了一会儿,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先和那条船上的人取得联系。”
“可是天快黑了,怎么跟他们取得联系呢?”斯皮莱说,“我们是不是要点起一堆篝火,告诉对方这个岛上有人居住?”
这的确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史密斯心存怀疑,但如果这艘船离开林肯岛的范围,那就是永远离开了,或许他们永远失去了回去的机会。
“虽然不确定船上是谁,还是值得我们试一试的。”史密斯最后下定决心,冒一下险!
正当纳布和彭克罗夫准备去气球港点燃篝火的时候,那艘船突然改变了航向,径直向林肯岛驶过来。船速很快,不一会儿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之中。史密斯叫住纳布和彭克罗夫。将望远镜递到了艾尔通的手里,艾尔通拿起望远镜,一边仔细观察着,一边嘟囔着:“不……那不是‘邓肯号’……绝对不是……”
彭克罗夫也拿起了望远镜,他看清楚了,这是一艘细长的大船,大约有三四百吨重,他看到船上飘着旗帜,但看不清旗帜的颜色。就在一刹那,一阵风吹过,旗帜在微风中被吹展开来,艾尔通一把抓过望眼镜举在眼前,然后用他沙哑的声音颤抖地说道:“黑色旗!”
这是一艘海盗船![4]
大家立刻商量该怎么应对这个事情。七嘴八舌地讨论后,史密斯最后说道:“朋友们,也许这艘海盗船只是想探索一下林肯岛的海岸线,或许船上的水手不会下船。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还是要尽力隐藏咱们的踪迹。眺望岗上风车的目标太大了,艾尔通和纳布先去眺望岗把风车的风翼拆下来。我们来用树枝把窗户伪装好。这段时间里,统统不许生火。总之,不能让人看出岛上有人居住!”[5]
大家立刻按照分工开始行动了。临走之前,史密斯叫住大家,激动地说:“朋友们,如果这帮海盗要强占林肯岛,我们一定要保卫它,是不是?”
“当然,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斯皮莱说。[6]
晚上七点半时,天完全黑了,虽然看不见船上的灯光,但大家都听到了船的锚链滑出锚穴的声音,那说明海盗船已经靠岸停泊,而这个声音发出的位置,就在花岗岩宫前的海域!
海盗们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们想在这里登陆,来林肯岛上探索一番。虽然大家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但是他们不知道这艘船上有多少人?这些人有多少武器?这让大家感觉非常焦虑。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占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史密斯安慰大家,“花岗岩宫在高处,他们不可能主动攻击我们。”
“可是我们的庄稼、饲养场都要被他们糟蹋了。”彭克罗夫着急地跺着脚说道。
“彭克罗夫,我们根本没法阻止他们。”
“史密斯先生,”这时,沉默很久的艾尔通突然开口说道,“我有一个请求。让我偷偷跑到他们的海盗船上,探探他们的实力。”[7]
“可是艾尔通……”史密斯惊讶地说道,“这太危险了!”
“冒这个险是值得的。”
艾尔通说服了大家,考虑到两个人去可以有个照应,大家决定让彭克罗夫陪着艾尔通一起去。
两人来到海滩上,借着夜里的黑暗偷偷游到海盗船旁,用手抓住桅杆上的船索,一鼓作气爬到了船的甲板上。借着船上微弱的灯光,他们看清楚了,这艘船上一共有五十多个海盗,船上装备着四门大炮,而这艘船名叫“飞快号”。因为之前做过海盗,所以艾尔通很清楚这些人的来历,他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8]
在“飞快号”的甲板上,艾尔通听到了海盗们喧闹的声音。
“这艘船棒极了,行驶得真快!”
“没错,我们抢到这艘船是值得的!”
“船长万岁!”
海盗们举着手中的酒杯,一边痛快地喝着酒,一边七嘴八舌地夸耀自己的“赫赫战功”。艾尔通还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这群海盗是偶然行驶到林肯岛附近的,他们没有在地图上找到这个没有标注的岛屿,于是想到林肯岛上看一看。如果林肯岛条件不错,就可以利用这里作为停泊轮船的基地。[9]
艾尔通不觉心中焦急起来,虽然史密斯、斯皮莱、彭克罗夫、哈伯和纳布都是毫不畏惧的勇士,但要想完全战胜海盗,想必也会付出不小的牺牲。想到这里,艾尔通悄悄潜入位于船舱下的弹药库,他想引爆弹药库,用自己和一船海盗的生命,换取林肯岛上五位居民的安全。[10]
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的海盗。正当他走到弹药库门前准备打开大门时,一只手搭到了他的肩上。只听身后响起了一声凶恶的叫喊:“你想干什么!”
来不及看清身后的面容,艾尔通猛地挣脱了海盗的大手,从船的甲板上纵身跳入了大海。在他的身后,响起了一阵急切的叫声:“来人啊!来人啊!别让他跑了!”
艾尔通被发现了,好在他从海盗船上逃了出来。艾尔通和彭克罗夫赶紧赶回到了花岗岩宫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和知道的所有情况都跟大家说了。听完艾尔通的讲述,大家纷纷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艾尔通的双手。[11]
“看来这场战斗不可避免了。”史密斯说道。
“让他们尽管来吧,我们是不会屈服的。”斯皮莱义正词严地说。
“咱们有希望转危为安吗?”彭克罗夫担心地问。
“当然,我们六个人对付这五十个人。”
“六个人对付五十个人啊……”
“六个人,不过,应该还会有……”史密斯沉吟道。
“还有谁?”彭克罗夫追问道。
史密斯没有回答,用手指了指天。[12]
大家做好了一切准备,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可这一夜平安无事——海盗们不知道岛上对手的实力,暂时不敢闯进来。清晨,天蒙蒙亮,六个人站在花岗岩宫口,隔着海面上的一层薄雾观察岸边的情况。
史密斯对大伙儿说道:“在大雾还没有散尽之前,我们要做好应急准备。大雾遮住了海盗们的眼睛,我们的行动也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让海盗们以为岛上的人很多,完全有能力击败他们。所以我们要分成三队——一队守在“壁炉”,一队把守住慈悲河口,另外一队安排在小岛上,阻止或延缓敌人登陆的时间。我们隐蔽在岛上的各个地方,万一敌人发起进攻,我们就朝他们开枪,瞄准了就狠狠地打,直接干掉他们。我们的弹药是非常充足的,大家不需要节省。”[13]
按照他们的计划,史密斯和哈伯埋伏在“壁炉”,斯皮莱和纳布躲藏在慈悲河口的乱石丛中,艾尔通和彭克罗夫在小岛上各自坚守一个阵地。患难与共的同伴们在分散到各个地方之前拥抱告别,他们相互叮嘱,要小心行事,安全最重要。[14]
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子弹也从四面八方射出,敌人就会产生错觉,以为岛上会有很多人,不敢轻易上岸。所以直到早上八点钟,岛上的雾气慢慢散去,海盗船上才终于有了动静。
海盗们放出了一条小船,七名海盗跳上了小船,一个人掌舵,四个人划桨,其他的两个人蹲在船头观察,随时准备射击——他们身上都背着步枪。艾尔通告诉彭克罗夫,这些人是来探路的,船上的海盗们都在密切注视着小船的情况。
霎时,突然传来两声枪响,一缕青烟从小岛的岩石中间飘起,那是艾尔通和彭克罗夫射出的子弹。这两枚子弹精准地击中了小船上的两名海盗,他们应声倒地,而小船上的其他五个人显然乱了阵脚,举着枪胡乱射击一番。与此同时,海盗船上发出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射出,落在了彭克罗夫和艾尔通藏身的岩石顶上,炸得岩石碎石飞溅。好在他们二人没有受伤。[15]
在这期间,小船上的桨手连喊带骂地用力划了起来,他们没有返回大船,而是沿着海岸径直来到了林肯岛上,顶着涨潮的海水,他们进入了慈悲河中。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只听见两声枪响,又有两名海盗倒下。这是斯皮莱和纳布射出的子弹。现在小船上只剩下三个人了,他们赶紧掉转船头,迅速地朝 “飞快号”划去。
虽然林肯岛上的居民打赢了第一仗,但令大家没有料到的是,海盗们并没有被他们吓倒。“飞快号”上,十来个海盗兴冲冲地跳上了第一条小船,与此同时,大船上又放下第二条小船,八名海盗跳了上去。
林肯岛的居民手里拿着望远镜,时刻关注着两条小船的动向:只见第一条小船向小岛直扑上来;第二条小船则准备强行闯进慈悲河口,直冲向花岗岩宫。眼看海盗们人多势众,彭克罗夫和艾尔通感到情况不妙,他们赶紧返回到花岗岩宫所在的主岛上来。与此同时,第二条小船上的两个海盗被斯皮莱和纳布击中了,倒在了船上。
这时,海滩上有十二个海盗,而花岗岩宫所在的主岛上则有六个海盗。情况对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很不利。
他们先对付海滩上的十二个海盗,艾尔通和斯皮莱举起火枪,一枪一个,两个海盗死了。其他海盗吓出一身冷汗,返回到了小船,拼命地向“飞快号”大船划去。可是,主岛上的六个海盗却不知道去哪里了。[16]
阅读赏析
本章讲述了林肯岛上的居民们发现海盗船,痛击海盗船的故事。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艾尔通英勇请缨探底敌船,为伙伴们获取珍贵敌情。作者通过对艾尔通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的详细描写,展现了艾尔通获得新生后以实际行动虔诚赎罪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对海盗们来到林肯岛的原因和目的只做了简略的交代。这提醒我们,在构思文章时,不仅要思考“先写什么”和“后写什么”,还要考虑“多写什么”和“少写什么”,也就是详写和略写,围绕写作重点和思想主题进行详写,可以起到突出主题、升华思想的作用,同时让故事的整体结构显得疏密有致,内容充实。
故事的第二条主线是居民们齐心协力与海盗们斗智斗勇的游击战。这部分内容将史密斯超凡的领导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临危不乱的理智和布局战斗的智慧令人无比钦佩;对战斗过程的描写也尤其突出,史密斯的游击计划很快奏效,随着镜头的切换,紧张的战斗场面尽收眼底,但奈何海盗人数众多,步步紧逼,战局开始变幻莫测,形势对居民们也越来越不利,就在战况焦灼之际,故事突然以悬念收尾,令人意犹未尽。六个海盗去哪儿了?逃离的海盗有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神秘力量究竟会不会出现?居民们又能否保住家园?让我们赶紧接着往下看。
阅读延伸
1.请你说一说艾尔通蜕变的过程。
2.居民们为什么誓死捍卫林肯岛上的家园?
[1] 悬念 在篇章开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引出下文。
[2] 补叙 这里用两三句话对跟艾尔通有关的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运用的是补叙手法。如果没有这里的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
[3] 语言描写 两年来没有一艘船经过这里,现在面对那个渺茫的船影,彭克罗夫有些患得患失,说明居民们心里对回归祖国始终抱以期待。
[4] 细节、动作和语言描写 艾尔通对风将船上的旗帜吹展开来这一细节的关注,以及他一把抓过望远镜的动作,说明他善于观察,眼疾手快,也表明他内心对于这艘船究竟是不是来接他的“邓肯号”非常在意,沙哑、颤抖的声音里既包含了希望落空的复杂,更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5] 语言描写 面对即将到来的潜在危机,史密斯迅速做出决策以保证大家的安全,沉着冷静,考虑周全,尽显领袖风范。
[6] 对话 居民们愿意用生命来保卫林肯岛,说明他们跟这个自己亲手建造的家园有着浓烈的感情,短短的两句话有着不轻的分量。
[7] 语言描写 艾尔通曾经误入歧途当了海盗,犯下罪行,现在他主动请缨准备只身赴险,体现了他改过自新的强烈觉悟和以实际行动忏悔赎罪的决心。
[8] 叙述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居民们和海盗船之间实力的悬殊。
[9] 略写 这里对这群海盗是如何来到林肯岛以及来这里的目的进行了简略的交代。在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时,切忌让次要的情节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略写的内容毫无意义,略写能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就好比绿叶对红花的陪衬使红花更为突出。
[10] 心理描写、行为描写 艾尔通虽然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但他心里想的、实际做的,都以朋友们的安危为第一,他愿意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帮助大家脱险,说明他有一颗感恩之心,而且他正在以实际行动忏悔赎罪,可见心灵的救赎对他十分重要。
[11] 动作描写 握手的举动表明大家对艾尔通以身犯险获取敌情的行为报以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没有把他当作一个赎罪的罪犯,而是一个可以真心相待的朋友。
[12] 对话、悬念 这段对话渲染出了居民们迎战海盗前的紧张氛围,大家都有誓死捍卫家园的决心,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恐怕凶多吉少,但最后史密斯的话让人若有所思,神秘力量是否会再现呢?
[13] 语言描写 虽然实力悬殊,但史密斯临危不乱,冷静分析局势,迅速制订作战计划,巧妙部署“兵力”,同时不忘鼓舞士气,提振精神,展现出了史密斯超凡的领导力和十足的魄力。而弹药充足这一细节,侧面说明居民们未雨绸缪,时刻为潜在危险做准备。
[14] 细节描写 临战前伙伴们拥抱告别、相互嘱托的情景十分动人,患难真情让人感动。这里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以小见大、服务主题的作用。
[15] 场面描写 对于战斗的打响,作者首先调动听觉——枪响,然后调动视觉——一缕青烟,让读者仿佛站在远处观战,不明的局势牵动读者心弦;接着镜头对准乱了阵脚的海盗,叙事节奏也开始加快;而后随着一声巨响,敌方发起反攻,战况升级,镜头紧接着从海盗方转移到了守卫方。感官的调动,全景及特写镜头的适时切换,设悬紧跟着释悬,以及气氛的渲染和叙事节奏的把握,让这段场面描写精彩纷呈。
[16] 悬念 六个不知所踪的海盗无疑成了居民们最大的潜在威胁,结尾抛出悬念,引出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