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几个人彻底接受了要在神秘岛长久居住下去的事实,他们一无所有地来到孤岛,大自然却给了他们无穷无尽的馈赠,他们将如何挑战命运、创造奇迹呢?
阅读批注
无论如何,这是一趟收获颇丰的旅程,大家都感觉很满足,晚上,回到“壁炉”的几个人生起了火,纳布和彭克罗夫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吃完饭后,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回顾这一次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这时,史密斯从口袋中掏出几块不同的小矿石——这是他白天捡的,看着大家好奇的目光,史密斯一一介绍道:“朋友们,这是铁矿石,这是黄矿石,这是黏土,这是石灰石,这是煤。这些矿石都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礼物,能不能用好它们,全看我们自己!明天起,我们就干起来了!”[1]
“史密斯先生,我们从哪儿开始做起呀?”第二天早上一睡醒,彭克罗夫就凑到史密斯身边,轻声地问道。
“我们要从头开始干。”史密斯回答。的确,他们必须要从头开始——他们连用来制造工具的工具都没有。没有时间拖下去了,必须要利用手头的一切来制造工具,然后用工具来制造生活必需品,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2]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是几个勇敢无畏、充满智慧的男子汉,是工程师史密斯最得力的助手。斯皮莱是位精明的记者,脑子特别灵活;哈伯是一个勇敢、博学的少年,尤其擅长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纳布机灵、勤劳,永远充满热心,尤其会干铁匠活儿;而水手彭克罗夫漂洋过海,去过很多国家,阅历丰富,而且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什么活儿都会干。把这五个人凑到一起,既是机缘巧合,也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3]
“我们要先打造一个炉灶,有了炉灶才能制造需要的陶器。”史密斯跟彭克罗夫说。
可是彭克罗夫还是不明白:“那我们用什么来造炉灶?”
“用砖。”
“用什么来造砖?”
“黏土,就是我昨天向你们展示的黏土。”[4]
除了打造炉灶,他们还需要去林中打猎。为了更顺利地打到猎物,他们又需要制造一些刀具和弓箭。
说起刀具,史密斯突然眼睛一亮,他大声喊道:“托普,过来。”小狗听话地跑到主人身边。史密斯抱住小狗,轻轻地把狗脖子上戴着的项圈取了下来,折成两截,对着彭克罗夫说道:“你瞧,这就是两把刀。”
“这是刀?”彭克罗夫不解地问。
托普的项圈是用钢片做成的。史密斯笑了笑,没有回答彭克罗夫的疑问。他拿着折成两截的项圈在岩石块上磨了一会儿,然后用细砂石在刀口上磨出了尖利的刀刃,装上刀柄——仅仅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史密斯就制成了两把快刀。[5]
彭克罗夫像欢庆战争胜利那样,开心地庆祝他们生产出的第一个工具。有了基本的刀具,就可以打猎了。
要生产更多的工具,就需要更多的原材料。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的任务就是寻找更多可以用来制造工具的原料。
第一天,他们一起去格兰特湖西岸,顺着慈悲河走到湖边。他们仔细观察,发现这里遍地都是可以用来制造砖瓦和陶器的黏土,在史密斯的指挥下,他们挖掘了很多黏土带回“壁炉”。
而哈伯也在路上发现了适合制作弓箭的树木,砍了一些带了回去;彭克罗夫在树林里找到了极具韧性的木槿,它可以用来制作弓弦。有了弓弦和弓箭,还差尖刺的箭头。史密斯想到,可以用豪猪的尖刺做箭头。就这样,弓箭做好了。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用以生存的所有资源,只有能利用这些资源的人,才能更好地活在世上。[6]
在生产工具的间隙,他们也在计算着在林肯岛上度过的天数。4月5日星期三这天,是暴风雨把他们抛在岛上的第十二天。虽然看不到离开的希望,但求生的欲望让他们一刻不停地劳动着,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用黏土造好了砖,然后用砖垒成了砖窑,在这个不大的砖窑中,他们烧出了砂锅、茶杯、盆罐、大坛、大缸等生活用具。[7]
到了4月15日,史密斯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想试着计算出小岛的坐标。
“可是,我们没有六分仪,要怎么测呢?”斯皮莱问。
“没有六分仪也可以测量。”史密斯眨了下眼睛,神秘地说,“明天我们就试着测量一下。”[8]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从清晰的海平线上升起,预示着这将是天气晴朗的一天。史密斯和哈伯起了个大早,离开“壁炉”朝海滩走去。他准备好了一根笔直的木杆,并用木杆比对自己的身高测出了木杆的长度约为三点六米。哈伯手里拿着史密斯给他的一根垂线,这是用柔韧的植物纤维做成的竖线,它的一端系着一块石头。两人来到距离海边六米处、离花岗岩峭壁约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按照史密斯的指示,哈伯小心翼翼地将木杆插入沙地,并利用植物纤维做成的垂线测量,使木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固定好木杆后,史密斯便开始一步步地向后退去,直到他能用眼睛同时看到木杆的顶端和峭壁的尖顶。他小心地在这个地方插下一根小木棍。
“这是什么原理?”哈伯问。
“孩子,刚才我做了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是垂直的木杆和木棍之间的距离,我从木棍到木杆顶端的视线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另一个是垂直的峭壁、木棍到峭壁底边的距离,我从木棍到峭壁顶端的视线就是它的斜边。第二个斜边是第一个斜边的延长线,现在我们要测量峭壁的高度。”
哈伯明白了,这是根据三角形的原理所做出的测量。最终,他们测出了峭壁的高度是一百零二米。
这之后,史密斯又用他的仪器测出了林肯岛所在的位置——南纬35。到40。之间,这是一个离所有陆地和岛屿都很远的地方,现在可以确定,他们暂时没有办法去其他地方。[9]
测出了岛屿大体的位置,彭克罗夫问史密斯:“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
“我们还有很多工具没生产出来呢!”
就像史密斯说的,大家已经当过烧窑工、制陶工,现在,他们需要当炼铁工了。必须用铁块造出锤子、斧头、锯等工具。史密斯在岛的西北方向发现了几处铁矿石,在他采集的铁矿石中,铁的含量非常丰富,质地也非常好。
“史密斯先生,”彭克罗夫问道,“现在,我们就是要开采铁矿了吧?”
“是呀,朋友,”史密斯回答道,“但在炼铁之前,我们还要做一项你可能不太喜欢的工作,我们要去海边捕捉海豹。”
“捕捉海豹?”彭克罗夫感到很疑惑,“难道炼铁还需要用海豹?”
这时,史密斯已经走出了“壁炉”。彭克罗夫没有听到其他解释,只好按照史密斯的意思,准备去捕捉海豹了。[10]史密斯、哈伯、斯皮莱、纳布和彭克罗夫一起出发,现在已经退潮了,海水最低的时候,可以走过海峡来到他们最初涉足的小岛上。
登上小岛,他们看到了几只海豹正躺在沙滩上,这些海豹的皮毛又短又密,还能看见几只海豹在水中灵活地游动着。彭克罗夫了解海豹的习性,他让大家耐心等待,自己伺机而动。彭克罗夫躲在岩石后,等到海豹摇摇晃晃地走上岸来,他向海豹发起了致命一击,不费多大力气,就捕捉到了几只海豹。[11]
“史密斯先生,这是不是您要的海豹?”彭克罗夫问。
“没错。”史密斯回答,“有了这些海豹,我们就可以制造一台鼓风机了。”
的确,海豹的皮是可以用来当作制造鼓风机的材料。有了鼓风机,炼铁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就全都有了。[12]
最后,他们只差炼铁的原料和燃料了,他们回到林肯岛上,采集到了铁矿石和煤。大家一起动手把铁矿石砸成碎块,除去矿石表面的杂质,然后把煤和铁矿石一层夹一层地堆放好。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煤发生了化学反应,先是变成了碳酸,继而转化成氧化碳,用来使氧化铁释放出了氧气。
在广博的大自然面前,这些聪明、勇敢的人,经过艰苦的劳作,终于把这些铁矿石制造成了工具:钳子、铁锹、斧子、钢锯条、铲子、锤子、钉子,等等。自力更生的劳动让人幸福,看到自己用汗水打造出来的成果,他们感到非常满足。[13]
阅读赏析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所有资源,只有能利用这些资源的人,才能更好地活在世上。”在本章中,伙伴们在史密斯的带领下,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孤岛上自力更生、开拓家园。他们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用黏土制成了砖瓦,垒起了砖窑,烧出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还用海豹皮制成鼓风机,继而制作出钳子、铁锹、斧子等各种铁器;甚至在利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最终测量出了小岛的经纬度……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自然是丰盛的成果,他们紧密团结,勇往直前,对大自然充满探索的**,对生活饱含热忱的活力,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充满斗志,这样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在这些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劳动以及技术上的创新中,必然少不了大量科学知识的融入,但科学知识的融入并没有令行文晦涩难懂、高不可攀,这就是凡尔纳科幻小说的魅力——融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让读者自行代入这场充满远见的科学博览,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拓展思想,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阅读延伸
1.通过阅读本章,你学习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2.没有六分仪,史密斯是如何计算出小岛的经纬度的?
[1] 前后呼应 上文对史密斯边走边捡东西有过简单的交代,这种明断暗续、前呼后应的手法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史密斯的博学多识,那么大自然的馈赠很可能被视为无物,反衬出史密斯的学识渊博。
[2] 叙述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使用、制造工具息息相关,几个赤手空拳的现代社会的人类早已深知工具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将如何在这孤岛上“白手起家”呢?
[3]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叙述角度,即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可以随时对人物的行为及思想做出解释或评价。画线句便是作者使用全知视角对故事主角们进行的解说评价,适度地转换叙述角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
[4] 对话 通过对话可以展现人物性格,可以烘托气氛,此处的对话起到了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5] 对话、动作描写 史密斯不仅学识渊博,还头脑灵活,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改造和创造,通过动作描写还可以看出他做事麻利,是个实干家。
[6] 叙述、想象 危机和挑战中潜伏着各种可能性,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去捕捉。多样化的自然条件为落难者们提供了生存下去的必要基础,几个精明能干的人群策群力,在大自然中放飞想象、“无中生有”的过程令人直呼过瘾。最后一句更是饱含作者热烈的感情色彩。
[7] 叙述 充沛的体力和精神,智慧的头脑,坚定的意志,加上强烈的求生欲望,促使他们很快适应了环境,并且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现在,他们充满了探索的**。
[8] 悬念 六分仪是一种用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用它可以测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可是没有这样精密的仪器,史密斯也能计算出小岛的坐标吗?利用对话设置悬念,能够迅速勾起阅读兴趣。
[9] 对话、白描 作者在这里是用最朴素直白的文字陈述了史密斯制作仪器测量小岛位置的画面,而在今天,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科普教科书中的经典实例,深受科学爱好者们的推崇。
[10] 悬念 一向沉稳内敛的史密斯也开起了彭克罗夫的玩笑,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可是,“捕捉海豹”跟“开采铁矿”到底有什么关系?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同心直口快的彭克罗夫一样摸不着头脑,这一悬念的设置令行文妙趣横生。
[11] 动作描写 多年的水手生涯让彭克罗夫拥有一副健壮的躯体和胆大心细的魄力,这从他捕捉几只海豹并没有费多大力气的描写中可以看出。
[12] 叙述 悬念揭开,“海豹”跟“炼铁”居然有如此不为人知的紧密关系,令人大开眼界。
[13]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法的最大特点是情感表达非常直白,这段内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几个人靠劳动与智慧自力更生的行为的赞许和讴歌。“自力更生的快乐”不仅属于故事中的人,同时更深深地激励着读者。